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6788)他把医用“微信” 送上雷神山、火神山“疫”线

他把医用“微信”送上雷神山、火神山“疫”线

杨善林在办公室 受访者供图很多人劝我,说这个时候去医院有被感染的风险,但不去医院是不行的,一定要了解医护的需求!——杨善林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实习记者 都 芃如今,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医二附院),一个为抗击新冠肺炎而生的远程会诊系统,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实现对患者各项指标、生命体征的全方位远程实时监测,还逐渐具备了人工智能学习能力,可以沉淀数据资源,辅助治疗。而打造出这套系统的,正是合肥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及其团队成员,这套系统也被戏称为抗疫版医用“微信”。7月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巡诊查房智能化机器人研发”项目启动会在合肥工业大学举行,这是杨善林在智能移动新冠肺炎防控远程交互服务系统基础上参与研发的又一重点项目,为我国医疗健康事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不断迈进贡献了重要力量。为抗疫一线研发远程交互服务系统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用科研成果回馈社会、服务人民,是杨善林这些年来从事科研工作的最大原则。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杨善林迎难而上,用行动践行了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赤热情怀。2020年1月23日,大年二十九。杨善林正坐在从北京开往合肥的高铁上,虽然车厢内的气氛像往常一样平静,但杨善林已经坐不住了。他从新闻中得知武汉出现了一种从未出现过的新型传染病,传染性强且人类对其认知有限。“治疗新型传染病,医务工作者可能需要远程会诊技术。”杨善林马上给团队打电话,针对传染病的远程会诊系统的研发问题,和大家进行商讨。次日一早,团队便聚集起来开会攻关,而这一天是大年三十,艰苦的工作才刚开始。“不是说有个QQ,开个视频就可以,远程会诊需要实时看到病人的各项生理指标、检查报告、情绪状态等等。”杨善林的快速反应来自于此前积累。早在2016年,由杨善林主持研发的智能微创诊疗装备系统就已得到成功应用。而在2019年,基于这一系统,我国进行了第一例基于5G网络的远程协作手术指导。虽然有成功经验,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情况,杨善林和团队还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我们在实验室,不了解医护的具体需求,面对新型传染病还缺乏成熟的具体解决方案。”这一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杨善林和他的团队。要想明确一线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医院与一线医护面对面沟通。大年初四那天,杨善林就带领团队前往安医二附院。彼时的安医二附院作为安徽省新冠肺炎省级定点收治医院之一,正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并且承担着对下级医院的支援指导任务,迫切需要远程会诊技术的支持。“很多人劝我,说这个时候去医院有被感染的风险,但不去医院是不行的,一定要了解医护的需求!”为了尽快掌握救治过程中的复杂需求,杨善林三天两头带着团队往医院病房跑,与一线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研讨。最终,经过反复攻关,大年初八,杨善林团队联合安医二附院、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云的智能移动新冠肺炎防控远程交互服务系统,在安医二附院对口支援的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得到成功应用。十多天后,这套系统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等数十家医疗机构得到大规模应用,在大大提高救治效率的同时,也将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风险降到最低。编织“医联网”普及优质医疗资源在旁人眼中,杨善林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取得的成绩属于过去,他不愿“吃老本”。2008年,在凭借轿车整车自主开发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拿下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后,旁人以为杨善林会“歇歇脚”,他却把眼光投向互联网。2013年,杨善林提出要与奇瑞汽车共同开展“智能互联环境下汽车产品设计方法与应用”项目研究。不过,该企业的技术人员心里却有些犯嘀咕,以那时传统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智能互联与汽车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他们之间会有什么交集?可杨善林不这样认为,“未来一定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而今天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如今,在杨善林团队的汽车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所有已经售出的奇瑞电动和燃油汽车,每10秒钟就会将在途数据上传到该实验室的终端平台。“利用自行开发的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庞大的车身数据、业务数据和外部数据,形成了数据驱动的汽车产品开发决策技术和支持系统,在奇瑞多款新型车型的开发工程管理中已经发挥出强大的推动作用。”该项目负责人、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强介绍说。如今,杨善林又有了更大目标。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研发的远程会诊系统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等地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后,杨善林进一步思考:我们国家优质的医疗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怎么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些资源?杨善林的设想是将各类医疗健康机构、社区或家庭等空间的、与医疗健康相关的人和物及其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编织出一张“医联网”。从社区医院的就诊记录,到三甲医院的检查结果,乃至人体可穿戴设备上传的各项身体指标都可纳入其中,构成个人全周期、全过程、全类型的医疗大数据集合。有了数据作为基础,还能够实现院内—院外联动、线上—线下协同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将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医联网”共享至更多地方。杨善林表示,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入,还将实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全新医疗模式。关心青年发展凝聚团队力量当走进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一楼大厅,你会看到一幅手绘长卷上写有一行醒目的标语——“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这是杨善林提出的,这句话作为他和学院的座右铭,激励着师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杨善林从不单打独斗,他善于发挥团队力量、集智攻关,这也是他这些年先后在整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多个不同领域取得成绩的“法宝”。“以身作则”是杨善林带领团队的方式。回忆起疫情初期跟着杨善林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时的感受,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丁帅认为正是杨老师的表率作用给了自己勇气。“那时候杨老师都去了,我们就啥也不想了,没有害怕的理由。”丁帅说。如今,已73岁的杨善林依然每天8点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实验室。每当遇到有重大课题需要攻关,他就会将团队成员召集起来,大家一起想办法,他也会全程参与。同时,杨善林还十分关心青年人的生活。跟随杨善林工作的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青年教师欧阳波,疫情期间没能回江西老家过年。因防疫措施限制,他每日进出学校十分麻烦,“当时我把泡面和水果囤在实验室,准备吃住都在这里了”。杨善林得知这一情况后,便想方设法给他和另外一名青年教师在校内安排了住处,并且每天接他们到自己家里去吃饭。“那时候食堂没开,饭店也关了,我没地方吃饭,实在不想麻烦杨院士,但是他很坚持,每天中午带我到他家吃饭,一直到学校食堂开放。”欧阳波回忆道。此外,杨善林还自掏腰包捐款50万元设立了“师生情奖学金”,帮助在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优秀学子。从杨善林在学校里的家到实验室这条路,他数过一共有1200步,需要走13分钟,而这一走就是30多年。不过,73岁的他依旧不打算停步。“我将继续怀揣着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热爱,将科研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用不断创新的科研成果与理论方法推动国家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他说。(《科技日报》2021年9月6日第 5   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