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鲁达的一生:诗歌、女人与革命
[摘要]这些问题是聂鲁达对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乃至人和宇宙的关系的思考,这些“天问”带着成人的经验和孩童的纯真。
如果把人生分为上下两场,聂鲁达的人生就是:属于爱情的年轻的聂鲁达,和睿智的晚年聂鲁达。
今天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诗人聂鲁达去世44周年,原来,他已经离开这么久了,对我来说,他从未离开,且一直是我喜欢的那个“老小孩”。
聂鲁达的一生有三个主题:诗歌、女人和革命。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这是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里的诗句。
我们大多数人认识聂鲁达是从他的情诗开始的,还有那部描写聂鲁达革命时期的经典影片《邮差》。其实聂鲁达的一生远远不是他的诗和一部电影所能呈现的。
▲电影《邮差》海报
前年,我阅读了聂鲁达的回忆录《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和他老年时出版的诗集《疑问集》,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于诗和爱情,聂鲁达总是那么生动有趣,但关于他投身政治,成为斗士后的那一部分就不那么有趣了,但恰恰是这些内容让聂鲁达的形象变得丰满、立体。
他的睚眦必报,他的粗鲁和自负,在他的身上也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班牙诗人、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梅内斯说聂鲁达语言粗俗,生活混乱。可就像希梅内斯不喜欢他一样,聂鲁达同样也不喜欢希梅内斯,他骂希梅内斯是小人,说希梅内斯躲在偏远的地方扮隐士,就为了不断地向他发冷箭。
▲希梅内斯曾致信批评聂鲁达
他就像孩子一样,时刻挥舞着拳头向着对他开炮的人开炮,有个编辑曾经批评他粗鲁,于是,在这位编辑晚年自杀后,他便公开说,晚年自杀,这就是他的(这个编辑)命运。即使是这样,也丝毫不影响我对聂鲁达的热爱。
如果说聂鲁达生活混乱,那也不全是聂鲁达的错,绝大多数是女人投怀送抱。
聂鲁达的旅伴阿尔瓦罗把女人分成两类:进攻男人的一类和服从鞭子的一类。而聂鲁达遇上的女子刚好是前一类。
从童年起,聂鲁达就很有女人缘。七八岁时,就有邻家女孩试图诱惑他,甚至扒下他的裤子。
他十五六岁时,去帮人家打麦子,夜晚,七八个男女挤睡在同一堆麦秸里,一个有夫之妇甚至摸索着躺到了他的身边。在麦秸堆里,她拿走了他的初夜,还有意外的初恋。
正是这些成就了被他称为讴歌苦情的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的结集出版。
▲聂鲁达与第三任妻子玛蒂尔德·乌鲁蒂亚
对聂鲁达如果说有什么不喜欢的,那就是他作为政治家的那一部分。
他先后出使过印度、新加坡、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后来还参加了智利共产党,曾两次出访中国。
他这样形容这个时期自己的混乱生活,“不同肤色的女友们在我的行军床上睡过,除了闪电般的肉体接触外,没有留下更多的痕迹。我的身躯是一堆孤独的篝火,在那里的热带海岸日夜燃烧。”
聂鲁达除了写诗,还是讲故事高手,只要能用想象来构建的地方,他就一定是信手拈来,写得繁花似锦。
聂鲁达小时候经常到外地帮人脱麦粒,挣钱贴补家用。有一次因为迷路,走进森林,巧遇在这个森林里住了三十年的优雅女人。
这三十年里,她们共接待了二十七个人,她们为这二十七个人各制作了一张精美的卡片,卡片上记录着他们来的日期,他们叫什么名字,以及每个人的喜好,和他们在这里吃了什么菜品等等。
还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西门尼斯在一家小酒馆喝酒,有个陌生人突然走过来,请求西门尼斯答应他,西门尼斯死的时候,让他从他的棺木上跳过去。西门尼斯就当一个笑话答应了。
