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易经》?读懂《易经》需要哪些入门门径?

文|新知堂原创

01

《周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六十四幅由六个爻组成的卦画。爻分阴爻阳爻两种,分别用符号代表。每幅卦画都有相应的卦名和卦辞,每一爻又分别对应有相应的爻辞。
卦在古代是干什么用的?人们为什么会创造这些符号?我们认为卦在古代是占卜师为人占卜时所使用的卜具,人们创造这些符号是为了帮助人们决嫌疑,定犹豫。这样,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六十四卦被用于决断嫌疑时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关于这个原理,自古迄今无数学者对它都有过猜测,但都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得到经文内容的支持。
我们要了解易卦的原理就需要读懂经文内容,要知道《易经》经文究竟在说什么。只有在正确理解经文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讨易卦到底使用了怎样的原理。《周易》这本书就其内容的形式上看,几十幅卦画符号,极简炼的语言文字,又加上文古义奥,好像很难把握其中的要领。
事实上,传统易学数千万言,没有一家能将它讲得清楚明白。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状况呢?我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人们先入为主的认为《易经》是一部包罗万有的哲理书,研究者就是要试图从中寻找万事万物的终极真理,人们相信宇宙的终极奥秘就被古人藏这本古书中。
另一个原因是人们过分相信《易传》对八卦与经文所做的解读,人们相信八卦就是天丶地丶水、火丶雷丶风、山丶泽这些事物的符号,所以人们在试图理解经文时就使用这八种事物的组合与变换来加以演义,而这些演义往往在逻辑上都是无法讲通的。
鉴于传统易学并未将经文解读成功,所以我们就要搁置一切有关经文解读的现成结论,从毫无偏见的阅读古经文开始,不参考《易传》或其它任何的已有的现成言论。但由于古代的语言文字与现代语言文字存在着差别,所以必要的注释和考证的文献还是有必要的。
02
我研究《易经》时并没有使用多少参考书籍,最早的一本小书叫《易经直解》,但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却很大,因为这本书力求忠实原文,没继承传统易学过分玄奥的注解。后来的主要参考书是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和《周易大传令注》,李镜池的《周易通义》,我使用这些参考书的原则是,对于经文中出现生辟字和不常用的难解字不致于发生错读或误读。
人们容易发生的一个误解是,像《易经》这样一本难懂的书,应该先从一些基础的读物开始,先了解基础知识,然后再逐步深入。事实上,解读《易经》的基础知识是不存在的。那些所谓基础知识的河洛,太极图丶八卦图之类与《周易》古经文内容并没有直接关系。
而且其他人对于经文的解读都还没实现还原经文本原面目的目标,所以这些作品只有参考意义。因为终极结论并不存在,你从哪家之言都不能帮助你离真相更近,所以研究《易经》从直接阅读原文开始是最恰当不过的方法了。
当一幅卦画,以及它的文字内容展现在你面前时,你该怎样开始你的阅读和理解呢?每幅卦画都是由六个爻组成的符号,它的文字部分包含了卦名丶卦辞和爻辞几个部分。我们首先说说卦名,比如由六个阳爻组成的符号叫做乾卦,乾字就是卦名,由六个阴爻组成的符号称为坤卦,坤字就是卦名。

当我们看到卦名时,我们首先想要了解的是卦名文字的含义。这个卦名文字的意义如何获取呢?一般我们首先会想到查字典,看看这个字在古代时代表什么意义。也可以参考别人的注释,看看别人是如何理解的。但是这些获取卦名文字合理义的方法里面隐藏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卦名文字的意义都有外来和强加之嫌。

