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内千娇百媚,为何宝玉还不自在?藏在外书房的东西:又脏又臭

检抄大观园中,林黛玉的化身晴雯,被王夫人撵出大观园,死在多浑虫家脏乱差的土炕上。

红楼中“晴为黛影”,林黛玉最后被冤枉而死,从表面上看,是王夫人、薛宝钗、王子腾等人从中作祟,害得黛玉“无瑕白玉遭泥陷”,但从根本上说,黛玉的惨死,不是别人,恰恰是宝玉自己的一番骚操作害的。

二月二十二日,按照元春和贾政吩咐,林黛玉、薛宝钗、迎春、探春、惜春及宝玉等,携带丫环、婆子一起住进大观园。原文说“登时园内花招绣带,柳扶香风……”

贾宝玉还是青埂峰下的顽石时,他的愿望就是“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这下进了大观园,可谓是富贵场、温柔乡样样俱全。

原文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及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

按说此时的宝玉真是人间至美的时候,但一僧一道曾说,顽石生了”到富贵场,温柔乡中受享几年“之心,是“静极生动,无中生有之数”,而“静极生动,无中生有”又会带来“快乐不能永久依持……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

宝玉的静极生动是什么呢?原文写道:“谁知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

宝玉在大观园里享尽了齐人之福,为什么会不自在?他的静极生动,又为何会带来乐极生悲的恐怖下场?原文写得很隐晦,但细细琢磨可以发现,宝玉的不自在,竟然导致大观园中“落红成阵”——血染闺阁。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宝玉当初一个小小的不自在,竟然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让黛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到底在不自在什么?

坐卧不避:风骚妖艳之诗,搅乱了宝玉。

宝玉在不自在什么?作者没有明写,但是却说:“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哪里知道知宝玉此时的心事?”

宝玉不自在,为什么要园内女孩们知道他的心事?因为宝玉不自在的原因,正是因为女孩们的一个行为——坐卧不避。

啥意思呢,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女孩们穿衣、行为等并不避讳宝玉,让宝玉心烦意乱。因此原文说他“只在外头鬼混”。

那么,宝玉为何会突然心烦意乱了?是青春期到了,荷尔蒙的作用吗?

未必!因为在此之前,宝玉早早就和袭人有了云雨之情,要说单纯的情动于衷,也可以理解,然而并不是。

宝玉不自在是因为他“整日家做这些外务”,宝玉是最喜欢在闺中玩闹的人,为何突然喜欢这些“外务”呢?

原文说,宝玉经常喜欢发一些小诗文,把大观园中与女孩相处的日常,写成春、夏、秋、冬四时的诗,因此吸引来两类人“寻诗觅字,倩画求字的”。

都是哪些人来“寻诗觅字,倩画求字”?

原文说,一类是“势力人”,把宝玉的诗词抄录出来,各处传颂,目的就是为了巴结宝玉及贾家,看重的是宝玉身上附带的富贵。

一类是“轻浮子弟”,爱那“风骚妖艳之句”。

其实,轻浮子弟爱的不是风骚妖艳之句,而是风骚妖艳之人,因此才不仅“寻诗觅字”,还要“倩画”,看其容貌。

对于这些势力人和轻浮子弟,宝玉是啥反应呢?原文说:“宝玉亦发得了意,整日家作这些外务。”

宝玉整天跟这些势力人和轻浮子弟在一起,能学了什么好?自然也沾染了风骚妖艳之气。

但此时宝玉尚还有理智,因此“只在外头鬼混”,因此我们看到,在大观园外,宝玉和秦钟形影不离,又和薛蟠去会见优伶蒋玉菡、青楼女子云儿。

放在床顶的会真记:给黛玉带来灭顶之灾。

宝玉一边在大观园外鬼混,但原文说宝玉此时兵不正常,看上去“痴痴的”,这是为什么?因为一僧一道让宝玉到红尘中,就是悟的。

宝玉痴痴的,说明他在外鬼混,在享受不可描述之事时,他是有疑惑的:难道如此美好的女子,生到这世上,就是为了供男子片时之欢?

