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浪漫V.S.普罗科耶菲夫的大胆,你选哪一个?

“这次演奏会我选择了一些小众的作品,它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国内目前没什么人去做这件事,但我觉得这些作品是可以被大家去挖掘的,因为钢琴演奏不能永远去弹那些耳熟能详的曲子,大家可以去尝试不一样的音乐风格。”

青年钢琴演奏家 陈天一

2021年8月22日

8月底时,青年钢琴演奏家陈天一带来了

《柴可夫斯基”对话“普罗科菲耶夫》演前导赏

谢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导赏,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我做过一场《肖邦“对话”拉赫玛尼诺夫》的演奏会,拉赫的作品本来就是我的心头爱,而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有一部自制音乐剧就是《拉赫玛尼诺夫》,肖邦也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所以把他们两位的作品拼在一起,以“对话”的形式演奏,对我来说是非常有趣的。

《肖邦“对话”拉赫玛尼诺夫——

陈天一古典钢琴作品演奏会》

这次我在9月27日的演奏会是《柴可夫斯基“对话”普罗科菲耶夫》,我觉得对我个人而言是一场非常重磅的演出,因为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非常大,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也是非常宏大的,一般钢琴家会把他们的作品放在一场独奏音乐会的结尾,然后整场演奏会就愉快地结束了;如果是放在开头的话,可能演奏家在下半场会面临一个很大的体能消耗,甚至演奏会就没有办法继续进行了。希望在这场演奏会,我可以坚持到最后(笑)。

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位作曲家,我想老柴大家肯定都非常了解,柴可夫斯基的名号和肖邦有得一比了,他是整个俄罗斯音乐的开端,也为俄罗斯后来的优秀音乐家和作曲家打开了新的视野。

柴可夫斯基是个富二代,家里条件非常好,他小时候其实不是学音乐的,而是学法律的,但这是被父母强迫的,后来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学法律,还是应该学音乐,因为作曲对他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柴可夫斯基在年轻的时候就写了很多作品,之前文化广场演过一部话剧叫《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是俄罗斯一部非常有含金量的作品,它曾经被柴可夫斯基改编为歌剧,在国内也上演过马林斯基的版本。

如果想要了解俄罗斯音乐,一个是去俄罗斯,另一个就是看马林斯基剧院的演出,他们能把本国作曲家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得十分到位。我之前看过两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一版是法国的芭蕾舞团演的,另一版是马林斯基剧院的,我觉得风格差别非常大,俄罗斯人可能更忠于自己的作曲家,法国人则会做一些非常浪漫的改编,和传统意义上的罗朱可能有一些小小的不同。

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

《叶甫盖尼·奥涅金》

我们再说回柴可夫斯基,大家应该知道一些老柴非常有名的作品,比如歌剧《黑桃皇后》,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是每位钢琴家都想历练的一首曲子,在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的决赛现场,基本上90%的钢琴家都会选择演奏它。在上个月结束的奥运会上,俄罗斯因为一些原因无法以国家的名义参加比赛,获得冠军后也不能放国歌,他们放的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也有一些交响乐作品,比如《1812序曲》,以及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这首作品在国内非常少听到,之前我还是机缘巧合在马林斯基剧院听到的。

柴可夫斯基

这次演奏会我选择的柴可夫斯基作品包括《四季》中的《十月-秋之歌》,以及《杜姆卡》——虽然它是首悲歌,但后面却是俄罗斯民间歌舞的感觉。另外有柴可夫斯基早年写的一首《夜曲》,当然还有我非常喜欢的芭蕾舞剧改编作品《睡美人》

而这次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作品里最重磅的是《彼得与狼》,这部作品的钢琴改编版大家不一定听过,因为《彼得与狼》本身是给儿童普及音乐的剧,我查阅了很多国内的演奏会资料,没有看到钢琴独奏版本的演出,稍后我会详细介绍;另外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普罗科菲耶夫晚年最有含金量的一个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他的小作品,比如《战争与和平》中的“圆舞曲”,以及《三个橘子的爱情》中的“进行曲”和“谐谑曲”。

普罗科菲耶夫

其实这些作品在国内听到的机会都不是特别多,我选择的又大多是舞剧相关作品,我觉得用“对话”这样一个形式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老柴的音乐偏浪漫,但普罗的想法就比较大胆,他的舞剧和传统意义的舞剧还是有挺大差别的。

在导赏活动上,

陈天一为观众们仔细介绍了演出曲目,

以及自己的诠释理解。

能够这么贴近钢琴家的想法,

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怎么说吧!

