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说起范仲淹,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朱熹评价范仲淹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而在柏杨眼中,范仲淹是个沽名钓誉之徒,他在《中国人史纲》中这样记述:
......中央政府任命两位知名的文职大臣韩琦、范仲淹到西境主持军事,并命范仲淹担任延州州长。范仲淹对军事是门外汉,但他有宋王朝士大夫特有的对内宣传技巧。到职只一个月,就自己宣称,西夏帝国已警告他们国人:“小范老子(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不似大范老子(范雍)可欺。”明年(一0四一),西夏兵团进攻渭州(甘肃平凉),正在镇戎(宁夏固原)巡视的韩琦派大军迎战,在六盘山(宁夏隆德)下好水川(甜水河)接触,一万零三百人,全军覆没。韩琦狼狈逃回,阵亡将士的家属数千人,拦住马头,哀号招魂,大哭说:“你们随着司令官出征,平安而去。今天司令官回来,你们何在?愿你们孤魂,也随着司令官返家!”哭声震动天地,韩琦又惧又惭。但不几个月,就又有人宣称,边区人民到处歌唱:“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当然是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问题是,对内宣传只是一种肉麻当有趣的小动作,并不能解决实际困难。又明年(一0四二),镇戎再度会战,宋军再度大败,九千四百余人,全部战死或被俘。
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在中国的西北与北宋分庭抗拒。北宋王朝当即发起征讨,次年正月,西夏军队进逼延州(今陕北延安)。知州范雍被打得一败涂地,惊慌失措。于是朝廷派出知名的文臣韩琦、范仲淹到西境主持军事,并由范仲淹替代范雍担任延州州长。
这就是柏杨所说事件的背景。
自古以来,书生便被看做懦弱、迂腐、不堪大事的“窝囊废”,清代诗人黄景仁有诗云:百无一用是书生,宋代隐士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即便书生自己,也不看好自己。虽然上面这些话都带有愤懑不平之气,但“书生意气”“书生之见”的成见无法改变。书生毕竟是书生,干不成大事,这一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范仲淹是文人,这一点不错。他不仅是文人,而且是文化修养和学术造诣非同一般的文人,可以说是大文人。《宋史范仲淹传》记载: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可见范仲淹不仅有文人的学问,还有文人的习气,即好为人师。当然,范仲淹可不是一知半解就会夸夸其谈的半吊子文人,他从小一心向学、刻苦钻研,打下深厚而扎实的功底。《宋史》中记载他学习: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头悬梁、锥刺股,不过如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这般精神,学问怎能不精进。这段描写,让我想起了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孔子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范仲淹当时的状况和颜回同样窘迫,这里还有个典故,名为“断齑划粥”。据说,范仲淹读书期间生活困苦,每天晚上,煮一盆粥,隔夜凝成冻,早晨用刀分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切几段腌菜下饭。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范仲淹专心读书、孜孜不倦,并以苦为乐,岂不贤哉?
但是,范仲淹不仅仅是以苦为乐的超然和淡定,在他年轻的心中,还有一个复兴家族的梦。《宋史》记载,范仲淹幼年(二岁)丧父,随母亲改嫁江南吴县朱家,从朱姓,名说,他小时候叫朱说。长大后得知自己的身世,他感怀激动,辞别母亲,离开朱家,只身前往应天府求学。从那时开始,出人头地、复兴家族的梦想便植根心底。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勤勉奋进,恐怕就是这个梦想在激励。后来,他果然学有所成,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于是,他把母亲接到身边,恢复范姓,改名为范仲淹。
范仲淹是书生不假,但因此断定他“对军事是门外汉”,未免武断。西夏李元昊进攻中原,宋仁宗启用范仲淹镇抚边疆。范仲淹到任后采取了一系列军政措施,足以见他文韬武略,腹内不仅藏书万千,而且藏兵百万。他到达当时的前线延州后,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敏锐的发现宋军存在的问题,当即着手改革,并制定以防御为主的稳健的战略指导思想。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改革兵制,建构营寨,大兴营田,安抚边民。所有这些措施,都建立在当时边境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攻抑或守,是当时争论的焦点。镇守边关的三位大将意见不一,副将韩琦主攻,他认为,西夏小国,不足为惧,合力进攻,必然破敌;同为副将的范仲淹主守,他主张,修整边务,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打持久战。主帅夏竦不能定夺,把攻守两套方案上报朝廷。宋仁宗趋向于攻,他想速战速决。于是,他下令聚合泾原、、鄜延两路人马,于公元1041年正月反攻西夏。范仲淹又提出反对意见,他说:“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宋仁宗同意他的建议。正当宋廷为攻守争执不下的时候,李元昊发动进攻,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入侵。韩琦仓皇应战,大将任福轻敌贸进,在好水川遭遇伏兵,全军覆没。任福力战,长枪刺喉,英勇就义。
好水川之役证明范仲淹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北宋王朝是士大夫的乐园,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重视文官、提防武将、边备不修、军纪散漫,部队的战斗力极低,正因为如此,范仲淹才提出打持久战的策略。由此可见,范仲淹并非不懂军事,而是审时度势,极具战略眼光。
在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中,范仲淹三次被贬,均是因为直言敢谏。公元1029年,主政的献章太后打算在冬至那天,让皇帝带领百官,在殿前给她叩头祝寿。范仲淹反对,他说:“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家法和国法不能混淆,皇帝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把朝政大权交给皇帝。宋仁宗登基时年仅十五岁,太后临朝主政。结果呢,他被发配到河中府,做一名地方小官。
太后死后,范仲淹重新回到朝廷。宋仁宗宠爱尚氏美人和杨氏美人,引起皇后郭氏的嫉恨。再一次争宠的冲突中,郭皇后一不小心,打到宋仁宗一巴掌(这巴掌本来是打向尚美人的,因为她在皇帝面前说郭皇后的坏话,被她听到)。仁宗大怒,授意宰相吕夷简,降罪废后。范仲淹等人力谏,但无人理睬。他打算第二天早朝,协同百官和吕相当廷争辩。没有料到,第二天早晨,还未上朝,宫廷内便传来诏书,范仲淹又被下放到地方,做睦州知州。这是第二次被贬。
宋仁宗启用范仲淹,励精图治,改革弊政。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像历史上所有改革一样,触动当权者的利益,因而遭到诋毁和诽谤。“朋党”之说再起,宋仁宗产生怀疑。皇帝对大臣的结党营私是非常敏感的,欧阳修曾写过一边文章《朋党论》,专门讲述这个问题。范仲淹看到大势已去,“自请罢政事”,第三次离开权力中心。
从以上经历可以看出,范仲淹实乃忠直耿介之士,绝非贪名慕利之徒。正如他自己在《灵乌赋》一文中所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