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秋老师话评阅
1
紫秋老师话评阅
1·清平乐 作者:孤棹摇风
重翻诗卷,往事眸中远。几许温柔难检算,心字凭谁书满。
初题月夜成双,再题客路苍茫。某页断章终节,有斑水渍微黄。
第一次看到这首词是两年前,当时我还漂泊在济南,那种似曾相识的画面感深深的触动了我。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情真、情深”,一字一句将那种内
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娓娓道来,最能戳到读者的痛处。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情感经历,而那种年少青涩岁月的初恋情怀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难忘怀的。
作者和我也算相熟,所以对于他的一些情感故事,我也略知一二,在得知他作这首词的动机了之后,就更能体会他当时的那种心情。今天再看到这首词,
体会和领悟似乎又更深了一层。
起句四字,简单明了,开门见山,交代整件事情的引子,也为后面的句子做好铺垫,第二句,直扣主题,而且一个“远”字,就像聚焦一样,将遥远的故事
拉回到镜头前,特别有画面感,紧接着,随着镜头一起,些些的柔情往事不堪回首中...上片结句用了一个反问,是在问自己的同时也在感慨命运的不公,
给人一种无奈感。这也是诗词中常见的“问答”手法,更好的为下片做好铺垫。
过片不着痕迹,紧承上片句意,不直接去回答问句,而是一层层的进行铺垫,“初题月夜成双,再题客路苍茫”简单的两句,将二十年来的历历往事囊括得干
干净净,“月夜成双,客路苍茫”,用了诗词中的比兴手法,两相对比,色彩感和空间感就出来了。结句“某页断章终节,有斑水渍微黄。”照应起句的“诗
卷”二字,而且也将全词的情感推到一个高潮,意思是说翻到某页断章残句的的时候,还残留着泪水的点点微黄。
或许也是曾经年少轻狂的某天某夜、辗转难寐之时,看着昔日为某人所题诗句,情感起伏万千,留下了惋惜而深情的泪水。读来给人淡淡的哀伤、淡淡的惆怅,
也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词结而意不结,韵味深长,也让全词的艺术角度得到了一个升华。
我个人认为此词最成功、最好的一点就是用了不同的色彩感增强了画面感,也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月夜、苍茫、微黄...给我们的是像电影画面一样的故事,随
着文字的层层深入,读者的内心深处也渐渐的被触动了,随着作者的情感起伏去追逐、去品味我们自己的情感经历。作者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纳兰《饮水词》,
读此词就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印证,此词大有纳兰词的“情真、情深“之感,一脉相承延续了纳兰词的精神。
2·七绝.逢甲午年感怀(白自在)
和戎诏下百年秋,几度江山易曹刘。
莫向东南听海警,天朝已自惯怀柔。
起句用南宋与金国议和的“和戎”这个典故来作开篇,是谓来势汹汹(南宋孝宗隆云元年,宋金符离一战,宋兵大败。把持着当时朝政的思退等人力主和议,
从此南宋与金国改为叔侄关系,并年年向金国纳贡),但实际应该是指1895年的甲午之战后的《马关条约》,距离现在约为120年时间。承句用三国时期曹操、
刘备等英雄之争来感慨江山易改。1895年距离现在不过百年时间,却已经历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朝代的更替。转结最扣人心弦,联想到百年来东南岛
国屡屡侵犯我大天朝,而我大天朝却只能一贯的怀柔政策(所谓的民族统一,正在复兴,不宜动武)。
转句说到“莫向东南听海警”,近年来,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小国屡屡在海上侵犯我国,作为作者本身貌似已经习惯了这种军事新闻,每每听到,内心忐忑,
感慨万千。结句“天朝已自惯怀柔”,针对我国的外交部门只能一味的谴责,并没有采取哪怕一点点的军事行动,作者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发出如同陆放翁“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样的感慨了。“莫向、听”“已自惯”短短的几个字就勾勒出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
此诗表现了作者的某种崇武思想,也间接的讽刺了当局的外交策略,并且感慨中华泱泱大国,只能一味的向周边的边陲小邦屈服,作为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
人对此感到深深的耻辱。我个人认为,此诗铿锵有力,咏史讽今,大有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的风格,可作为白兄的代表作。顺便附上一首丘逢甲的绝句“春愁难
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3·卜算子-题图 作者:竺笙
伸个大懒腰,篱角中间卧。消得春光若等闲,日子真不错。
你个小蝴蝶,莫笑痴猫我。终日昏昏酒几杯,你可相思过?
