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区域校际资源壁垒,为“学区房”降温
为了有效控制择校现象,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2013年,学区制改革在全国各地拉开帷幕。通过学区制改革,学生择校、优质校跨区掐尖招生等问题有所缓解。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与改革初衷背离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将学区窄化:在教育系统内部,将“学区制”等同于“划片入学”;在社会范围内,将“学区制”等同于购买(或租住)学区房。
由于对“学区制”的理解过于狭隘,导致优质学校附近的“学区房”越炒越热,房价不断上涨。为了购买学区房,部分家庭甚至掏空了几代人的钱包。于此同时,也有部分民众将学区房当作投资方式,甚至将此视作攀比的资本,不仅进一步催生了家长的焦虑,也让社会变得浮躁,还破坏了教育公平。
近日,为了落实“双减”政策,部分省市推出优质学校向各片区学校分配招生名额及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能让过热的“学区房”降温,也能让学区制改革回归本义——盘活区域范围内的教育资源,打破区域内校际资源壁垒,实现聚集效应,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优质学校仅靠“划片招生”,必然会催生全社会对“学区房”的极大关注,家长竞相购买,必然会促使“学区房”价格不断上涨。优质学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将其分配给辖区内的生源学校,不仅能降低“学区房”的热度,也能彰显教育的公平公正。
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优秀校长及教师轮岗,让优秀的人才资源在较大范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助于盘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还可以优质校为龙头,引领薄弱校协调发展,更好地实现优质资源向薄弱学校流动。优秀校长及教师轮岗成为常态,任何学校都有优秀教师,“学区房”的热度定会大大降低,学区制改革才能走深走实。
正确解读学区制的内涵,在学区内实现资源共享、效能聚集、优势互补,是给学区房降温的需要,也是学区制改革的需要,更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