这是因为字典所提供的古文字的意义未必就是该字在周代时所使用的意义,而且易经中的文字在流传过程中有过变化,比如,帛书周易中由六个阳爻组成的符号命名为键,由六个阴爻组成的符号命名为川。所以,如果我们局限于某一注释就等于将该文字本没有的意义强加给它。于是,用查字典的方法所获取的文字的意义也只有参考意义。
如果我们想参照别家著作者通过训诂考证方法所获取的文字的古代含义也具有类似的性质。比如,在传统易学中将乾对应于天,将坤对应于地,但是如果我们将卦名乾字解为天,将卦名坤字解为地时,对照于相应的卦爻辞内容,就明显的不能讲通。
因为乾卦经文中没有一句谈天,坤卦经文中没有一句谈地。这就说明了乾字解为天丶坤字解为地是外来的强加的,根本不属于经文内容本身。但是历代研易学者却往往牺牲卦名与卦爻辞的内容的一致性而将乾坤二字强行往天地上靠。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易经》更接近于微言大义。
我们研究《周易》就要抛弃此类成见,一定要忠实原文,我们需要遵守的原则是凡不能由经文内容本身直接推导出来结论都不能算作《周易》的主张。如前所述,我们已经将查字典、训诂、继承前贤即定结论的研究方法只看作有参考意义的方法,单凭这些方法无法窥见经文真容,那我们又该如何开始我们的解读呢?
03
我们的研究是基于以下的假设,即卦画丶卦名丶卦辞和爻辞,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在这个整体中,卦画才是主体,而卦名丶卦爻辞都是卦画的属性。卦名是这个符号的名字,卦辞是该卦画的总体的象征,而爻辞则是该卦画不同爻位的意义。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当我们考察一个卦画与卦名时,我们不仅要适当参考一下即定结论或别家的注解,主要还是要考察这个符号可能的意义与结构。比如,我们考察师卦,看到卦名师字,我们一般都会想到军队、军旅这些,所以很容易就将师字的意义定义为军队。
但是为了照顾到卦画与其文字内容的统一性,我们还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师卦这个符号为什么被命名为师或军队。这时就需要我们思考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了。我们在分析六爻卦的意义时,我们将六爻卦看作是由两个三爻卦上下相叠而构成的,这样一来六爻卦是有结构的,是由两个彼此独立的部分构成。
六爻卦的意义是两个三爻卦由下到上的变易。卦名是根据卦画所代表的意义来进行命名的。如何理解易经六爻卦的意义?以师卦为例来讨论,师卦是由上面的坤卦与下面的坎卦相叠而成,根据前面的讨论师卦符号的意义就是由坎到坤的变易,也就是由坎变到坤。
04
如何理解它这一变易呢?这个时候千万不将坎等同于水,将坤等同于地,说什么水变地或地下积积水之类。其实理解它也很简单,坎卦两个阴爻将一个阳爻包围在中间,代表阳被重重阴气包围着。坤卦三个阴爻而没有阳爻,就代表无阳。那么由坎到坤就代表阳气先被包围了后至于灭绝。由坎到坤就意味着先围之困之后歼之灭之,所师卦代表的意义是派军队镇压剿灭。
比如,国家有了叛乱,皇帝就要调兵遣将,派军队前往镇压消灭。于是,我们根据卦画意义的分析得出结论说,师字应当是一个动词,它的完整意义是派军队镇压剿灭,而不能作为名词解为军队。通过这个解读的过程可以看到对于卦名的理解我们需要通过卦画所代表的意义来定义卦名的含义而不是直接翻译这些文字。
我们通过这个方法所获得结论往往与传统的结论大相径庭。比如大壮卦,卦名大壮常常被直译为大大的强壮,而我们通过分析卦画的意义所得出的结论,卦名大壮应当定义为强大的拦阻与限制才最恰当。
比如遯卦的卦名遯字,常常被翻译为隐退、逃避,但遯实际上就是猪,人们养猪是为了收获猪肉,由艮到乾就描述了通过饲养小猪而收获猪肉的过程。古人称肉类为膏,膏为阳,饲养的过程则为阴,将猪圈到猪圈里或用结实的绳子将它拴到木桩子上,限制它的活动范围,还要将它阉割,这些都属于阴性的过程。
由艮到乾就是由阴到阳,经过饲养而收获脂膏。再比如履卦的卦名履字,人们常常将它翻译为行走或鞋子,但我们通过分析卦的意义所得出的结论履应当是在危险面前小心谨慎地通过,而不是简单的行走。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然而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保证我们这些标新立异的结论有意义呢?
我们最终会发现,我们通过分析卦画意义的方法所获得的卦名含义能够与经文的其他部分协调一致,也就是说我们可能通过卦辞和爻辞的内容来佐证我们此前的结论。这样一来,我们不需要任何先入为主的成见,也不需要任何外在于卦画以及文字说明部分的信息而获得关于它的全面一致的理解。这是我们自信我们的方法及结论是有意义的基础。
05
我们举坎卦的例子,卦名坎人们通常解为水为险为难,而我们将坎理解为深坑或陷阱。人们常使用陷阱来捕捉力量强大较为凶猛的动物,比如野猪。当动物坠入深坑陷阱后,便不能施展它的力量了,只能束手待待擒。所以深坑陷阱就有困缚阳气的功能,阳在阴中所以可以用坎卦来象征。
坎卦初六爻的爻辞为:习坎,入于坎窞。是说路人走着走着,不小心就掉入了深坑之中。九二爻的爻辞为:坎有险,求小得。当路人不小心坠入深坑时,他首先想到的办法是自救,也就是设法自己从坑中爬出来。但是这个坑有些陡,只能爬出一半,险要理解为陡峭,求小得就是自救有小成绩,但不能成功爬出。
到了六三爻,爻辞为:来之坎,险且忱,入于坎窞。勿用。它的意思是说,路人掉进来的这个坑,又深又陡,根本就没有办法实施自救。所以,第一个坎卦就是讲了路人不小心掉进了深坑之中,进行自救的不同情况。
而六四爻爻辞:樽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当一个人不小心坠入深坑之中,无法自救或者自救不能成功,那么这个时候就只能等待着被坑上的人发现并实施救助了。六四爻说有人从洞口送来了饭菜酒水,这就意味着他已经被坑上的发现并实施了求助。
九五爻爻辞:坎不盈,祇既平。无咎。坑上的人对路人实施了救助,他们试图将深坑用土满从而实现营救的目的,但是由于这个坑太深了,以至于旁边小土丘铲平了,那深坑还未被填实,掉进去的路人还未能成功救出。这说明了坑上人的营救有了一定的成绩。
上六的爻辞: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当路人不小心坠入深坑之中,一种情况是自救,自己设法从深坑中爬出,另一种情况是他救,当路人无法自救或自救不能成功时,就只能等待坑人的发现并实施救助了,这就是他救。而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当路人不小心坠入深坑中,无法自救,又不能被坑上人发现,只能等死。
这是最凶险的一种状况了,这上六爻所说的就是这最坏的情况。至此,我们不难发现,坎卦的爻辞讲得就是与路人坠入深坑陷阱有关的状况。这样,当我们将坎理解为深坑陷阱时,我们就能够获得一个关于卦画、卦名和卦爻辞的统一的理解。这一理解比将坎解为险难水之类,更容易说明我们的理智。
END
您若喜欢该文章,请长按下面图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