《三个橘子的爱情》

首先来看第一首,普罗科菲耶夫的《三个橘子的爱情》。这是一部颇为讽刺荒诞的剧,图片是芝加哥一个舞剧团排演的舞剧版本,他们做了现代的改编。这三个橘子的造价大概是10多万美金一个,除此之外舞台上也没什么其他道具了。

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王子一定要笑才能治好自己的病,他被女巫的意外摔倒逗笑痊愈,却也被气急败坏的女巫施以魔法,爱上了三个橘子。他不顾劝阻得到了三个橘子,途径沙漠的时候,每只橘子中各出现一位公主,其中两位公主不幸渴死,第三位公主得以幸存,最终与王子结婚。

舞剧《三个橘子的爱情》剧照

这部剧本身也不是很长,其中的钢琴选段是普罗科菲耶夫自己改编的,总共就两首。大部分时候这两首作品会被钢琴家作为返场曲目,因为它们比较high。这两首曲子的写作手法也很新奇,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就是比较现代化,他会很大胆地去创新。

不过这部剧在它诞生的时代,还是被“喷”得很厉害的。我们都知道俄罗斯有非常多优秀的音乐家们,比如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还有斯克里雅宾、强力五人组等等,大家会觉得普罗写的东西有点太前卫、太时尚了,只能说在那个时代,可能大家不愿意去接受他。

我不知道大家听普罗的作品是什么感受,我当年准备考大学的时候,学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钢琴奏鸣曲》,他的第六、第七和第八三部奏鸣曲被大家称为“战争三部曲”,因为都是他在二战时期写的。在练琴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在向你扔个炮,或者开一辆坦克来碾压你。他写的东西非常“爆炸”,在曲子当中有一个瞬间,我只能说是一个瞬间,他写了连着的三个黑键,但因为太快了,我就拿起手这样捶了一下,然后我发现这样做的人还不在少数,因为实在是太难太快了,人的手跟不上那样的速度,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解决。

当然,这样的方式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普罗科菲耶夫的风格,他对钢琴的敲击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你可以去敲,没有任何问题,只要不影响大的方向,我觉得都ok。而且在他所有的音乐表达方式中,这种带有讽刺意味和尖锐效果的声音是非常多的。

《十月 -秋之歌》

现在我们来到老柴的《四季》组曲。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六月-船歌》,甚至不弹钢琴的人都知道这首作品,很多影视剧也会用它,但《十月-秋之歌》是我最喜欢的《四季》作品。我个人对这首曲子的感觉是,老柴在年纪非常大的时候,回忆自己的一生,色彩虽然是金黄色的,但给人的感觉是已经快哭了,这个人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他只是在回味自己的一生。作品写得很简单,但是能让所有人都代入那样的情绪和那样的感觉,非常缓慢,非常伤心。当然可能每个人对于《十月》这首作品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想法。

《战争与和平》

说到这儿我首先介绍一下,普罗科菲耶夫不仅是个音乐家,还是个象棋高手,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下象棋,这群俄罗斯“大佬”没事的时候就在家下象棋,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弈的过程就体现在他写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中。

大家应该看过托尔斯泰的原著,普罗是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改编的音乐,这部剧演出时间将近4个小时,台上的人和台下的人都觉得快“死”了,因为这部戏有点太“闷”了,他的作品就是很内在、很博弈的一个过程。

我选的《圆舞曲》是《战争与和平》三首钢琴独奏中的第一首,这首作品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俄罗斯有一位著名钢琴家叫里赫特,如果是弹钢琴的,我相信都知道“大神”里赫特。这首作品他用在了一场演奏会的返场,我第一次听到这个作品时,就想这首曲子怎么写的?的确很圆舞曲,但又是非常现代的圆舞曲,它所运用的元素比老柴、肖邦,以及一些其他作曲家写的都要前卫,当然也很难——确实“难”是俄罗斯作品一个普遍的问题所在,但他们的作品就很吸引人。

当你一直沉浸在浪漫时期的风格里,你再去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东西就有点“跳戏”,也会很有意思,这首作品实际上不长,大家有机会一定要来听,国内应该没有人演过,但我很喜欢。它的开头是圆舞曲;中段用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特别伤心,或者说郁闷;随后又用回了圆舞曲,把作品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不过这个结尾对我个人来说,有一段技术相当可怕,非常难跳,也非常难跳准,大家来看看就明白了。

《冥想曲》

这首曲子我选择“对话”的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冥想曲》,选自Op.72,是柴可夫斯基不太大众的一套作品。Op.72里一共有18首作品,《冥想曲》是其中第5首。在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里,这首作品会被很多钢琴家在第一轮或者第二轮比赛中演奏,技术难度实际上并不高,但我觉得它的难点在于,我在听的时候会去思考他在冥想些什么?