这首词的作者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我们相识也有四五年了,虽然平时交流很少,但是算起来也未曾间断过。凭我对她的了解,她对诗词应该是看的比写的多,
创作的激情似乎不是很浓,我知道她特别喜欢搜集当代网络诗词中的好句子,所以对她的要求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诗词创作者。经不起作者的软磨硬泡,我也试着
站在自己的角度和思维去解读这首词。
这首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俏皮,初看觉得还是不错的,少了些胭脂味,少了些雕琢的痕迹,也少了些文人墨客怨天尤人的悲观气息,很清新自然,符合她的
年龄以及她的审美观念。看题目是题图词,虽然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并不是很喜欢题图题画之类的诗词,因为这种东西只不过是文人墨客闲来无事的文字游
戏罢了,根本没有什么生命力及情感的渲染力(本人曾经也作过无数题图词)。[房间广播] 【创作二班】一M阳光(161711695):创作题图以及题画的诗词,必须
是言在纸外,意在言外,必须是有所寄托,有所表达。用王国维先生的话说就是“以我观画,故画皆着我之色彩”,所以从立意的角度来讲,这首词是缺少了些
深度,很多句子也欠凝练,读来稍显稚嫩。
起句“伸个大懒腰”,是对画本身的直接描写,这种手法不是不可取,也不是很可取,卜算子属于很短小的小令,起句如果能开门见山,直接表达思想主题,
并埋下伏笔,为后面的部分做好铺垫就更好了。此作起句略显直白和句俗,顺着起句再往下看“篱角中间卧,消得春光若等闲,日子真不错。”这里我觉得,题画
不能把作者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去对待,最好是用第一人称,宾主关系必须要明确,让本身融入到画里,这样作品就带有了作者本身的情感了。就上面这几个句子,
个人觉得“若等闲”不如改成“似等闲”,“日子真不错”不如改成“日子还不错”整个上片没有
很出彩的句子,
也没有很巧妙的布局与章法,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脉络清晰,意思表达明确。
过片不是很好,“你个”二字来得有点突兀,如果改成“过往小蝴蝶,莫笑痴猫我”,就好多了,“终日昏昏酒几杯,你可相思过?”这两句不好,如果在原作意思不变的情况下,稍作修改“镇
日昏昏梦几巡?我也相思过”或许稍好,但是总的意思和整体上也略有隔开了。
这首词没有那种很深刻的情景
交融、动静相宜的画面感,而且多以白描入手,还多是口语和白话,可能读过之后不能给读者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那种淡淡的中庸之道的感觉却是能够体会到的。所谓文如其人,从这首词也可以看出作者本身的性格和她目前的一种价值观,个人认为,小姑娘应该是一个衣食无忧,不愁生计的人,欠缺了一些信仰和人生的理想,比较满足于现状,但是却又很渴望得到爱情,并且总是纠缠在回忆中的这么一个人。[房间广播] 【创作二班】一M阳光(161711695):附改过的作品伸个大懒腰,篱角中间卧。消得春光似等闲,日子还不错。过往小蝴蝶,莫笑痴猫我。镇日昏昏梦几巡,我也相思过。[房间广播] 【创作二班】一M阳光(161711695):浅析巴山夜雨师妹童趣十四首 1 开篇似梦浮生有几重,如梭过隙恐尘封。翻开卅载窗前梦,忆到三春雨后红。青石板,小桥东,童真昨日已朦胧。酸甜相抵经无味,岁月湮痕深浅中。[房间广播] 【创作二班】一M阳光(161711695):布局明朗,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层次感。上片用一个问句起笔,把现实拉入到回忆中,起句“有几重”建议改成“幻几重”,可以增加色彩感,如梭过隙恐尘封,一“恐”字,把所有的内心情感变化都刻画出来了,对句中的“窗前梦”,是不是可以改成“程前梦”,这样可以增加沧桑感。[房间广播] 【创作二班】一M阳光(161711695):过片不留痕迹,紧承上片结句词意,切入到具体回忆中的细节,短短的两个三字句已经把所有的回忆概括了。童真昨日已朦胧,“已”字,加深对情感的渲染,结句用“酸甜,深浅”作比兴,用“无味”与“湮痕”作衬托,把情感进行升华,一深,一浅,是所有现实与回忆的写照。[房间广播] 【创作二班】一M阳光(161711695):14 尾声写罢童心一纸函,流年况味特别甜。无聊可做无聊解,有梦当成有梦谈。书泛白,意相间。留存旧迹贴标签。它年躺椅闲翻页,共与清风读二三。[房间广播] 【创作二班】一M阳光(161711695): 这首词特别好,是对整个十四首词的一个总结,是一种心态的升华,是一种人生哲理的剖析。人总是会有七情六欲的,诗人的情感尤其丰富,李煜见花落而伤心,苏轼见月缺而对酒,贺铸过阊门而思亡妻。回忆永远是诗人最大的财富。起句切入主题,开门见山,流年况味特别甜。“特别甜”,略显直白了点,改为“别样甜”,对句有玄学哲学的味道,过片荡开,写到当下,结化用典故,留人深思。其手法化用“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徐骏 。【剖析作者的心态,世界观,与诗词的内涵,就能更好的把握诗作的深层含义】【形如:结庐在人竟,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