人格成因

  人格是怎样形成的?这又使我们想到一个古老而又争论不休的问题: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人格的形成仍离不开这一问题。心理学家们会说: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一、生物遗传因素

  心理学家对“生物遗传因素对人格具有何种影响”的探讨已经持续很久了。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双生子研究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

  高特斯曼提出研究双生子的原则: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异卵双生子的基因虽然不同,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如出生顺序、母亲年龄等,因此也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完整研究这两种双生子,就可以看出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的影响,或者是相同环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现。

  艾森克指出:在同一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生子,其外向性的相关为0.42,而分开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同卵双生子,其外向性的相关为0.61;异卵双生子的外向性相关为一0.17。在神经质方面也有同样的发现,在相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生子其相关为0.38,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生子的相关为0.53,而异卵双生子的相关为0.11。由于同卵双生子在外向性和神经质方面的相关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说明遗传因素在人格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同样,由于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同卵双生子,其外向性和神经质的相关均高于在同一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生子,说明环境在人格的形成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弗洛德鲁斯等人对瑞典的12000名双生子进行了人格问卷的施测,结果表明,同卵双生子在外向和神经质上的相关系数是+0.50,而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只有+0.21和+ 0.23。同卵双生子在外向和神经质上的相似性要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这说明遗传在这两种人格特质中显示了较大的作用。

  采用《加州心理调查表》 对高中生进行的一项双生子研究也表明,在一些与社会相关较大的人格成分中,如支配性、社会性、社交性、责任心等,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具有较高的相关。

  8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对成年双生子的人格进行了比较研究(1984, 1988), 有些双生子是一起长大的,有些双生子则是分开抚养的,平均分开的时间是30年。结果是,同卵双生子的相关比异卵双生子高很多,分开抚养的与未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具有同样高的相关。

  我国的一项双生子研究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1964一1982),研究者子1964年通过各种生理指标确定了22对同卵双生子和18对异卵双生子,并进行了追踪研究。1982年又对这些双生子进行了《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并计算了每项人格分量表的遗传率(heritability, 简称H)。结果显示,人格的许多特性都有遗传的可能性。

  遗传对人格的作用,是一个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复杂问题,目前还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根据现有的研究,我们对遗传的作用有以下一些看法。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又是一个社会个体。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要看行为的社会意义,对于社会意义不大的行为,社会允许较大的变异;而对社会意义十分重要的行为,就不允许有太大的变异。如果一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人格特质,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中,就可能被视为行为偏差或患有心理疾病。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这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米德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这三个民族居住在不同自然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在民族性格上的差异,显示了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人格的影响。研究显示,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助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和争强好胜,人与人之间一派亲和景象。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她们每天劳动,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而男入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间不仅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其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一般研究者把家庭的教养方式分成三类,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子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四、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

  为什么人格心理学家们会如此看重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影响呢?

  斯毕兹对孤儿院里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早期被剥夺

  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影响。许多孩子患了“失怙性忧郁症”,其症状表现为哭泣、僵直、退缩、表情木然。彼得森等人的研究也指出,在儿童早期,父母的忽视和虐待对子女的心理有明显不良的影响。伯恩斯坦提出,弃子会使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的人格。鲍尔毕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对在非正常家庭成长的儿童和流浪儿做了大量的调查,在提交的《母性照看与心理健康》的报告中,他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婴儿和年幼儿童与母亲建立的一种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一 些国家的调查发现,“ 母爱丧失”的儿童(包括受父母虐待的儿童),在婴儿早期会出现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反复感染,这些儿童还表现出胆小、呆板、迟钝、不与人交往、敌对、攻击、破坏等人格特点,这些人格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总之,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五、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个著名的研究实例是,巴理关子阿拉斯加州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的特姆尼人的比较研究。这个研究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爱斯基摩人以渔猎为生,夏天在船上打鱼,冬天在冰上打猎。主食为肉,没有蔬菜。过着流浪生活,以帐篷遮风避雨。这个民族是以家庭为单元,男女平等,社会结构比较松散,除了家庭约束外,很少有持久、集中的政治与宗教权威。在这种生存环境下,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原则能够适应成人的独立生存能力。男孩由父亲在外面教打猎,女孩由母亲在家里教家务。儿女教育比较宽松、自由,不打骂孩子,鼓励孩子自立,使孩子逐渐形成了坚定、独立、冒险的人格特征。而特姆尼人生活在灌木丛生的地带,以农业为主,种田为生。居住环境固定,形成300~ 500人的村落。社会结构紧固,有比较分化的社会阶层,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部落规则。在哺乳期内,父母对孩子很疼爱,断奶后孩子就要接受严格的管教。这种生活环境使孩子形成了依赖、服从、保守的人格特点。

  另外,气温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的反应,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

  总之,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