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别人的家事,唯一的得体的是不发表意见

我不是个常回家的人。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个看法,觉得好男儿志在四方,虽然那个时候不知道具体要志点什么,但志一定是在四方的。青春期开始四处跑,吃了些苦头,受了些罪,看了些风景,认识了一些人,很值得。所以,到今天我还是信,好男儿志在四方。

我母亲有时跟我念叨,儿女在边上吧,烦,还觉得没出息,整天无所事事,好事儿干的有数,恶事好几箩筐。跟我同龄的一起玩儿到大的几个邻居家儿女,确实有几个留在家里很恶劣的。这可能也是父母宽容我四处跑的一个原因。

母亲也说,不在身边吧,还会惦记。怕在外受委屈,过的不舒心。老实说,不舒心这种事多的是,受委屈也难免。但那有什么呢?不就是来这世界摔打的吗?

这些年,从年初到年尾,除了几个大的传统节日会跟父母汇报汇报一段时间的情况,剩下的也就是我听他们讲从前的人和事,我做社会调查时他们给我提供线索。其他的日子,都是要做事情的日子。忙忙碌碌。

有阵子我社交圈子比较固定,朋友都觉得我可能有个不堪回首的过去什么的。这个没有,人们总是喜欢给不太一样的想法找一个这个人从“正常”到“不正常”的理由,或者一段经历。

我家庭很幸福,父爱母爱都够用,兄弟姐妹关系也很好。之所以不是每个假期都回,因为还有个偏见。我觉得家是个整体,而不是单纯的几个人因为血缘凑在一起过生活。我有时候甚至觉得家是中国人的宗教。

对父母的感情究竟该如何表达,这是件特别困难的事。绝不是回去就尽了义务。有个故事,说曾子不知道犯了什么是,被他爸给揍了。一棍子打晕了。醒来后,曾子就去弹琴唱歌让他爸听见,曾子的想法是这样他爸就知道他没事儿,心里就不内疚了。孔子不同意这么干。有句话叫大杖走,小杖受。意思是说打的轻的时候就忍着,打的重就走,不然都要打死了还忍着,这其实是对他爹不负责任。抛开伤天害理禽兽不如那种爹,哪个会憋着坏非打死儿子呢。孝是个复杂的东西,没有公式,要在场景里,场景的根本,就是家。

回家不回家也一样,回去就撒娇等吃的和回去就干活儿,到底哪个更好,这也没个定论。到底是天天陪伴就好,还是隔一段时间陪一下,游必有方好些?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就想说,真的别没事儿劝别人是回家还是不回家,跟父母亲人怎么相处,怎么承担家庭责任。没人有个这把握,我们都没修行到这个份儿上。最得体的,就是对别人的家事不发表意见。

真想发表了,你就问问自己,难道,你是孔子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