结果多年后,西门尼斯去世的那个雨夜,这个人果然来了,且穿着重孝,从西门尼斯的棺木上跳了过去, 之后就悄无声音息地消失在雨夜里。
在聂鲁达的笔下,人生总是充满了神秘。
▲马尔克斯与聂鲁达
如果把人生分为上下两场,聂鲁达的人生就是:属于爱情的年轻的聂鲁达,和睿智的晚年聂鲁达。
聂鲁达的很多情诗都是爱的绝唱,在全世界引起长久的回响。
你需要的话
可以拿走我的面包
可以来拿走我的空气
可是
别把你的微笑拿掉
——《你的微笑》
而属于晚年的睿智的聂鲁达则全部反映在他的那部晚年诗集《疑问集》里了。
这部诗集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共收录了聂鲁达三百一十六个追索造物之谜的疑问,分成七十四首诗,每一首由三至六个问题组成。
这些问题是聂鲁达对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乃至人和宇宙的关系的思考,这些“天问”带着成人的经验和孩童的纯真。
▲聂鲁达的墓地,2013年法医曾对他的遗骨进行开棺验尸
聂鲁达这本诗集里的这些疑问大部分在其心里是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那部分都是他对人生的一种终极思考。
“世上可有任何事物,比雨中静止的火车更忧伤?”当我读这个诗句的时候,我的脑中就会浮现中一列火车孤独地停靠在细雨中的画面,细雨朦朦,水天相连。
我就会想起很多比雨中的火车更忧伤的事物来,比如,细雨中独自走在长长坡道上的孤独的背影,还有孤独地立在田野中,撑着双臂迎着连绵细雨的稻草人。
此时的聂鲁达就是一个爱提问的小孩。聂鲁达的这些“天问”语言直白,口吻也是孩子的。
“海的中央在哪里?
为什么浪花从不去那儿?”
“我能问谁我来人间,是为了达成何事?”
“燕子上学迟到了,会发生什么事?”
这本诗集体现了晚年聂鲁达已参透人生,淡泊、回归本真的心态。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却集中了他一生的思考。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返回腾讯网首页>>
如果把人生分为上下两场,聂鲁达的人生就是:属于爱情的年轻的聂鲁达,和睿智的晚年聂鲁达。
今天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诗人聂鲁达去世44周年,原来,他已经离开这么久了,对我来说,他从未离开,且一直是我喜欢的那个“老小孩”。
聂鲁达的一生有三个主题:诗歌、女人和革命。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这是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里的诗句。
我们大多数人认识聂鲁达是从他的情诗开始的,还有那部描写聂鲁达革命时期的经典影片《邮差》。其实聂鲁达的一生远远不是他的诗和一部电影所能呈现的。
▲电影《邮差》海报
前年,我阅读了聂鲁达的回忆录《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和他老年时出版的诗集《疑问集》,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于诗和爱情,聂鲁达总是那么生动有趣,但关于他投身政治,成为斗士后的那一部分就不那么有趣了,但恰恰是这些内容让聂鲁达的形象变得丰满、立体。
他的睚眦必报,他的粗鲁和自负,在他的身上也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班牙诗人、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梅内斯说聂鲁达语言粗俗,生活混乱。可就像希梅内斯不喜欢他一样,聂鲁达同样也不喜欢希梅内斯,他骂希梅内斯是小人,说希梅内斯躲在偏远的地方扮隐士,就为了不断地向他发冷箭。
▲希梅内斯曾致信批评聂鲁达
他就像孩子一样,时刻挥舞着拳头向着对他开炮的人开炮,有个编辑曾经批评他粗鲁,于是,在这位编辑晚年自杀后,他便公开说,晚年自杀,这就是他的(这个编辑)命运。即使是这样,也丝毫不影响我对聂鲁达的热爱。
