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病五行辨证

中医五行辨证的雏形, 源于《难经·六十一难》中: “望而知之者, 望其五色, 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 闻其五声, 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 问其所欲五味, 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 诊其寸口, 视其虚实, 以知其病, 病在何藏府也。”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 了解五色、五音、五味、脉象等病变虚实变化, 为病在何脏何腑提供依据, 实为五行学说归类思想引入辨证学中的最早运用。

脾土自病五行辨证,是指脾土系统受病, 而未传及他脏所表现病证的辨证, 它包括了以 “五”为基数的脾病辨证、脾病虚实辨证、脾主时发病辨证、足太阴脾经病证辨证、脾病及体窍华液证辨证 5个部分。

以“五”为基数的脾病辨证。“五”为基数是指古代先民对事物的“崇五”归类方法,这里以“五”为规范, 将心、肝、脾、肺、肾病证以“五”为数统之分类, 在《内经》、《难经》中就有五脏风、五脏痹、五脏咳、五脏积、五脏胀等病证辨证, 今择其二论之, 以窥其貌。

脾 (胃 )风。证候表现: 多汗恶风,身体怠惰, 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 鼻色黄; 不嗜食, 食饮不下, 鬲塞不通, 腹善满, 䐜(chēn)胀, 形瘦而腹大; 食寒则泄 (《素问·风论》)。辨证分析: 脾土通于长夏, 若外感风邪受病, 称为脾风。风性开泄可致腠理疏泄而汗出恶风。张介宾认为: “身体怠惰, 四肢不用者, 脾主肌肉四肢也。色薄微黄, 土之色也。不嗜食, 脾病不能化也。鼻为面王, 主应脾胃, 故色诊当见于鼻上。”对于胃风, 张志聪曰: “胃腑受邪, 故食饮不下,鬲塞不通, 腹善满也。胃气不足, 则身以前皆寒, 腹胀满。是以形寒则䐜胀, 饮冷而泄者, 胃气虚伤也。胃者肉之应,腹者胃之郛(fú), 故主形瘦而腹大。”

脾 (胃 )胀。证候表现: 胃脘痛而腹满, 善哕; 四肢烦悗(mán) , 体重, 卧不安; 大便难 (《灵枢·胀论》)。心腹满, 旦食则不能暮食(《素问·腹中论》)。辨证分析: 《灵枢》认为胀之为病, 向内排压脏腑, 向外开张胸胁, 使人皮肤发胀。脾胀乃脾气不运, 胃不磨谷, 故胃脘痛而腹满, 气壅上逆则呃逆, 脾土所主四肢闷胀不舒,身体重滞而卧不安。脾阴土胃阳土, 燥湿不济则大便难。胃脉络心故心腹满, 旦食而不能暮食, 治用鸡矢醴。本方如《鸡峰普济方》曰: “若心腹满, 旦食暮不能食, 由脾元虚衰,不能克制于水, 水气上行, 浸渍于土, 土湿则不能运化水谷,气不宣流, 上下痞塞, 故令人中满。旦则阳气方长, 谷气易消, 故能食。暮则阴气方进, 谷不得化, 故不能食。其脉沉实而滑, 宜鸡矢醴” 治之。

脾病虚实辨证,指脾土之气太过与不及, 表现为太过则实和不及则虚的病证辨证。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 “五常之气,太过、不及, 其发异也。”

脾病实证辨证。证候表现: 食不消, 腹胀痛, 四肢不收, 怠惰嗜卧, 体重, 节痛 (《难经·十六难》)。腹胀, 泾溲不利 (《灵枢·本神》)。头重颊痛, 烦心, 身热, 颜青, 欲呕(《素问·刺热》)。悬心善饥 (《灵枢·师传》)。身重, 善肌, 肉痿, 足不收,行善瘛, 脚下痛 (《素问·脏气法时论》)。寒中肠鸣腹痛 (《灵枢·五邪》)。脉搏坚而长, 色黄, 少气(《素问·脉要精微论》)。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素问·至真要大论》)。濡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辨证分析: 脾土受邪, 运化失常, 水谷不消, 则腹胀满痛; 精微不濡, 故见四肢无力不收, 身体倦怠欲卧。在《难经集注》中虞庶注: “湿气胜则令人鼓胀, 阳气在下, 食乃不消, 脾主四肢而肌肉不收, 而体重节痛。” 脾位中焦, 乃气机之枢纽, 脾气壅实而全身升降失司, 可见《灵枢·本神》中腹胀、小便不利、甚女子月经不行。人之善饥, 乃精气并于脾, 热气留于胃, 胃热则消谷, 谷消故善饥。土受热邪, 则见头重面颊痛, 心烦身热, 消谷善饥, 或欲呕吐, 肌肉萎弱不用, 或抽搐, 足痛而活动不利。张介宾注: “脾胃相为表里,脾病必及于胃也。阳明胃脉循颊车, 上耳前, 至额颅, 故头重颊痛, 脾脉注心中, 故烦心, 脾病则肝木乘之, 故颜上色青, 脾胃受邪则饮食不纳, 故欲呕, 太阴阳明主肌肉故邪盛则身热。”脾胃挟寒则不能运化, 以致肠鸣腹痛。脾脉“搏坚而长”, 面见黄色。湿困中焦致脾土不运, 气化失司,或见濡泻, 或见机体水肿胀满, 诚如《素问玄机原病式》曰:“脾土, 热极盛则痞塞肿满, 物湿亦然。” 治法可依《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急食苦以燥之”。如吴崑所注: “以制水为事, 喜燥恶湿, 湿胜则伤脾土, 宜食苦以燥之。”