因为我觉得曲子本身挺high的,没有那么好冥想。它的开头是非常美好的一个瞬间;中间有一个强烈的内心矛盾点,但我总觉得和冥想没什么关系;结尾十分安静,他用一个又慢、又静的结尾把这首曲子收掉,可能只有在这个时候,我觉得作品是真正和冥想“沾边”的,也可能是因为我太年轻,理解不了他的想法。

我在2018年和2019年的时候,去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因为我有朋友在里面做钢琴系的艺术指导,他夫人是声乐艺术指导,所以我通过他们帮我去联系了一些优秀的教授,跟他们学习正统的俄罗斯音乐。当然有一个问题是他们基本上只说俄语,英语也不行,中文更不会,所以我上课的时候是他的夫人帮我做的翻译。这样的学习机会对于学习俄罗斯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大家愿意去参加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的道理也是在这。每年我们中国去参加“柴赛”的人可能也就四五个,但是俄罗斯人会做一件事情,他们会把所有参加比赛的人聚集在一起的,邀请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已故音乐家的协会,以及世界上顶级的钢琴家、教授们来到会上,让参赛者一个个演奏,弹完以后,大家会分享他们的想法,提出一些建议,我觉得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去交流是非常好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

接下来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我看过好几次,一次是在上海大剧院看的马林斯基剧院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时候我在准备弹这套作品,后来我在东方艺术中心演过。其实舞剧的根本,还是要让舞台上的人能够跳起来,因为它要还原到舞剧,还原到整个交响色彩。

其实对于钢琴家来说,他不仅只是把音弹出来。钢琴可以呈现出多少种色彩,就看你的手能够表现出多少种色彩,他要通过位置的不断变化去想方设法让自己挖掘出不同的色彩。这个作品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剧,普罗科菲耶夫先写了芭蕾舞剧,由于他自己也很喜欢这组作品,就索性做了一个“迷你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了一组10首的钢琴组曲,顺序没有变化,只是删减了一部分,把精华保留了下来。

这次我选择的几首《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相当经典的,例如有一首是描写少女朱丽叶,有一首是描写两个家族的战争,还有一个小丑的片段。最后一首是罗朱的告别,如果把这首曲子作为整场演奏会的结束,当你把最后三个音弹下去的时候,台下有观众立刻鼓掌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那三个音凸显出整首作品最黑暗的时刻,一个优秀的钢琴家可以把所有观众带入其中,没有人会想鼓掌,整个世界应该是非常安静的。

这本谱子是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管弦乐总谱,是乐队用的谱子。这本谱子很老了,是我朋友送我的。他觉得你光靠听觉去感受还不够,因为这上面有很明确的管弦乐要求,每一行、每一个乐器的使用要求都写得很清楚,可以对照着在钢琴里面去找对应的音色,把它应该有的弦乐或者管乐的音色用钢琴表现出来。

《彼得与狼》

下一部是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可以说是普罗科菲耶夫写过最可爱的一部作品,也是最不像他的一部作品。

我找了这张图,因为我觉得很有意思,拉小提琴的是主人公彼得,普罗科菲耶夫用小提琴去表达;鸭子用的是单簧管;小鸟用的是长笛和短笛;狼用的是三个圆号;小猫用的是双簧管;军队的士兵们用的是鼓。这个故事一共只有7个人物,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剧的原版,它是有旁白的,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剧,当音乐出来的时候,会有一个旁白在边上念,然后通过不一样的乐器来表达不一样的声音,实际上也是让小朋友去认识每一个乐器。

我给大家看下这本书,等了一年终于收到了。这是《彼得与狼》的钢琴独奏曲谱,改编者是尼古拉耶娃,她是俄罗斯非常有含金量的一位女钢琴家,在世的时候被俄罗斯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所称赞,现在年轻一代的钢琴家里也有很多是尼古拉耶娃的学生。

我之前在网上找过她的一些录音,音质没有那么清楚,因为年代比较久远了。她是1993年去世的,她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也是在网上偶然听到了她的《彼得与狼》。她就是按照这样几个人物,把作品用钢琴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家可以看到,她在乐谱上加了很多演奏提示,比如这里原本用的是什么乐器,你应该在钢琴上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达,她都写得非常清楚,让年轻一代的钢琴演奏者们尽量去还原作品。这部作品我在国内没听人弹过,大家可以来听一下,这次选的是彼得、小鸟、小猫和大灰狼这几首曲子。

