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静到沉默
早年看英国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感到奇怪,老外之间的交往,动作表情都那么的扩张?其实也不然,其中有老派表演的成分,有日常的习惯。保罗·福塞尔《恶俗》以为这是一种心理误区:“大多数恶俗的男女招待迫于工作要求而装腔作势,以为虚情假意真的可以取代职业尊严。”看来没有中西之分,惟有静闹之别。
如此喧哗,让沉默之人显得有点呆傻,似笑非笑,打着哈哈。然安静之人,至朴不文,正大不俗,当开口说话时,所言定要比沉默更有价值。安静乃表象,沉默是心怀激烈,却静若止水。虽不同意你的观点,不争不辩,回避交锋,且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不扎人,却有刺,君子之德,和而不同也。一旦认定某人某事,想法看法即会变得片面,沉默之人,容纳了更多自己不喜欢的人与事。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盲人不可语光,这世间,每一种道理都不错,此不语,彼不语,只好沉默,以为情商低,实则智商高。久而久之,沉默竟成为一种本能的习惯,似乎放弃也是一种得到。言辩而不及,莫如不言不辩,“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白发如新,现实空间里,很近的人,离你很远;倾盖如故,网络世界里,很远的人,离你很近。沉默是独自的选择,交流则是二人间的互动,彼此有共同的人际触点,即便一对沉默寡言人,也会滔滔不绝、喋喋不休起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烈酒温喉,醉后各分散。
有些人一旦占理,能将小问题无限放大,而安静之人,心中有块压舱石,总能波澜不惊,理直气和,不光是内心强大。有时沉默不易,比口无遮拦难,比欲言又止难。善人者,人亦善之,温柔地生长,明事理而讲理,知世故而不世故,美好不失纯真。
生活鸡零狗碎,一转身便芝麻绿豆,心情不痛不痒,一开口便啰里啰唆。安静时做事,浮躁时读书,所谓浮躁,将评判标准交予他人,而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批判不了别人,批判自己,读书足以怡情,最见于独处幽居时,是沉默中自己与自己的交流,自己与自己的和解。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意味着从容镇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沉默不过表象,支撑其沉默者,内在的心智模式、情绪状态。性格与命运,最终导致心理的平衡与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