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人,世界就是什么样;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你与自己的关系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顺境和逆境总是交替出现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在自己处于顺境、迈向人生巅峰的时候,周围的人也会更喜欢你,对你笑脸相迎、跟你称兄道弟;可一旦当你遇到挫折、困境、跌入人生低谷的时候,平时谈笑风生的朋友几乎全都弃你而去了,有的甚至唯恐避之而不及。
于是你开始感慨人生、怀疑人性,瞬间就变成了诗人,像什么“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遇到困难才知道人性的丑恶”,“人都喜欢锦上添花,却不愿雪中送炭”等等这些诗句顿时就涌上了心头......仿佛只有你的头上在下雨、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就是一座孤岛,找不到值得信任的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想过,当这样的状况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一定都是因为别人薄情寡义吗?那还真的未必。
不可否认,在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趋利避害、背信弃义、只跟对自己有好处的人交往。但是你要知道,不管别人再怎么不好,对你造成的影响都是非常有限的,你看到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在更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你自己。其实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占多数,如果平时对你还不错的人在你走背字的时候大多都对你不那么好了,问题可能不在别人,而是出于你的“消极心态”。
“消极心态”也叫“负面情绪”,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来自你工作或者生活上的不如意,比如失业、失恋、人际关系的掣肘、考试没通过等等。
这些负面情绪会让你总是关注身边人的负面行为或者动机,在这种负面情绪的驱使下,别人的一个没有恶意的行为,都可能被你过度解读成有意为之,这使得你对别人的态度也会变得负面,而这样的态度又会影响到你身边的人,让他们觉得这段时间的你很难相处,于是就选择暂时疏远甚至离开你,而你就会更加感到孤立无援,最终得出一个看起来“自洽”的结论:在你辉煌的时候,朋友聚拢在你周围;在你落魄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远离你。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错觉。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很微妙的地方,就是无论你认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他就真的会成为那样的人;同样,不管你如何看待一件事情的好坏成败,在大概率上,这件事也将会按照你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叫做“罗森塔尔效应”,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对学生们进行智商测试,测试结束后,实验人员根据智商的高、中、低三等,把学生们分成了三个组,将每个组的学生名单交给了校方,并要求学校对学生和家长保密,只让老师们知道每个学生的智商状况。
实际上,罗森塔尔和他的团队并没有真的做智商测试,三个组的学生都是随机分配的。
这次实验之后,老师们普遍对“高智商”组的学生寄予了厚望,经常让他们完成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即使当时做得不好,也依然认为他们是很有潜力的,只不过暂时还没能发挥出来而已。
时间大概过了8个月,罗森塔尔团队再次来到这所学校,调查了上次参加实验的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结果发现那些被安排在“高智商”组的学生,平均成绩比另外两个组高出一大截,而且在自信心、求知欲等方面也更加突出。可实际上,这些学生的智商跟其他人相比并没有过人之处。
罗森塔尔将这个现象称为“权威性谎言”。意思是,如果你在别人面前有一定的权威,比如领导、老师、家长等等,那么你认为对方是什么水平,他们最终就会表现出什么水平。
能够证明这个结论的实验不止一个。
1970年代,有人在大学生当中做过一个相亲实验。研究人员来到一所大学,找来一些学生,男女生各占一半,让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为一组通过电话进行相亲,男女双方之前从未见过面,并且要求他们在相亲的过程中也不能见面。
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实验人员给每个男生发了一张美女的照片,告诉他们这就是你电话另一头的相亲对象,实际上这些照片都是研究人员从别处找来的。
在得知自己的相亲对象是个“美女”之后,这些男生在通话时的态度,果然就像对待“女神”一样。但这并不是重点,实验人员最想知道的,是电话另一头的女生是怎么表现的。
这些女生也没让人失望,表现得还真就像个女神似的,语气温和,彬彬有礼,一副善于交际、讨人喜欢的样子。
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正反馈”,你觉得Ta很好,Ta就会像你认为的那样表现得很好,Ta表现得越好,你就会更加觉得Ta好。
又比如,在工作中你深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经常给你安排一些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还邀请你参加各种重要的高层会议。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你会因为害怕辜负领导的这份心意而加倍努力地工作, 要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最终,你就真的成为了一个值得被信任、被重用的人。
当然,凡事总有两面,如果你的态度是悲观和负面的,也会得到“负反馈”,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最常见的,就是“自我拆台”型人格。
