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表情包就能聊天了,谁还读诗啊?
不久前,一首名叫《夜里》的诗歌在抖音和微博流传,浪漫的文字被稚嫩的字迹书写在方格本上,许多人误以为这是小学生手笔,纷纷赞叹“太会了”“被感动到哭”。
然而很快就被啪啪打脸了,原作者在微博上站出来,称有人盗用自己的诗。原来所谓的小学生诗歌,不过是抖音、微博的传播策略而已。
没有了小学生诗歌的“光环”,这件事很快被人遗忘,这首小诗也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资讯中。
事情过后,不免让人感慨,好的诗歌需要所谓的“儿童诗人”的噱头,才能引起大家短暂的关注,诗歌已经无法挽回地变成了小众的爱好。
在八十年代,诗歌也曾有过高光时刻,那时候,诗歌就是大IP,顾城、北岛、海子就是当时的顶流。
而今天,信息爆炸,每天都有追不完的热搜,刷不完的短视频,甚至连聊天都不需要文字了,上表情包就行。
越来越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诗歌无用、诗意无存的年代。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还要去读诗呢?
我想,首先是因为美,即语言的美感。
这就是诗歌的力量,就像电影《死亡诗社》里的教授所说:
在少有人读诗的当下,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斯蒂芬妮 · 伯特就写了一本书——《别去读诗》。
斯蒂芬妮 · 伯特曾在TED发表演讲《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被《纽约时报》誉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诗歌评论家之一。”
她想通过这本《别去读诗》消解大家对诗歌这门艺术的紧绷状态,打破人们对诗歌的偏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本书要叫《别去读诗》呢?
“诗歌不是‘诗’,而是一首首的诗歌,能够支持民权运动,抚慰垂死之人,庆祝新生,带你进入无法想象的角色和环境,促使你辞职、找到新工作或根本不工作,给你带来如同猜字谜、缝纫、观看或打一场篮球比赛,或者完成数学推理题一般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它能让你感觉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即使知道诗歌有种种妙处,却也只能“望而却步”,因为他们想读诗但读不懂诗。
《别去读诗》这本书从六个不同的维度——感觉、角色、形式、难度、智慧、共同体——入手,解锁一首诗歌的正确打开方式,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诗歌如何相互影响、交流,并与我们的生活发生联系。
来源 / 未读,本文已获授权
总监制 / 王玮
执行主编 / 张燕
副主编 / 跃升
责编 / 占华
光明日报 · 阅读公社工作室
把时间交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