脾病虚证辨证。证候表现: 饥不受谷 (《灵枢·海论》)。食不化。腹满肠鸣, 飧泄 (《素问·脏气法时论》)。四肢不用 (《灵枢·本神》)。九窍不通 (《素问·玉机真藏论》)。尺肉弱, 解㑊(懈㑊yì)安卧 (《灵枢·论疾诊尺》)。脾脉耎而散色不泽, 足胫肿, 食痹 (《素问·脉要精微论》)。辨证分析: 脾气虚弱, 水谷不化, 故见饥饿而食不下, 或食后不化, 腹满肠鸣。若脾虚清气不升反降, 则大便泄泻;若脾土阳虚, 甚完谷不化。脾为后天之本, 若气血生化无源, 则令四肢不用, 懈怠困倦。脾土不及, 运化无力可致气机逆乱, 浊阴阻塞而九窍不通。脾脉虚见“耎而散”, 面色无华, “足胫肿”, 按之凹陷。

脾土主时发病辨证。证候表现: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素 问·金匮真言论》)。辨证分析: 根据 “人与天地相参”, 脾土之气跟长夏之季相应。长夏即农历六月, 相当于“夏三月”的最后一个月,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 而长夏之气以湿为主, 为土气所化,因而二者相通。若长夏之湿太过, 造成湿邪入侵脾土, 运化失常, 则至夏秋之交, 脾弱之人每多伤湿, 出现湿困脾土而中寒腹泻病证。故言“长夏善病洞泄寒中”。又说脾主每季末 18日, 故见一年四季疾病每多夹湿证。

脾病及体窍华液证辨证。脾本脏系统在体合肉, 主四肢; 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在液为涎。故当脾土为病时, 可病及其体窍华液而出现相应的病变。

脾病及肉证候及分析。脾病可见肌肉痛 (《灵枢·五邪》), 久坐伤肉 (《素问·宣明五气》), 肉痹 (《素问·痹论》), 肌肤尽痛 (《素问·长刺节论》)。正如《素问·痿论》谓 “脾主身之肌肉”, 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营养全身肌肉四肢。因此脾病可见肌肉不仁, 久则痿弱不用, 或脾虚生风抽搐。所以张介宾认为湿邪有余故为肉痹, 同时久坐则血脉滞于四体, 故伤肉。

脾病及四肢证候及分析。脾病可见四肢不举 (《灵枢·本神》), 肌肉萎, 足痿不收, 行善瘛 (《素问·气交变大论》)。因人 体 四肢 由 脾主, 脾 主升 清, 输 送 营 养至 肌 体,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清阳实四肢”之说。若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必致肢体痿废不用。

脾病及口唇证候及分析:脾病可见唇舌槁 (《难经·五十八难》), 唇色青黄赤白黑者, 病在肌肉 (《灵枢·卫气失常》), 舌本强, 舌萎人中满, 唇反 (《灵枢·经脉》),头痛耳鸣, 九窍不利 (《素问· 通评虚实论》), 唇黄 (《灵枢·五阅五使》)。正如《素问·五脏生成》曰: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由于饮食物入于口, 运化于脾胃, 故口唇色泽红润与否与脾土功能密切关联。当脾土失健可见唇白无华, 或有五色之变。如张志聪曰: “土灌四脏, 故观唇色青黄赤白黑者, 知卫气之病在肌肉也。”《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 则口淡无味, 或为口甜、口腻、口苦等口味异常之证。

脾病及涎证候及分析。《素问·宣明五气》言“脾为涎”。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 若脾胃失和, 每致涎多或涎少而致口中不适。