什么是“自我拆台”型人格呢?来看两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在《吕氏春秋》里面有一段记载,说越国的国王是个多疑的人,他有四个儿子。
有奸佞在越王面前挑拨,说他的大儿子要造反。自从听了这话以后,无论大儿子做什么,他都觉得是在图谋不轨,最后积怨成怒,找了个借口把大儿子给杀了。
之后又有奸臣诬陷,说你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要造反,结果这两个儿子也都被越王给杀了。
当再有奸臣告诉越王,他的四儿子也要造反的时候,越王不信了,因为他就剩这么一个儿子了,王位早晚是他的,完全没有造反的必要。
可是这个四儿子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三个哥哥的死让他终于明白,只要有人挑唆,父亲就会杀掉自己的儿子,如此下去,自己早晚也是一死。
于是,干脆起兵造反,把越王给杀了。越王临死前还后悔,原来他们说的都是真的,这个儿子果然在蓄谋造反。他到死都没明白,这样的惨剧其实是他一手造成的。
你看到没有,过于负面的情绪、强烈的自卑感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往往会让人对当前的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当下的动作变形,或者为了防范他人而产生过度反应,使矛盾激化,以悲剧收场。人们总说“怕什么来什么”,本质上也是这个原因。
我再给你讲一个我们上中学的时候都学过的案例。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血染菜市口,那是何等地惨烈悲壮,可歌可泣。谭嗣同还留下一行震古烁今文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可是如果你把历史的镜头拉近,窥探其中的细节,就能知道其实这场惨剧的背后,也有“作”的成分。
变法失败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不过就是提出了一些激进的改革建议没有被朝廷采纳而已,当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也没太当回事。
但康有为这个人想得太多,他总怕这次变法会遭到朝廷的报复,就打算勾结内臣绑架慈禧,迫使清政府同意变法,只要光绪皇帝能够掌权,他们就彻底安全了。
不幸的是,这事还没干就走漏了风声,让慈禧给知道了,这下事情的性质可就完全变了,慈禧一听这还了得,这是要借着变法造反啊,还要绑票当朝太后,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杀。弑君谋逆,那可是皇权的大忌,于是才有了后面的悲剧......
像越王和康有为的这种性格,就属于“自我拆台”型的人格。类似现象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并不少见。
比如,青年男女在谈恋爱的时候,如果一方心里总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另一半,就容易变得敏感,对方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怀疑是对自己不忠,于是开始严防死守,不给对方适当的自由和空间。可是爱情这种东西就像手抓沙子一样,你握得越紧就越容易失去,最后还真就分手了。
很多管理者都认为,对于企业转型,员工一定会有抵触情绪,于是制定了各种防范措施和强制手段来迫使员工执行关于转型的政策,结果反而遭到了更强烈的抵制。有一位商学院的教授曾经说过,教科书上都写着企业转型非常困难,可实际上,员工对待转型的态度,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中性的。
以上这些例子,正中了尼采所说的那句名言:“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其实人心就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态,你把它观测成什么状态,它就会往什么状态“坍缩”。很多人的问题就在于,他总是将未来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让现在产生矛盾。
那当我们遇到这种悲观负面的情绪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怎么防止不让这种情绪把我们带入到恶性循环当中呢?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节目中讲过一个寓言故事,也许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小和尚问老和尚:“您年轻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呀?”老和尚说:“砍柴、烧水、做饭”;
小和尚又问:“那您现在开悟了,又在做什么呀?”老和尚回答:“砍柴、烧水、做饭”。
小和尚很失望:“看来您活了一辈子也没什么进步啊!”。
老和尚笑着说:“虽然我没有很大的成就,但进步还是有的,以前我砍柴的时候想着烧水,烧水的时候想着做饭,做饭的时候想着砍柴;现在我砍柴时就想砍柴,烧水时就想烧水,做饭时就想做饭。”
晚清名臣曾国藩也有一个类似的心法,叫做“未来不迎,当下不乱,过往不恋”。
对于可能发生但现在还没有出现的问题,不要迎上去提前解决它,只专心做好眼前的事,不过度防御;事情一旦过去,就再也不要去惋惜、后悔、或者留恋它。
也就是说,只要你每次都把当下发生的事情处理好了,未来的结局在大概率上就是好的,很多潜在的矛盾会在你不断往前走的过程中逐一化解。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而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你怎么对待它,它反过来也会怎样对待你,虽然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下,但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当你认为周围开满了鲜花,你就生活在花园;当你感到身边全是无情和冷漠,你的世界就被沙漠所吞噬;当你总是提防别人会欺骗或者陷害你的时候,你就会吸引更多充满恶意的人;当你用善意的眼光、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时候,地狱也能变成天堂。
用朱莉亚·格拉丝在其著作《三个六月》中的话说就是:“我们最后到达的地方,实际上就是我们心中原本想要去的地方。”而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也不过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投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