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中医,中医大白话——第一讲 不辨阴阳,无以知生死!【一点资讯】
作为炎黄子孙,学点中医毕竟有些好处的,不说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自己懂点医学,寻医问药时少走点弯路,省了时间,少花费用也是好的。您说,四正讲的是这个理不!
【阴阳】
无论望闻问切均应以辨阴阳为首务,只有把握住阴阳的属性,才能在辨证中正确区分阴阳。
一、概括人体组织结构
1.部位:上为阳,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2.内脏: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中心、肺居于胸腔为阴中之阳,脾、肝、肾居于腹腔为阴中之阴;
3.每一脏又有阴阳之分:具有兴奋、温煦、推动作用的属脏之阳所为,具有抑制、滋润、宁静作用的属阴之所为。
4.以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分:气无形而动为阳,血、津液有形而静属阴。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1.总体:功能属阳,物质属阴
2.功能:升、出、兴奋、温煦推动为阳,降、入、抑制、滋润濡养为阴;由有形变为无行的化气过程属阳,由无形变为有形的成形过程属阴。
三、概括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盛:《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虚则热,阳虚则寒”。人体阳气偏盛容易损伤阴液,阴寒之邪容易损伤阳气。
2.阴阳偏衰: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3.互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即无阴则无以阳化,为阴损及阳;无阳则阴无以生,为阳损及阴。阴为物质,阳为功能,阴虚到了极点就会导致功能没有发挥的对象,从而致使阳虚;反之同理,功能减弱到一定程度者无法化生物质,即气没有了,血无法生成,所以就会导致阳损及阴。
4.阴阳论疾病发展(详见后续专题)
阳虚:日常生产的能量不足,即气血不足。此阶段人体表现为多病。
阴虚:储备的能量在透支,透支的能量就是“火”。此阶段人体生不起病。许多大量透支体力(阴)的人忙时不生病(实际上是生不起病),停下来就生病,是休息使血气增加,脾脏供血足了,就有能力生病了(把疾病症状表现出来了)。多数尿毒症的患者可能肾脏根本就没有问题,只是体内血液
总量太小了,没有足够的血液分配到肾脏而导致肾功能丧失引起的。
阴阳两虚:此阶段人体会出现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气血都用完了,必须用肌肉转化为糖分。
四、诊断
1.脉象:浮、洪、滑、数、实为阳,沉、细、涩、迟、虚为阴。
2.热、色泽深、稠(分泌、排泄物)、干(伤阴之象)、动(神情躁动)均为阳,寒、白、稀、润、静均为阴。
五、治疗
1.概括药物性能:药性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味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涩味从属于酸),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阳药治阴病,阴药治阳病。
2.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则损其有余,阴阳偏衰则补其不足。张景岳的滋补肾阴名方左归丸就是阳中求阴的代表,在大量补肾阴的药物中加入有温补功效的鹿角胶提肾阳,可使“阴得阳生而泉涌不竭”。这就是阴阳双补,即气血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