足太阴脾经病辨证。足太阴脾经受邪, 则经气不利而见经脉循行部位病症,如股膝内侧痛。又如《灵枢·经脉》足太阴之脉是动病症:“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身体皆重。”因所生病为本经病变旁及他经证候, 这里暂不论述。

以下为脾病母子相及辨证、脾病乘侮传变辨证及脾病太过不及胜复辨证。

脾病母子相及辨证:

①脾土及心火,子病犯母辨证。此是指脾土子脏病变传入母脏心火所表现证候的辨证。又称为土壅火晦辨证。证候表现: 心气喘满 (《素问·生气通天》)。不乐 (《素问·刺疟》)。喜苦味, 身热, 体重嗜卧, 四肢不收, 脉浮大而缓 (《难经·四十九难》)。鼻闻焦臭 (《灵枢·胀论》)。心痛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心痛, 痛如以锥针刺其心, 或胃心痛 (《灵枢·厥病》)。辨证分析: 过食甘味伤脾, 令人中满, 湿浊内生, 进而子病犯母, 心气不舒, 喘满。正如张介宾所说: “脾者心之子,脾病则心气不舒故不乐。心为湿乘, 故心痛。” 杨上善曰:“香为脾臭(xiù), 焦为心臭。今脾胃之病闻焦臭者,以其子病, 思闻母气故也。”因此苦为心味故喜苦。心布于表,心火壅晦故身热, 脉浮大。脾病则体重嗜卧, 四肢不收, 脉缓。在《病源》卷十六《心痛候》中,“足太阴为脾之经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 气虚逆乘心而痛, 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 谓之胃心痛” , 当为胃气犯心所致而痛如针刺。②脾土及肺金,母病及子辨证。此是指脾土母脏病变传入子脏肺金所表现证候的辨证。又称为土不生金辨证。证候表现: 咳喘有声 (《素问·示从容论》)。脾咳, 右胁下痛, 阴阴引肩背, 不可以动, 动则咳剧 (《素问·咳论》)。辨证分析: 肺主气, 脾者气之母。时为长夏之季, 脾先受邪累及肺金, 母病及子故脾咳。肝肺气机左升右降, 故肺失肃降上逆为咳, 则右胁下痛, 牵引肩背, 动则咳剧。《素问·示从容论》曰: “咳喘者, 是水气并于阳明也。”张介宾认为脾病不能制水, 则水邪泛溢, 且并于胃腑, 进而肺气失于宣降, 上逆而为喘咳。③脾土及心火传肺金,母子相及辨证。此可认为是上述子病犯母辨证与母病及子辨证的复合辨证, 但《内经》、《难经》中很少论及。

脾病乘侮传变辨证:

