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红瓷器收藏如何理智看待
青花釉里红器物好看归好看,就是烧造十分困难。青花与釉里红都是高温烧成,尤其釉里红对烧造气氛非常苛刻,温度稍微高了或低了都不行。再与青花结合,烧造条件更加苛刻,工艺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元代的青花釉里红产量非常少,精美者更是罕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真正受古人喜好的红是朱红色,这是像朱砂一般的色彩,而非现代意义上的的大红色,想来釉里红真正追求的色泽应当如此。
利用釉里红断代并非毫无缺点,也存在其局限性。历代釉里红制品相对于青花制品稀 少,要熟悉并掌握它极其不易,特别是永乐、宣德、成化三朝,不接触该时期青花的人更无从谈及上手此类青花釉里红。
发色不稳定,器物普遍发浅淡的黑褐色,难得有红艳色者,色泽红艳者又往往会漫溢红晕于纹饰线条之外:洪武釉里红用线描绘纹饰的器物,经太高温度烧成后,会出现“飞红”现象(如下图菊花纹瓶)的器物比较多,烧成纯正红色的器物极少。
雍正时期是当之无愧的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工艺最为成功的历史时期。青花为钴,釉里红为铜,两者对于烧成气氛的要求明显不一致,但雍正青花釉里红却将两者都烧得十分鲜艳,可见当时技术之纯熟。云龙纹或海水龙纹,是最常见、价值最 高的青花釉里红图案,它以青花绘出云朵和翻腾的海水,以铜红绘出飞舞的巨龙,真真是相得益彰。在雍正朝,青花和釉里红这两种釉下彩结合得非常完 美,不仅吸收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云龙纹与海水龙纹各自的题材,最终创造出海水云龙纹图样。这种纹样超越了明代图案化取向将器物纹饰提升至绘画的高度。它以青花表现瓶底部的海水及器物腹部的云气,色调或浓或淡,都非常鲜亮;釉里红以淡绘的呈色技法表现出红龙翻滚于怒涛汹涌的大海上,形象极为生动。青花发色还时有晕散,这都是仿明宣德青花的色调。
瓷器的表面上青色和红色结合在一起,相互的进行搭配,给人营造一种别样的视觉效果。当然,如果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工艺上的造诣是要求非常高的,因为釉里红在烧制的过程中难度非常之大,它的成品率很低。由于烧制困难,成品量少,后世的留存自然就稀 少,这也是价格不菲的一个因素之一。
乾隆年间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鸠耳尊,拍前估价600万 - 900万港元,经过多番竞投,最终以23,500,000港元成 交。如此器形纹饰的青花釉裡红,世上只得这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