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在高空为旅客用嘴吸尿的时候,航空公司不能成为看客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特别令人震撼。

说的是11月19日从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位老年旅客急性尿潴留,烦躁冷汗,情况非常危急。

听到广播赶来了两位血管外科医生,分别是广州华侨医院张红医生与海南省人民医院肖占祥医生,马上对老人进行检查,两位医生诊断后认为: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尽快排出,则会面临膀胱破裂的危险。而眼下可利用机上急救医疗设备尝试进行穿刺排尿。在征得老人老伴同意后,两名医生立即开始准备,乘务组也尽力找来机上可用的医疗救助设备及物料,协助医生进行救治。

很快,肖占祥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自制膀胱穿刺引流装置,但由于针头过于尖细,无法因压力差自动引流老人膀胱内的尿液,加之因膀胱过度胀大,自主收缩功能减弱,使得穿刺引流无效。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张红医生想到用嘴吸出尿液,而这也是控制尿液排出速度与力度的最佳方法。半小时后,医生顺利帮助老人排出700-800毫升尿液,老人病情得到缓解、情绪也逐渐平稳。

机上的一幕如下视频

整整37分钟,张医生不间断为旅客吸出尿液,吐到杯中,肖医生也不停根据膀胱积尿情况调整穿刺位置和角度,确保最大限度排出积存尿液,乘务组也及时更换杯具,将排出尿液导入酒瓶,实时测量已排出尿量,帮助医生更好掌握旅客病情,最终老人转危为安。

有网友说,这是医德高尚。

夜鹰认为,这已经超出了医德范畴。

这种高尚的情操在世间少有。

正如有些网友说的,“这就算是亲儿子也很可能做不到”的事情。

向我们广州医生张红老师致敬!

但夜鹰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在飞机上,旅客难免遭遇突发急症。此时我们需要航空服务人员具备一定处置能力,同时配置相应的紧急医疗装备也非常必要。目前国内航空急救包估计可以吸氧装置、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有止血包扎辅料,有止痛退热药以及硝酸甘油类,有输液液体,其他估计就是空白了。

真正紧急事件发生,例如心脏骤停(需要除颤器AED)、急产(需要产包)、急性尿潴留(需要导尿管),这些国内航空公司都是没有的。而这些都是真要命的。有人说,这些专业的设备,乘务员也不会用啊!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配置,可以提供给旅客中的医护人员使用。甚至也可以在地面专业团队的指导下使用。

例如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要求航空公司每年必须要对飞行机组人员进行严格的紧急医疗培训,包括熟悉急救包内容,常见急救手段如心肺复苏、AED使用、甚至包括接生。此类项目可由航空公司聘请专业医科培训师主持,由卫生部门把关培训质量。此外FAA的医疗手册中,规定机组人员对以下相关医疗知识熟知,包括:预防医学、职业健康、旅行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研究、药物滥用和成瘾、毒理学等。简直就是培养医生的节奏。

如同这位老人发生急性尿潴留,是老年男性常见急症,如果飞机上有了导尿包,就能避免这种华山一条路的状况,及时帮助到老人。

不知张红医生的这种高尚、令人震撼之举,能否唤醒航空行业的服务意识,为国内航空飞机上增添一个新的小小的东西:导尿包。

如果你觉得有道理,也请转发支持!


急救培训课

野外医学协会高级生命支持工作坊正在报名中,此工作坊介绍了野外等极端条件下,医疗资源匮乏,如何展开紧急救助,欢迎报名参加,点击 国际野外医学协会(WMAI)野外高级生命支持工作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