①土旺侮木,脾病侮肝辨证。此是指脾土太过病变反传所不胜肝木表现证候的辨证。又称为土旺侮木辨证。证候表现: 痈肿筋挛, 惊衄, 食㑊, 胁胀 (《素问· 气厥论》)。胁䐜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辨证分析: 寒邪侵入脾土, 反传所不胜肝木, 形成气血凝滞, 土气壅塞的“痈肿”; 而肝主筋, 寒凝筋脉则“筋挛”。若是热邪入脾递传于肝木, 肝热致气血上逆, 其病主惊骇,而见“惊衄”。食㑊, 乃胃热移于胆所成, 王冰曰:“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外养肌肉。热消水谷,又烁肌肉,故善食而瘦也。” 张介宾认为䐜即是胀,肝为湿侮,故胁䐜。②土旺乘水,脾病乘肾辨证。此是指脾土壅实病传所胜肾水所表现症候的辨证。症候表现:疝瘕(《素问·玉机真脏论》),伤恐(《素问·脉要精微论》),清厥,体重烦冤,肌肉萎,足痿,行善瘈,四肢不举,足痛,食减(《素问·气交变大论》),色黑(《素问·生气通天论》),骨痛而发落(《素问·五脏生成》),身痛体重而胀,少腹腰脊痛,胫痠(《素问·标本病传论》)。辨证分析:疝瘕乃《素问·玉机真脏论》记载,因风寒入侵,在脾未能治愈后传肾所生。可见少腹疼痛,烦热,小便白浊等症,张介宾认为脾病弗治,则土邪乘肾所致。面黑色,骨痛而发落,乃《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五脏生成》记载,过食甘味食物,令脾土之气有余,而乘肾水故见面色黑;肾主骨,其华在发,因肾气失衡,故见骨痛、发落。《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中盛脏满,气胜伤恐,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因恐为肾志,故土盛乘水证见“伤恐”,即吴崑所释为湿土刑肾而致。《素问·气交变大论》提出脾土太过证见食减、肌萎,四肢不举,意不乐等,土乘水则见手足清冷,厥逆,肢体沉重,足痿足痛。而腰脊少腹痛,胫痠等与“肾主骨”有关,所以《灵枢·病传》解释为脾土病传肾水。③土虚木乘,脾虚肝乘辨证。此是指脾土不及病变,被所不胜肝木相乘而表现证候的辨证。证候表现:厥疝(《素问·五脏生成》),鼓胀(《灵枢·水胀》),惕然而惊(《素问·阳明脉解》),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瞤酸,善怒(《素问·气交变大论》),飧泄(《素问·五常致大论》)。辨证分析:“厥疝”,《十七难》说脾脉“大而虚,又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王洪图在《内经选读》释为脾虚肝气乘而上逆所致,症见腹中逆气上冲,胃脘作痛,呕吐,足冷,少腹痛引睾丸。鼓胀载于《灵枢·水胀》,症见腹胀身皆大,皮肤青黄,腹筋暴起,正如张志聪认为土败而木气乘之所致。惕然而惊,《素问·阳明脉解》认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凡土运不及之年,多风气流行,则可见土虚木乘证候。土虚则病体重腹痛,飧泄,甚至霍乱;木乘土见筋骨振摇,肌肉瞤动酸楚,易怒。④土虚水侮,脾虚肾侮辨证。此是指脾土不及病变,反被所胜肾水反侮所表现证候的辨证,又称为土不制水辨证。证候表现:濡泻,或胕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肠澼(《素问·气厥论》),腹中鸣,不能食,身重难行(《素问·评热论》)。辨证分析:濡泻、胕肿载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马莳释为:“湿气胜者,吾人之体从之而濡泻焉,脾胃恶湿喜燥,而湿气太过,则土不胜水,而濡泻之病作矣,甚则水闭胕肿,盖濡泻者,病之未甚者,唯土不制水,则不能不输膀胱而内则为水闭,及水气泛溢四支(肢),而外为胕肿,较为濡泻为尤甚矣。”肠澼乃《素问·气厥论》所云,为肾移热于脾所致,张介宾认为肾本水脏,而挟热侮土脾,故为肠澼,下利脓血。若阴虚则水土俱败,则预后差。“腹中鸣,不能食,身重难行”载于《素问·评热论》,正如张介宾所释脾胃属土,所以制水,土弱则寒水反侮,故腹中鸣而食不下。胃主肌肉,其脉行于足,水气居于肉中,故身重不能行。⑤脾病太过不及乘侮并见辨证:脾土不及,肝木相乘,肾水反侮辨证,是指脾土不及病变,受其所胜之肾水反侮和所不胜之肝木相乘所表现证候的辨证。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有飧泄,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瞤酸,善怒,为岁土不及,风(木)乃行之土虚木乘之证候。同时可见寒中,为土运不及则水不受制而反侮的证候。亦可视为上述土虚木乘与土虚水侮辨证的复合。脾土太过,反侮肝木,相乘肾水辨证,是指当脾土太过病变,对其所胜之肾水相乘和所不胜之肝木反侮所表现证候的辨证。《内经》、《难经》中论述少,亦可视为上述土旺乘水与土旺侮木辨证的复合。

脾病太过不及胜复辨证:

脾病太过胜复辨证,是指脾土太过病变相乘肾水,而脾土又受肾水之子肝木制约胜复所表现证候的辨证。证候表现:病腹满,四肢不举(《素问·五常致大论》)。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素问·气交变大论》)。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筋骨掉眩,清厥,食痹而吐(《素问·至真要大论》)。辨证分析:土运太过又称“敦阜之纪”,由于土运太过,雨湿流行,侵袭人体,每多脾病而腹部胀满,四肢不能抬举。同时脾土病传及肾水,可见《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土旺乘水证候,人病腹痛,手足清冷厥逆,情绪抑郁不乐,肢体沉重,心烦闷乱。甚见肌肉萎软,两足痿弱不能收,筋脉拘挛抽掣,脚下疼痛。随之子复母仇,出现肾水之子肝木来复乘脾土,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少腹坚满,里急暴痛,气逆心痛汗出,筋骨繇复,头目昏眩,四肢清冷不温,脾病呕吐,甚则食痹,食入而复出。