尼古拉耶娃

这本是《彼得与狼》的总谱,也是我让朋友从俄罗斯带回来的。里面会告诉你哪个地方是旁白、乐队应该怎么配、表达的是什么等等,写得也非常清楚。这部剧的长度基本上就半个小时,大家可以去网上看一下,感受一下。

《杜姆卡》

现在我们要讲到柴可夫斯基的《杜姆卡》。杜姆卡是“悲歌”的意思,但是老柴在这首作品下面写了个副标题,叫《俄罗斯乡村民间的风景》,所以它不仅仅是悲歌的感觉,当中实际上是非常high的。

我在弹这首曲子的时候,能感受到第一段是非常伤心的,但是后面的发展就像在跳俄罗斯舞一样,一段比一段high。它的结尾是一个ABA的呼应,即头和尾是同样的旋律,只是用了两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就一点点非常细致的差异,但表达出来的情绪完全不同。

《灰姑娘》

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的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灰姑娘》。下面这张图是俄罗斯最有名的剧院马林斯基剧院。马林斯基有两个剧院,这是老的马林斯基剧院,里面用的是可以移动的木质凳子,大家可以移来移去;新的马林斯基剧院和现在大部分剧院就是一样的。它的整个声场设计非常好,我19年去看《灰姑娘》的时候,听到了他们的乐队,我觉得比他们一直演的“三大剧”要好——大家都知道老柴的“三大剧”对吧?他们的《灰姑娘》演绎得会更有想法,因为“三大剧”一直演,大家都会有点疲劳,但这部作品不常出现。

在《灰姑娘》里,除了对于人物的塑造之外,他也有用一些声音的效果——其中有一些钢琴是真的没有办法表达,例如说12点回家那一段敲钟声怎么办?敲钟那一段好像没有办法用钢琴敲。今年6月份,我在上海音乐厅和我的同门师弟演奏了双钢琴版的《灰姑娘》,那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见到那样的谱子,我也给我的学生看过。它上面写了一段话,告诉你这个时候要起身踩着踏板,敲钢琴的低音琴弦,整个人几乎都趴在钢琴上,你可以试一下,大概就能明白他想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没想到在这之后,我的学生来上课的时候,只要看到三角钢琴,他们都想敲一敲那个地方。可能他们觉得没有人这么玩钢琴,第一次见到这么现代的玩法,他们都想试一试。

双钢琴版《灰姑娘》的改编者是俄罗斯泰斗级钢琴大师普雷特涅夫,我这次演奏的是普罗科菲耶夫自己改编的作品,第102号《灰姑娘》。他还写过很多版本的《灰姑娘》,比如第95号《三首灰姑娘》,第97号《10首灰姑娘》。比起第95和97号,102里有一些配角的片段,还有一些小段的东西。

这次演奏的102的几首作品中,第一首是著名的“圆舞曲”,第二首是“灰姑娘的独舞”,第三首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标题的名字就叫“吵架”,它的难点在于节奏点非常爵士,这就很现代了,没有那么古典。在这首作品之后,是“灰姑娘参加宴会”,也是很著名的一段。之后是“披肩舞”,在钢琴曲里是非常high的一个类似于接近结尾的“爆点”,但在舞剧中其实就是1分钟左右的小片段。最后一首他起了一个非传统意义的钢琴作品名称,前面都是“圆舞曲”、“吵架”之类的,最后他却用了一个形容词Amoroso(温柔的、柔情的),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起名的。

在文化广场我演过这套作品的其中两首,这次我决定成套拿出来演奏,因为我觉得这样的作品一定要有连续性,大家才能够联想。

《睡美人》

最后一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重磅作品,也是“三大剧”之一——《睡美人》。《睡美人》的芭蕾舞剧大家应该都知道,其实也很少在国内演,因为需要庞大的演员数量,对于演员的要求也高。我在文化广场看过马修·伯恩的改编版《睡美人》,是非常现代的改编,他用了老柴的音乐,只是做了一些很小的调整。

左边的照片是剧中的“小红帽与大灰狼”,右边是“穿靴子的黑猫和白猫”,都是《睡美人》中比较有名的选段。剧中还有一些其他小的童话故事,包括“四仙女”等等。这套钢琴作品的改编者是我刚才提到的普雷特涅夫,实际上整套曲子也非常大,全套演出差不多要40分钟。我这次节选的除了这些小故事外,还有非常盛大的开场,也是《睡美人》的主题。

这本书是《睡美人》全本的乐队总谱,相当珍贵。疫情之前我就问我朋友要了,我想研究一下里面的内容,但因为疫情的关系,这本书也是今年前不久才到我手上。我打开了看了一下,很多内容光靠耳朵听实际上听不出来,因为乐队的内容实在是太厚了,但是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我跟我朋友还开会讨论了一下这个作品。

