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革命风骨,爱身边之人
低
头
朝圣
生而为人,不过是俯仰之间罢了!仰头故然快活,乐于“仰天大笑”,乐于高呼“吾辈岂是蓬篙人”,孰不知这“洒脱”的背后有几分真实,几分虚幻。低头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出于真心的探索,出于实际的“妥协”。
战争纷纭的年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选择委身帝国主义的怀抱、坠入封建主义的摇篮、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把握历史的潮流,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
和平年代的我们,肩负重任的青年人,勇往直前的恩高人,不能只是充当历史的模仿者,而要争做时代的发明家。何功伟同志的家书已深入我心,他教会了我在战争年代如何做出“大家”与“小家”之间的取舍。刘慧馨同志的歌声已铭记我心,她教会了我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如何保持革命的乐观性与纯洁性。然而我们存在的时代是远离战争与死亡的,如何将革命年代的热血精神运用于和平年代的建设,是岌待我们青年人解决的问题。
远足
就像是清明远足活动一般,它的意义一定不只是朝圣。此间,还有敬爱。
烈士墓前,我们敬的是革命风骨;远足路上,我们爱的是父母双亲、良师益友。烈日当头,那个身后背着装满零食的双肩包,手中紧握矿泉水,比我们矮出半个头却不断凝视着我们的,应该是我们的父母吧!
那个永远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举着相机不断记录着我们青春故事的应该是我们的老师吧!那个在最后两公里不断鼓励你,并试图伸出手搀扶我的,应该是我们的同学吧!
那么,这些关爱是否沁入过你的心房?倘若未曾有过,你是否需要低下头看看双亲晒得通红的脸颊,是否需要颔首听听老师已经沙哑的喉咙,是否需要俯身瞧瞧身旁同学已经拖不动的步子,关爱从来不是上天无偿的馈赠,生命中的所有幸运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只是年少时的我们总是意识不到。
不同于何功伟,不同于刘慧馨,我们尚且拥有拥抱爱的机会,我们还有机会偿还对父母的恩,不必再担心“儿一去便是永远”;我还有机会表达对老师的敬,不必再害怕那一课便是最后一课;我们还有机会付诸对同学的爱,不必再伤心那个消失在芦苇中的背影。
所以青年人们,像何、刘两位烈士一般,敬我们的国家。同时,把握爱的机会,低头看看那些上天的馈赠。在新时代里,完成英烈们尚未完成的使命,爱英烈们尚未爱完的人。
本期作者
史睿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