脾病不及胜复辨证,是指脾土不及病变被肝木乘袭,而肝木又被脾土之子肺金制约胜复所表现证候的辨证。证候表现:留满否塞,飧泄(《素问·五常致大论》)。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瞤酸,善怒,咸病寒中(《素问·气交变大论》)。病生胠胁,气归于左,善太息,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鬲中头痛,惊骇筋挛(《素问·至真要大论》)。辨证分析:土运不及又称“卑监之纪”。由于湿气不及而风气大行,引起脾土不足而遭肝木乘袭,即见水湿稽留肿胀否满,腹泻,甚则完谷不化。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土不及,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脾土虚肝木乘,可见病多飧泄霍乱,肢体沉重,腹痛;或因肝脾失调致四肢筋骨振摇,肌肉瞤动酸楚,易怒,水湿为寒盛于内。随之子复母仇,出现阳明金气来乘复肝木,故张介宾认为:“若木胜土而四季有此变,则土生金,金来克木,而秋有此复。”可见《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民病生于胸胁,邪气归于左侧,善太息,甚至心痛否满,烦心不安,头痛,腹胀泄泻,呕苦咳哕,惊骇筋挛等证。

综上所述,脾病五行辨证是根据五行母子乘侮规律,以识别脾脏病机五行传变所表现证候的辨证思维方法。在《内经》、《难经》中已具雏形,即当脾土自病,若失五行制化调节可病传心、肺、肝、肾,而运用五行辨证。这一归纳充实了中医脾病辨证学,从而为临床医学服务。

(0)

相关推荐

  • 足太阴阳明

    <太阴阳明论> 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 一篇散文,作者不详 本篇从 经脉联系.生理功能. 受邪及发病特点等方面 广泛地讨论了 脾与胃的关系 故篇名即为 "太阴阳明论" 作品 ...

  • 国医大师董建华“通降论”治胃病学术经验【一点资讯】

    董建华教授"通降论"学术思想,是其治疗脾胃病证乃至内科杂病经验的精髓和核心所在. 通降论学术思想,归纳起来,有三大特点: (1)胃病认识上的三要素,即以降为顺,因滞而病,以通祛疾; ...

  • 张德英教授运用五行辨证治疗神经性耳鸣经验

    抱朴堂丹道 为生民立命 为天地立心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26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神经性耳鸣又称为感音性耳鸣,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患者往往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自觉耳内有嗡嗡声.蝉鸣声.隆隆声 ...

  • 五行辨证偶得五则,(四)在线收听

    (四) 198l年6月,余在晋祠疗养时,遇一奇症:江阳化工厂杨英厂长之独生女杨小萍,17岁.自幼娇生惯养,说一不二.1981年3月,因其父调动工作,耽误学习,未考取高中,羞愤.郁怒成病.始则不饥不食, ...

  • 五行辨证偶得五则(二)在线收听

    (二) 张家庄郭改荣,女,47岁,1987年10月,因一身尽痛求治,县医院内科诊为"多发性神经炎".其症,手.足.胸.背.肘.膝.指.趾,皆痛,如闪电一击而过,阵阵发作.腰困如折, ...

  • 五行辨证偶得五则(五)在线收听

    (五) 石膏矿司机温建国之母,64岁,1983年3月17日初诊.自50岁绝经后,得一怪病,百治不效,14年不愈.其症,时觉有气从两肋攻于中脘,复从中脘上冲于胸,胸中憋闷一阵,产生一股热流,又从双肩沿两 ...

  • 肝病五行辨证

    中医五行辨证的雏形,源于<难经· 六十一难>中:"望而知之者,望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声,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昧,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 ...

  • 李可:五行辨证偶得五则

    编者按目前说到辨证论治,大家会说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等,而<内经>多以阴阳五行为主,且与环境密切相关,那么<内经>的思想还能用来 ...

  • 五脏五行正邪辨证

    ◆心火 在体合脉.血脉分为血与脉,心管的是脉,不是血.脉管炎与心有关. 高血压可能与心有关,也可能无关.肝主血,血有问题找肝,所以高血压可能与心或肝有关.心主神志,心想事成嘛.有人换了心脏,发现这个人 ...

  • 五脏五行正邪辨证(收藏)

    ◆心火 在体合脉.血脉分为血与脉,心管的是脉,不是血.脉管炎与心有关. 高血压可能与心有关,也可能无关.肝主血,血有问题找肝,所以高血压可能与心或肝有关.心主神志,心想事成嘛.有人换了心脏,发现这个人 ...

  • 错了:对阴阳五行的错误认识…………(附:阴阳辨证)

    对阴阳的割裂 阴阳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但是对阴阳的理解,很多存在偏差.一般人对阴阳的概念停留于热属阳,寒属阴,把事物进行对比分类.下面这个图片,就是一般对阴阳的理解.把水理解为阴,火理解为阳.实际上阴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