普雷特涅夫不仅改编了《睡美人》,还改编了《胡桃夹子》。现在这两首作品是所有钢琴家都想挑战的作品,因为难度非常大,对综合技术有相当高的要求,同时对音乐性的要求又很“芭蕾舞”,可以说改编版是100%还原了整个乐队应该有的声响效果。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

这些作品我也是在俄罗斯学的,因为我觉得光靠自己研究肯定不行,俄罗斯把它的很多东西都锁在自己国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所以我那时候特地去俄罗斯学了这首作品,那些教授们也讲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因为他们和作曲家实际上都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知道这样的作品含金量非常高,所以他们希望能把这样优秀的作品一代一代往下传。

这里还有一本书,是普罗科菲耶夫所有的手稿记录,特别珍贵,里面还有英语和德语的翻译。普罗科菲耶夫一开始在苏联,然后他去了美国,但他嫌那边不行,又去了巴黎,他在巴黎待了15年,我国最有名的作曲家之一冼星海其实也是普罗科菲耶夫的学生。冼星海在巴黎的时候,晚上会去找普罗科菲耶夫学习。

最后我想说回“对话”的概念。大家现在应该都明白这次我选的作品是什么样的,“对话”的意思也很简单,在我的概念里,就是用普罗的想法去表达柴可夫斯基的想法,但又要忠于我自己——这是最难的一点,我没有办法弹得像普罗,又像柴可夫斯基,我觉得我要“分裂”了。当然我觉得有这样一个机会为大家演奏一些小众作品也很有意思,那天还是个特别的日子,是我的生日,我也是人生第一次在舞台上过生日,希望大家能来看这两位优秀作曲家的作品!

Q & A

■  Q : 我是个业余爱好者,我觉得在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时,会被优美的旋律所打动,也比较好理解。但是对于普罗科菲耶夫,我会觉得有些茫然,我不知道在作品中能感受到什么?可能我更偏向于一些古典的作品,所以我想问您在弹普罗科菲耶夫的时候,您会想什么?

■ A: 谢谢!我个人很爱俄罗斯作品,我第一次弹普罗科菲耶夫就是考大学时的《第六钢琴奏鸣曲》,这对当时的我是一个挑战,而且我觉得很吵,非常吵。当然一开始我挑战的是技术,因为年纪轻嘛,挑战的是这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速度,没有去想过多的内容。

普罗听多了之后,你会发觉你不能直面这个人,你可以从他的芭蕾舞作品入手,就会发现他写的作品没有那么难听。他的钢琴作品表达得可能没有那么“美”,因为钢琴没有那么多色彩,但你去听《彼得与狼》这种剧就很有意思,因为没有其他作曲家写过这样的东西。当然我还想给大家推荐一下普罗科菲耶夫临终前写的一些作品,比如《普希金圆舞曲》。这部作品写得很不普罗,有兴趣的可以去听一听。

现在我已经适应了他的强度,我也习惯了,不会觉得有多难,还是会从乐队的想法、或者他当时创作的初衷去理解他的一些“不和谐”,我的耳朵已经被磨好了。

■  Q: 您刚才说9月27日有一场您的演奏会,我想问一下这次演出您的目标观众是哪些人呢?因为不同观众的欣赏能力有很大的区别,有些是很专业的,还有一些是像我这样的爱好者,作为艺术家,您是怎么想的呢

■ A: 可以说柴可夫斯基是知名度最高的作曲家之一,不管是谁,对他应该都有印象,但如果你不怎么接触音乐的话,你是“碰不到”普罗科菲耶夫这个人的。我希望首先能向大家介绍柴可夫斯基这样一个俄罗斯音乐的奠基人,而普罗科菲耶夫有他自己的内容,因为他是一个接近于近代的人,他的音乐可能你们听了也不一定能接受,这点我是做好心理准备的。

这次演奏会我选择了一些小众的作品,它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国内目前没什么人去做这件事,但我觉得这些作品是可以被大家去挖掘的,因为钢琴演奏不能永远去弹那些耳熟能详的曲子。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是很好听,但《十月-秋之歌》也是很好的曲子;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非常美的旋律,观众也完全可以接受;《彼得与狼》国内几乎没有人演,那就我来演,我觉得大家可以去尝试不一样的音乐风格。谢谢大家!

9月27日,《柴可夫斯基“对话”普罗科菲耶夫——陈天一古典钢琴作品演奏会》将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青年钢琴演奏家陈天一将为我们带来柴可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的经典作品,呈现两位俄罗斯音乐巨匠跨越时空的灵魂共鸣。我们不见不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