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第三】3.4什么是礼的根本? 2024-05-27 20:44:25 点击音频听,轻松自在学 【原文】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yǔ)其奢也,宁(nìnɡ)俭;丧 (sānɡ),与其易②也,宁戚③。”【注释】① 林放:鲁国人,具体情况不详。② 易:完备周到。③ 戚:忧愁,悲伤。《礼记·檀弓上》:“子路曰:'吾闻诸夫(f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可作为“与其易也,宁戚”最早的解释。【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关于礼,论语中多次出现,据统计有79个条目。我记忆最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什么是克己复礼呢?孔子是这么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我的茶盘就有四只憨态可掬的泥猴。一只捂着眼睛,一只捂着耳朵,一只捂着嘴巴,还有一只是垂着双手的。这就是所谓的“四不猴”,寓意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关于“礼”第二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陈亢和孔鲤的那次聊天。陈亢也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他看见老师和他的独子在讲话,因为离得太远,听不清讲什么,他的心理就很好奇,认为老师在给他的独子开小灶,对他们这群弟子留了一手。陈亢是一个憋不住的人,他直接了当地问了孔鲤。孔鲤说,他经过庭院的时候,看见父亲,父亲问他有没有读过《礼记》。孔鲤没有读过,孔子就说:“不学礼,无以立。”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很重视礼,非常非常重视。所以,当林放问礼之本的时候,他大加称赞。“大哉问”三个字非常传神,有喜笑颜开,有拍手称赞。充分表达了孔子的高度认同。学问,学问,就是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表达问题”。做老师的难免都喜欢有思想的学生。会倾听,擅表达,能够和老师心领神会,恰当互动,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林放就属于这一类学生。孔子一生都主张恢复周公之礼,对当下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忧心忡忡。结果,林放就向老师问礼,而且是问“礼之本”。不是礼的细枝末节,而是礼的根本要义。这就和老师擦出了火花。孔子喜欢探讨这个问题,所以禁不住对学生大加赞赏。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句话的意思没有争议,就是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奢靡浪费。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孔子说的——“礼,与其奢也,宁俭”,这里的礼应该是丧礼之外的吉礼、喜礼、宾礼、军礼。这些礼为了表示诚心和喜庆,很容易铺张浪费,奢华无度。电视剧《雍正王朝》就有这样的故事。盛极一时的康熙王朝,后来居然到了国库空虚,入不敷出的地步。究其原因,竟然是当官的把国库的钱给借空了。借了不还,这就是亏空。谁亏空最多?康熙最宠爱的两江总督魏东亭和江宁织造曹寅?这两个人的职位可是所有人都羡慕的“肥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亏空?康熙六次南巡,两次住在魏东亭家里,四次住在曹寅家里。按说接待圣驾主要是国库开销,怎么就有那么多亏空?大钱国家已经出了,聊表寸心的小钱,居然就让这两个“有钱的大户”成了“亏空户”,迎驾礼的铺张浪费和排场,我们就可劲想象去吧。孔子和陈亢探讨“礼之本”的时候,正是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周天子羸弱腐朽,诸侯王公穷奢极欲,到处都是乌烟瘴气,混乱不堪。在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中,我们看到过季平子去世下葬的场面。四个字:极尽奢华。不仅场面恢弘,还有大量的金银玉器、珍宝古玩陪葬,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还要用骏马陪葬和活人陪葬。孔子说:“丧,与其易也,宁戚。”这里的“易”是完备周全的意思。如何小殓,如何报丧,如何停灵,如何吊唁,如何大殓,如何出殡和下葬……这些方方面面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周全。这就是“易”。孔子从小就帮人出殡,后来又痴迷研究礼,绝对是丧葬礼仪的专家。他居然不认为丧礼周全很重要。相反,他更看重真心和真情。所以,他说“与其易也,宁戚。”“戚”,是忧愁悲伤的意思。也就是说,无论丧礼多么豪华,如果参加的人麻木不仁,或者态度不庄重严肃,心里没有一点对死者的尊敬和哀悼,那这丧礼还有什么意义? 邻村有兄弟五个,是十里八村的“知名人物”,有钱人,家里个个住着小洋楼。五兄弟父亲早逝,只有一个老娘。说不清楚的原因,在养老母亲的问题上,弟兄几个互相攀比,以至于老人只好自己一个人生活,兄弟五人均摊生活费。麦场“交租”的故事,在我们十里八村广为流传,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兄弟几个。说,一年一度收麦季节,五兄弟按照均摊老娘生活物资的约定,相约给老人送麦子。老大媳妇舍不得自家好麦子,就把下风头的秕糠挑了一些给婆婆交过去,二媳妇、三媳妇、四媳妇、五媳妇也不甘示弱,有样学样把平时喂牛马的秕糠给老太太。可怜老太太丰收年景无麦子吃,只好拾荒捡破烂勉强度日。更让人气愤的是,后来,老人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饿死在自家小屋,死后多天,尸体发臭了才被发现,发现的时候老人的内脏已经被流浪狗扒吃了。