如果说聂鲁达生活混乱,那也不全是聂鲁达的错,绝大多数是女人投怀送抱。
聂鲁达的旅伴阿尔瓦罗把女人分成两类:进攻男人的一类和服从鞭子的一类。而聂鲁达遇上的女子刚好是前一类。
从童年起,聂鲁达就很有女人缘。七八岁时,就有邻家女孩试图诱惑他,甚至扒下他的裤子。
他十五六岁时,去帮人家打麦子,夜晚,七八个男女挤睡在同一堆麦秸里,一个有夫之妇甚至摸索着躺到了他的身边。在麦秸堆里,她拿走了他的初夜,还有意外的初恋。
正是这些成就了被他称为讴歌苦情的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的结集出版。
▲聂鲁达与第三任妻子玛蒂尔德·乌鲁蒂亚
对聂鲁达如果说有什么不喜欢的,那就是他作为政治家的那一部分。
他先后出使过印度、新加坡、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后来还参加了智利共产党,曾两次出访中国。
他这样形容这个时期自己的混乱生活,“不同肤色的女友们在我的行军床上睡过,除了闪电般的肉体接触外,没有留下更多的痕迹。我的身躯是一堆孤独的篝火,在那里的热带海岸日夜燃烧。”
聂鲁达除了写诗,还是讲故事高手,只要能用想象来构建的地方,他就一定是信手拈来,写得繁花似锦。
聂鲁达小时候经常到外地帮人脱麦粒,挣钱贴补家用。有一次因为迷路,走进森林,巧遇在这个森林里住了三十年的优雅女人。
这三十年里,她们共接待了二十七个人,她们为这二十七个人各制作了一张精美的卡片,卡片上记录着他们来的日期,他们叫什么名字,以及每个人的喜好,和他们在这里吃了什么菜品等等。
还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西门尼斯在一家小酒馆喝酒,有个陌生人突然走过来,请求西门尼斯答应他,西门尼斯死的时候,让他从他的棺木上跳过去。西门尼斯就当一个笑话答应了。
结果多年后,西门尼斯去世的那个雨夜,这个人果然来了,且穿着重孝,从西门尼斯的棺木上跳了过去, 之后就悄无声音息地消失在雨夜里。
在聂鲁达的笔下,人生总是充满了神秘。
▲马尔克斯与聂鲁达
如果把人生分为上下两场,聂鲁达的人生就是:属于爱情的年轻的聂鲁达,和睿智的晚年聂鲁达。
聂鲁达的很多情诗都是爱的绝唱,在全世界引起长久的回响。
你需要的话
可以拿走我的面包
可以来拿走我的空气
可是
别把你的微笑拿掉
——《你的微笑》
而属于晚年的睿智的聂鲁达则全部反映在他的那部晚年诗集《疑问集》里了。
这部诗集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共收录了聂鲁达三百一十六个追索造物之谜的疑问,分成七十四首诗,每一首由三至六个问题组成。
这些问题是聂鲁达对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乃至人和宇宙的关系的思考,这些“天问”带着成人的经验和孩童的纯真。
▲聂鲁达的墓地,2013年法医曾对他的遗骨进行开棺验尸
聂鲁达这本诗集里的这些疑问大部分在其心里是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那部分都是他对人生的一种终极思考。
“世上可有任何事物,比雨中静止的火车更忧伤?”当我读这个诗句的时候,我的脑中就会浮现中一列火车孤独地停靠在细雨中的画面,细雨朦朦,水天相连。
我就会想起很多比雨中的火车更忧伤的事物来,比如,细雨中独自走在长长坡道上的孤独的背影,还有孤独地立在田野中,撑着双臂迎着连绵细雨的稻草人。
此时的聂鲁达就是一个爱提问的小孩。聂鲁达的这些“天问”语言直白,口吻也是孩子的。
“海的中央在哪里?
为什么浪花从不去那儿?”
“我能问谁我来人间,是为了达成何事?”
“燕子上学迟到了,会发生什么事?”
这本诗集体现了晚年聂鲁达已参透人生,淡泊、回归本真的心态。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却集中了他一生的思考。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返回腾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