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什么将“致良知”称为心学的正眼法藏?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王”,蓝色字“王氏在线” 再点击“”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王氏文化,传播王氏正能量。
众所周知,阳明心学大体上有三个内容,一是王阳明在36岁时,在龙场悟道所是提出的“心即理”,二是龙场悟道两年后,提出的“知行合一”,三是他49岁那年正式提的“致良知”。
到此,心学的整个框架与体系已经全部完成,也就是说,心学的一切学问,都是围绕着这三个内容来展开。
关于“致良知”,王阳明自己曾经在逝世的前一年,再一次跟弟子们强调的它的重要性,他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他认为他一生的学问,其实都是在诠释“致良知”这三个字,可见“致良知”在心学的当中的重要性,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他在晚年说这句话确实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也是对自己一生思想的回顾总结和真实写照。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致良知”无疑是阳明心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或许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才在晚年的时候,才把自己总结的“致良知”称为“立言宗旨”,甚至正法眼藏。
那么,“致良知”这三字到底说了些什么?能够让王阳明将其称之为会儒家的正眼法藏呢?
其实所谓的“良知”并不是王阳明的发明,更不是他的首创,说到底“良知”二字,不过是沿用了孟子的概念。
孟子曾说:“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在孟子看来,良知就是道德,就是人的本心,更是人的良心,即以生具有,不需要学就可以知晓的,是天生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如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德性,是人的根本良心,也是人的良知。
因此,“良知”不仅是一种道德知识,更是判断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能力与标准。
王阳明正是继承了孟子的“良知”这一概念,又在其理论上进行推演和发挥,建构起一套“致良知”理论。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也就是说,王阳明本身也承认,“良知”的核心是孟子谈的“是非之心”,是有关判断“是非善恶的”一种良心。
但是这个“心”不是我们普通人认为的那样,是感官知觉或生理知觉意义上的心,王阳明所强调的“心”,事实上更关注的是具有道德价值和道德意义上的心,这个“心”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良心”,它的属性是先天的,也是以生俱,无需通过后天的学习,就已具足。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心或者“良知”才具有了普遍性、先天性、超越性。
甚至可以说,阳明心学之中的“良知”这一概念,其本身就具有普世价值和普遍意义,因为“良知”来自于人的本身,也就是说,没有这个“良知”,人就不再是人了。
换句话说,这个“良知”,已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或许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才在四十九岁这一年正式提出“致良知”这一概念。
王阳明自己也曾说过:“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由此可见,王阳明已经“良知”提升到了“心之本体”的高度,并形成了一套以“良知”为本体的理论构架,即良知本体就是心之本体,在这个构架之中,“良知”本身就具有一种自我判断的能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致良知”就是实践“良知”,这就是阳明心学经世致用实用主义的一面。
相对于其它的实用主义来说,“致良知”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本身就自带有一种内在的道德能力,即在实用的同时,也内化了实用的道德功效,由此而极大地提升了“致良知”为世人可接受的特性,王阳明也正是由于强调了“致良知” 道德性、普遍性与超越性,才使得阳明心学具有天下公共之理的品格,而不再受“一己之私”的局限。
而这或许就是王阳明为什么将“致良知”称为心学的正眼法藏的真正的原因!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