埋葬老人那天,五弟兄不知道是良心发现,还是迫于舆论压力,丧礼办得相当隆重,五班器乐,锣鼓喧天,棺材用的也是最好的,满堂儿孙哭得声泪俱下。但是知情人却骂不绝口:“狼心狗肺的东西,早干啥去了?活活饿死老娘,这些都演给谁看啊?” “丧,与其易也,宁戚。”真孝顺应该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尽心尽力孝敬,而不是活着不管不问,死后装模作样。有一次在湖南,遇到乡村夜晚放孔明灯。问当地人,他们说应该是谁家老人去世了。闲聊起来,得知他们那里非常重视葬礼。寻常的丧礼都要搭灵棚、挂功德、竖蟠、报庙、点天灯、送路灯,唱丧歌……要请和尚道士超度,请亲戚朋友帮忙,一忙活就是好多天。问起一个丧礼的开销,他们说需要好几万。人过中年,就要全力以赴攒钱准备给老人送葬,如果是独生子女,家里有几个老人,那就不要干别的事了,这就是后半生的全部事业。孔子周游列国到齐国的时候,齐景公起初是十分重视的,要把尼谿一带田地赐封给孔子。当时的宰相宴婴坚决反对。为什么呢?其中一条理由,就是儒家过于重视丧葬之礼,钱财和时间都花费在死人身上,活着的人怎么可能谋求发展呢?儒家一直重视“孝道”,重视“慎终追远”。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说明他非常看重葬礼。但是,重视归重视,儒家更讲究中庸之道,明确提出过犹不及。 从今天林放和孔子对话来看,孔子并不是丧葬铺张浪费的始作俑者。很明确,孔子是反对丧葬追求奢华的。“与其易也,宁戚。”孔子强调的是用心,是态度,是真情,而不是形式的周全。孔子父亲死的时候,他才三岁,所以无法左右什么。他母亲去世时候,孔子十七岁,他痛哭流涕,在邻居帮助下,实现了父母的合葬。热孝在身,就厚着脸皮,不请自到,参加季平子举办的“士子大会”。他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包括后来爱徒子路、颜回去世,所有葬礼都很普通,依礼而行,连棺椁都不全备。孔子重视丧礼,但是不提倡“死人折腾活人”,不提倡大操大办。这和后来那些拿着“崇礼”旗号,打肿脸充胖子,讲奢华排场的“假儒家”是很不同的。相反,这和当下的中央“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反对铺张浪费,控制“三公经费”……倒是非常吻合的。今天的学习告诉我们:礼,是好东西,但是一旦用来表演,失去了真诚,就让人开始讨厌。最珍贵的礼,是真心,是真情,是真诚。 欢迎关注猴哥侃大山,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赞 (0) 相关推荐 论语:林放问礼之本(3-4) 一边是季氏"三家以<雍>彻",一边是"林放问礼之本",彼此形成鲜明对比.林放之举肯定会得到孔子称赞.孔子认为,礼不在于奢侈,而在于合乎规范.礼义. ...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4 八佾第三 四 林放问礼之本(1).子曰:"大哉问(2)!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3),宁戚(4)." [注释] (1)林放问礼之本:林放,鲁国人,字子丘.本,本质,根本. ... 44.礼唤起心中最真挚的情感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咱们上一节讲了"礼"是怎么来的,大家还记得吗?"礼"是周文王的第四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 ... 【论语】八佾4:林放问礼之本,孔子怎么回答的 <论语·八佾>第4章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大家好,今天学习<论语·八佾>的第四章.第四章是孔子和林放之 ... 众星齐聚,为富汇国际教育开学礼致辞 2021年5月4日,富汇国际教育在海南三亚举办了开学典礼.当天,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晓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王老七"扮演者蔡维利.新生代喜剧演员天赐.脱口秀演员代新等演艺界 ... 【赛诗会第1258期】踏浪拾花 杨玉辰 宋有荣 马炳礼 王志毅 郑相豪 于占海 王保生等 【赛诗会第1258期】踏浪拾花 杨玉辰 宋有荣 马炳礼 王志毅 郑相豪 于占海 王保生等 珍贵的美食——清蒸礼云子 珍贵的美食——清蒸礼云子 马礼逊 1801年,年仅19岁的马礼逊受到圣灵感动,决志成为一名宣教士,到异国他乡传福音.马礼逊为了去中国宣教,学习医学.天文学和中国语言.1807年1月28日,马礼逊肩负着宣教使命,启程前往中国.经过3个 ... 【原创】内蒙古|胡开礼:今日之中国,已如您所愿 原创作者:胡开礼|内蒙古阿拉善盟 <今日之中国,已如你所愿>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端午时节话杨梅/廖贤礼 四月枇杷满树金,端午杨梅血样红. 小时候,我跟妈妈去山上砍柴,看见树上青涩的杨梅,就问妈妈,杨梅什么时候才能长熟?妈妈告诉我:到了端午节,杨梅红出血.此后,我就记住了那句谚语,每年端午节前后,自然会想 ... 你知道收礼人的心思吗? 我们在社会上想要有所作为,送礼几乎无法避免.常言道,烟搭桥,酒铺路,色作乐,钱挡灾,慷慨送礼后门开.很多人看了都觉得是个段子,其实这才是混社会的常态,有经验的自然懂.成功的送礼,并不是你的东西决定的, ... 素说论语:八佾第三(01) 一原文八佾第三3.0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试解]孔老师在谈到季氏时说:"八佾本该是天子祭祀宗庙时使用之礼,而作为大夫的季家的家庙中只能使 ... 【互动有礼】母亲的账本,让我明白了生为人母的伟大 我的妈妈,真的很"抠门".她所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记录下来,并时常提醒我:"这些我都给你记着,以后你都要还给我的噢." 表面 小时候,她买的水果从来不会任我们随意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