宝玉心中有疑惑,但却不知道有什么答案?因此接下来曹翁写道:“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唯有这件宝玉不曾看见过……”

是什么宝玉“没看见过”呢,原文说:“(茗烟)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

茗烟叫宝玉看书,为何会这么重要?是因为他让宝玉看的,都是如何在“皮肤滥淫”之外,用精神去体悟女孩的美好,在警幻仙姑口中,这叫意淫,在现代人眼中,这叫爱情。

因此我们看到,宝玉把“文理细密的”,拿进大观园,放在床顶上,无人时密看,而把“粗俗过露的,藏在外面书房里”。

在宝玉眼中,放在大观园里的是爱情,而放在外面的则是“皮肤滥淫”的粗俗过露之物,他分的很清的。而他钟爱的,显而易见是大观园内的——爱情。

因此,他在大观园沁芳闸下,和黛玉一块看《会真记》(又名《西厢记》),实际就是他们共同学习什么是爱情,又共同培养爱情。

这本来是件很美好的事,但意想不到的是,这却给黛玉带来灭顶之灾。

因为警幻仙姑说过,“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为’意淫’……汝今独得此二字……”

啥意思呢,就是天下人认为,那男女之间只有粗俗的皮肤滥淫之事,无法理解黛玉和宝玉之间纯粹的“意淫——精神上的爱慕,因此,他们认为黛玉在婚前就和宝玉互为知己,是下流无耻之举。

宝玉是银样蜡枪头:黛玉因《西厢记》独死?

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记》,实际是两人互生爱情的开始。

宝玉看罢《西厢记》,无意间用《西厢记》中的词句向黛玉表达爱情:“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倾国倾城貌’……”

黛玉哭着要去告宝玉,说宝玉用淫词艳曲欺负她。宝玉赶忙拦住,又百般劝解说:“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元吞了去……”

黛玉反而转悲为喜,骂宝玉道:”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

黛玉为何如此骂宝玉,实际正是骂宝玉不敢承认她俩的爱情之事。

但当宝玉听到黛玉用《西厢记》中的词句时,却吓得不轻,赶忙说:“别提那个了。”

宝玉为什么不让黛玉提,他真是怕受到贾政和王夫人的责罚?恐怕未必,在宝玉挨打一回,贾政几乎不曾把宝玉打死,但宝玉仍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何以到林黛玉这,反倒怂了不成?

宝玉其实真正担心的,正是黛玉。而实际上,黛玉之死,还真跟这《西厢记》有关。

贾雨村曾吟诵过一句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翻译过来就是,林黛玉在闺中被待价而沽,而“钗”和“时飞”两个人,一起卖了她。

“钗”自然是宝钗,而“时飞”是贾雨村的字,也就是说,宝钗和贾雨村共同卖了黛玉,从而导致黛玉之死。

宝钗和贾雨村是怎么卖黛玉的?

后文写宝钗一次听到黛玉无意间用《西厢记》的句子,当时宝钗承诺为她保密,但以宝钗之为人,恐怕难以守口如瓶。如果宝钗传扬出去黛玉看这些淫词艳曲,那她即便是出身侯门千金,名声毁了,也只是身为下贱,可以通买卖。

而贾雨村实际就是那一类“势力人”,他四处传颂宝玉写的闺中女孩的诗,并且他曾做过黛玉的老师,自然见过黛玉的真容,那一类轻浮子弟要“倩画求题”,贾雨村自己就可画出来。

宝玉在年少之时不懂事,沉溺于这些外务,但到后来,贾雨村多次拜访贾政,都要面见宝玉,为何?就是为了得到宝玉写的大观园中的诗画,所以懂事以后的宝玉,称这些男子为禄蠹,尤其不愿同贾雨村来往。

宝钗和贾雨村联手卖黛玉,极有可能,因此在这一回中,竟出现了宝玉和黛玉一起葬花的情节,并且黛玉亲口对宝玉说:“那畸角上有我一个花冢。”

《红楼梦》常常以花喻女孩子,黛玉的花冢,可不就是她的坟?

黛玉最后的结局,很大可能如晴雯一样,被王夫人“拉到城外化人场上焚化了”,在古代等同于挫骨扬灰。

黛玉死得如此惨烈,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宝玉的虚荣心,将黛玉逼上了死路。“菩萨畏因”,想当初,宝玉的轻率之举,滋生出的虚荣之心,竟把黛玉送上死路,不知宝玉可曾后悔?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