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人物】仰望黄宾虹

仰望黄宾虹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公园的柳树,安静了一个冬天的桃花也在枝头招摇着缤纷的美丽。偷得浮生半日闲,还是上街闲逛吧,有着撩人的阳光左右相随,站在哪儿感觉都是舒心惬意。

在徽园里东张西望地转了一圈出来,不经意间抬头,看到黄宾虹老人戴着圆眼睛,左手拿着画板右手执笔,微微抬起的头眺望着远方。他身后是新修的徽州古城墙,新砖叠着旧砖,墙根下是一道斜土坡,好多人慵懒的坐着晒着太阳,有的还把外套罩在头上。

宾虹亭里的长石凳上,有着花白头发的老人,低低的交流着他们曾经的激情的岁月,也有年轻的情侣,按肩搭背的,偎依着坐在石头上。在曲折的长栏下,那攀援而上的紫藤似乎还是在沉睡,枯涩的枝条正酝酿着开花无法给游人挡荫。

调皮的孩童在黄宾虹的石像边爬上爬下,对饶有兴趣却缺少教育的顽童而言,犬牙交错的岩石不是危险,而是犹如高低不同的音阶,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更添了他们玩乐的兴致与炫耀的资本。

公园里的小小广场,在烈日下发着白光,似乎有着炙热,路人都躲到阴处。仅黄宾虹老人一个人独自坐在高台上,目光一样坚毅而执着。看着他的眼神,我却沉思着。在这阳春三月,有谁会想念黄宾虹,人们在“他”的公园里坐着。看着老人的淡定与平静,我的心却澎湃起来……

2009年春,民革市委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准备出《辛亥革命在徽州》的纪念册子,我有幸承担收集部分参加辛亥革命的歙县人和响应的具有社会影响的事件。为此,在县志和文史资料中寻寻觅觅辛亥革命前后有影响的歙县人,于是乎,对黄宾虹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现代画坛上,“北齐南黄”,北指齐白石,南指黄宾虹。黄宾虹在歙县人的心目中,可能是一代驰名中外的国画大师。其实,他更是一位革命者。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应考举人1320人“公车上书”。宾虹闻讯,当即致函康、梁说:“政事不图革新,国家将有灭亡之祸。”后来结识谭嗣同,书信往返,遂成知己。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慷慨就义。

噩耗传到皖南,宾虹大哭了一场,说:“这复生兄豪侠中人,不怕天,不怕地,见义勇为,维新爱国,以至不惜头颅,可敬,可佩!”他还写了一首挽诗,但从不示人,直到1955年在杭州病危时,他才喃喃地诵出,家人好不容易记录下两句:“千年万里颂,不愧道中人。”

  戊戌变法失败祸及黄宾虹,他颠沛流离,过了一年逃亡生活。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黄宾虹任教于安徽公学。其时,国内各地纷纷成立各种革命组织,除孙中山的兴中会外,又有华兴会、光复会等等,黄宾虹才真正理解推翻满清的道理。

同年黄宾虹、许承尧、陈去病、陈鲁得等9人在新安中学秘密组织了反清的“黄社”,他们打着明末思想家黄宗羲非君论的旗帜,明里研究诗文,暗中宣传革命思想,推翻满清统治。

  徽州地处崇山峻岭,交通阻塞、信息不通,是清政府统治力量薄弱地区,秘密铸造钱币为革命筹集活动经费,并以此扰乱清政府币制。但是谁来主持这件“性命攸关”的大事呢?革命党人决定由黄宾虹承担此重任,认为宾虹从维新变法以来,崇尚变革,意志坚定,为人忠厚,办事果断,工作扎实。

宾虹深知办此事的危险性,一旦败露,株连九族,但是谭嗣同为推翻清廷捐躯的英雄事迹时时鼓舞着他。他接受任务后,便风尘仆仆去外地采办机器设备,又经多方寻觅,从山东聘师傅作技术指导。后恶人告密,幸亏衙门里有革命党人内线,将十万火急的抓捕信息通给了黄宾虹,宾虹当机立断,连夜拆埋机器设备,遣散工人,销毁现场,在弟兄协助下,宾虹只身乘船外逃,直奔杭州再转上海。

1907年初,黄宾虹到上海,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柳亚子、邓实等人,并和陈去病一道加入以保存国家文物为主,发扬我国精湛的民族艺术传统“国学保存会”。1910年秋,黄宾虹出席南社在上海张家花园举行的雅集,与会有柳亚子、朱少屏等18人,正是辛亥革命前夕,南社的活动,进行大量革命思想舆论宣传,迎来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

黄宾虹的一生动如天马行空,静如老僧补衲。他进而参与维新革命,甘洒一腔热血;退而治学作画习篆,思以艺术廉顽励懦;武能拳剑驰马,文能诗琴书画……他的生命形态是极具魅力、让人望风怀想的。1955年3月25日,一代画坛宗师黄宾虹在杭州栖霞岭寓所辞世,享年92岁。

阳春三月,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也是宾虹老人驾鹤西去的季节。我们在享受明媚春光的时候,应该知道缅怀宾虹老人,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画艺术,更多的该是革命热情和爱国情怀。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那灾难深重的岁月,远离战火的徽州,一样有着革命情怀的志士,这是我们徽州大地的骄傲,更是歙县人民的自豪!

站在宾虹老人的石像前,看着他坚毅的面容,我们更要学会沉思过去,珍惜生活!我们在他身边休闲瞻仰时,更要对老人有着崇高的敬意,深情的仰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