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炒桑白皮一两(30克),地骨皮一两(30克),炙甘草一钱(3克),粳米一摄(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症见气喘咳嗽,皮肢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一、方解

泻白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原书说这个方,治疗肺中伏火,我们后世归纳它,总的属于肺热咳喘的范围。因肺属于金,最容易受到火邪的伤害,以火克金的缘故。小孩子至阳之体,容易热化。即便原来是风寒所伤,也很容易导致内热发生。要泻肺中伏火,由于考虑到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这个特别的体质,所以就不会用到特别苦寒的黄芩之类的药物。以桑白皮为君,清中有润,泻中有补,充分照顾正气,充分照顾小儿特点。桑白皮色白入肺,属于皮类药物也能够对应肺经,二者相合就很容易理解它善于处理肺经的问题。它能清肺热而不燥,是很好的药物。与桑叶相比,桑白皮更加善于清理肺中火热的证,而桑叶轻清,一般只有在风热证初起的时候用。用地骨皮养阴,既针对肺热,又能补充肺热伤津的正虚。用炙甘草与粳米培土生津来养肺,总体考虑是很周到的。

整个药方,以甘甜药物为主,完全照顾小儿特点。事实上,以甘甜为主的用药特点,是《小儿药证直诀》学术体系最重要的一点。这并不是考虑甘甜好喝照顾小儿口感的问题。钱乙在长期的临床中归纳到,越是小儿就越喜欢甘甜的东西,越是老年人则越对此不感兴趣。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是否喜欢甘甜的东西预示这此人的生命力在哪一个层次。人类在《内经》里面对应着土,这是我们喜欢甘甜食物的基础,而小儿由于“肝旺脾弱”这个特殊的体质,会更加增加喜欢甘甜食物这个特点。于是在处理小儿问题上,钱乙极其注重运用到甘甜类药物。

泻白散,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泻肺的意思,白其实就是暗指肺,方中又以桑白皮为君,其中也刚好有一个白字,所以这个名字起得很妙。泻白散其实就是麻杏石甘汤的浓缩淡化版本。麻杏石甘汤证基本是实证,没有伤正气的,病邪是外来的,所以肺热是较重的。咳喘是以喘为主的,而泻白散证以咳为主。所以麻杏石甘汤治疗当中只清肺热,宣降肺气,清热力量很大。泻白散证针对麻杏石甘汤证来说,肺中伏火,热势较轻,并且有一定伤阴现象,是为区别。

总的来说,本方主以甘寒、清中有润,泻中寓补,培土生金,祛邪不伤正,清泻肺中伏火以适稚阴娇脏之性。但是一般类似于泻白散证而没有那么严重的情况,我往往用冰糖雪梨加杏仁、百合,效果也很好。

二、医案

【案例】患者XXX,女,70岁,咳嗽反复发作2月余。

【主诉】患者于2月前因外感风邪导致咳嗽,痰粘难咯,遂至当地西医院就诊,行X线照胸部正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服用西药及中成药后未见好转,在当地中医诊所进行中医治疗(具体药物不详)也不见好转,遂来我院要求进行中医诊治。来诊时证见咳嗽,咯痰清晰,下午症状明显,时有呛咳,咳甚可见流泪,无明显咽痛、胸痛,无发热恶寒,无鼻塞流涕,纳眠可,二便正常,舌红少苔,脉数。患者诉平素易感冒,时有手掌针刺痛感。

【体检】 咽稍充血,扁桃体未见肿大,未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

【诊断】中医——咳嗽(热邪壅肺,肺阴受伤);西医——气管炎

【治则】清热,泻肺,止咳

【方药】泻白散加减

桑白皮15    地骨皮15    苦杏仁15    川贝5    桔梗15

知母10

鳖甲20      紫苑15      款冬花10    甘草6。服药4剂。

【再诊】 患者服药4天后再来诊,自诉症状已见明显改善,咳嗽较前明显减少,仍少少许白痰,且既往手掌针刺痛感亦较前明显减轻,守上方继续服用4剂。

三、问答

【学生疑问】  从患者初起症状看,患者年龄较大应为外感风寒所致咳嗽,且症状未见明显热象,为何老师在此使用清热之泻白散?

【老师解答】 患者虽前期外感风寒之邪,但外感风邪日久,且现可见呛咳症状,外邪已侵犯肺脏,肺为娇脏,风寒之邪入肺容易化热伤津。再者患者平素易感冒,依据伏气温病之理论,多为肺有伏火,现外邪入侵,引动伏火。患者舌红苔少,脉数,表示肺中有伏热,肺阴受伤。故在治疗上可使用泻白散清热,泻肺,止咳。

【学生疑问】泻白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常见药方,但老师你却用于治疗老年人的疾病,而且效果不错,请问老师您在临床治疗上有何心得?

【老师解答】泻白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原来确为儿科处方,该方原用量也比较少,而且有粳米,炙甘草。在古今许多儿科处方中,有一部分在原方基础上加量而运用于成年人所见疾病,亦可见奇效。现代许多医家常用本方治疗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引发的咳嗽,痰黄,均有较理想的效果。当然,在应用古方时,如果症状较复杂,药味加减亦十分重要,本病例中,在原方基础上加入止咳平喘的紫苑、款冬花、苦杏仁,化痰之川贝,清热滋阴之鳖甲、知母,能明显加强本方清热滋阴,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故在临床治疗上,我们要懂得守,亦要懂得变,守方而变,变不失守,才能更好得发挥方药之功效。

【注】本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施旭光教授与钟知霖合作而成。

推荐书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