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十二:详解武将单挑(上),大兴山初战的秘密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零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大锤说史” 

大锤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在每周一晚,大锤都会为你揭秘三国,希望各位读者老爷多多支持!本期第十二回!

大锤在上一回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中,为列位读者听友朋友们解读了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之后,得到商人天使投资的前后因果。刘关张三人得了赞助就拿去招兵买马,然后就有了黄巾军两位将领程远志、邓茂带兵特地前来“下乡送人头”,与刘备等人招募的人马在涿郡大兴山爆发战斗,程远志、邓茂二人分别为关羽、张飞斩杀,成为关羽、张飞初次战斗的献祭。

这次大兴山之战,在《三国演义》中,作为关羽张飞的初次战斗,本身情节非常简单,在与关羽、张飞二人的决斗过程中,黄巾军将领程远志、邓茂都是没有经过什么抵抗,甚至连一回合都没撑住,就被关张二人斩杀,远不如日后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快捷刺激、三英战吕布的轰轰烈烈,但是,大锤以为,大兴山之战却是小说《三国演义》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战斗,因为它一举奠定了《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武将战斗模式——武将单挑决胜。

按照小说《三国演义》的说法,大兴山之战是刘关张带着500民兵与程远志、邓茂带领的50000黄巾军之间的大战,仅仅是因为关张二人开战秒杀了带兵的程远志、邓茂二人,战斗就以500民兵大破50000黄巾军告终,在双方1:100的众寡悬殊之下,关张二人通过砍死对方带头大哥轻松拿下,大兴山俨然成了《三国演义》中的温泉关,500民兵就是三百斯巴达勇士的化身。大兴山初战奠定的这种通过武将开局单挑来决定全场战斗胜负的模式,正式开启了《三国演义》的武将阵前单挑传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国演义》的雏形——元代话本《三国志平话》中,也记载了刘关张桃园结义后与黄巾军的初战,这个初战与关张二人砍瓜切菜击破程远志邓茂的《三国演义》大兴山之战完全不一样。

《三国志平话》中描述的刘关张第一次战斗,是黄巾军张表部200000之众,驻守兖州之外三十里的杏林庄,被张飞单枪匹马闯入杏林庄强行招安,招安不成,双方动手,张飞一人一马抡起丈八长枪,如同大风车一般,张表当时手下500人与张飞交战,都靠近不得,被张飞轻松突围而出。此时,刘备在庄外以3000民兵分成六队来突击黄巾军,呼应张飞,里应外合之下,张表的200000黄巾军抵挡不住,败退回兖州。而且《三国志平话》中记载的第一次单挑战斗,并不是关羽张飞出马,而是刘备手持双股剑与黄巾军将领张表交战,而且双方的胜败也没有由这次单挑来决定。 

应该说,从我国古代对战争的历史记录来考察,《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都对古代战争模式有很大的加工成分。相比之下,《三国志平话》对张飞进攻杏林庄和随后的兖州之战的描写,还算是稍稍更符合历史真实一些,张飞在《三国志平话》里这两次冲阵行为,都不是针对敌方武将的单挑,而是利用骑兵的优势进行冲击,扰乱敌人。

这种以精锐骑兵和强力武将组成精锐突击部队,快速突击敌方要害部位的攻击方法,有点类似于现代战争的“斩首行动”。这种战法在春秋战国时期以步兵和车战为主的战斗中还没有彻底成型,随着战国之后中原大量使用骑兵作战,才具备实施的基本条件;

到了汉代,这种骑兵冲阵的方式,继承了战国以来的“陷阵之士”的传统,先秦时代的陷阵之士因为没有马匹,往往是一去不回的敢死队,当有了马匹升级为骑兵之后,陷阵之士的攻击频率和生还几率都增加了,从而进化成了冲击敌方阵营的冲阵骑兵。

《史记》记载,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期间,中央军一方的猛将灌夫,身披重甲手持长戟,带着十几个骑奴直冲叛军阵营指挥部,一路杀伤数十人,最终无法突破吴军的重点防御,又冲回己方阵营,此时这支小小的骑兵冲阵队伍只活下来灌夫一个人,而且灌夫自己身上受伤多达十多处。虽然“斩首”没成功,但是灌夫仍旧因为这样的勇武而名扬天下。

灌夫骂座

但是,《三国演义》并没有照搬前辈《三国志平话》这种写法,而是从刘关张三兄弟初战大兴山开始,就使用了“武将单挑定胜负”的模式。

从历史角度来考察,罗贯中采取的这种武将单挑模式,从来就不是我国古代战争的主流战法和常用模式,而且这种方式的效果通常也十分有限,即便是当年以冲阵出名的猛将灌夫,他带着十几个手下也不过只杀伤了对方几十人,而且也没有与叛军的将领发生单挑。

罗贯中之所以摒弃了前人的写法,从大兴山之战开始全面采用了武将单挑定胜负的办法,是有直接原因和现实条件限制的。根据历史文献考察,《三国演义》的故事大量取材于宋元话本和杂剧,而这两类文学体裁对大规模作战的描写都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因为无论是话本还是杂居,都没有现代影视剧制作的分镜头功能,要想描述千军万马作战,说书人只有一张嘴,杂剧只有一座能容纳十几个人的舞台,说书人和杂剧创作者为了确保故事主线,不可能抛开双方统军大将和主要人物,而去精细刻画千军万马中某几个人、某几十人或者几百人的具体战斗行为。

比如张三是如何被杀的,李四是如何逃命的,王五是如何连杀敌兵几人的,这种具体小人物的细节刻画,首先就不是说书人的长项,而且要让几百人上阵打仗各有不同,那时候的说书艺人和杂剧作者可没有如今武术指导的功底和资料,也很少有亲自上阵经历战争的经验,因此完全不可能为几百个人安排几百个不同的厮杀场景。

而且这种厮杀场景,说得稍微多一点,听书的看戏的观众,就回不来故事主线了,因此即便是对万人作战有所描述,也不过是两军混战血流成河几个字,一笔带过;至于舞台表演更是如此,根本无法表现群体性战争,只能用单打独斗的方式来呈现。

在元代各类三国戏的杂剧中,这一点体现得特别明显,比如元杂剧描写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伏击夏侯惇十万大军,最后就是赵云和夏侯惇单挑,来表现两军的战斗,同时通过报信小兵的旁白来叙述十万大军被火烧而战败的场面。如果单看元杂剧这一段小兵的旁白内容,跟元末明初成书的《三国演义》对火烧博望坡的描写,已经很接近了。

也正是宋元话本和杂剧对三国战争戏的这种处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成书《三国演义》,最终选择了戏剧化的“武将单挑”。当然,这种武将单挑还有很多额外的好处,比如特别有利于武将个人形象的塑造,从此以后,《三国演义》塑造的魏蜀吴各方的单挑好汉,就为后世读者们津津乐道了,而且更有利于说书人和戏剧对《三国演义》的传播,观众们此前经过宋元话本和杂剧的熏陶,对这类武将单挑接受起来也更容易。这些优点,罗贯中在文学化三国故事的时候,估计是有所考虑的。

当然,这种“武将单挑定胜负”模式也有很大的自身BUG,那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战役很多并非是由武将武力值高低决定的,否则拥有关羽张飞的刘备早就把曹操孙权打得落花流水、一统天下了,而《三国演义》小说既然号称真实三国的“演义”,也必须尊重真实历史的大致走向。

因此,在大兴山初战之后,罗贯中马上就为这种“武将单挑定胜负”模式存在的BUG打上了补丁,这就是随后的青州救援战,刘备统帅5000人马与黄巾军交战,书中专门交代,双方分兵混战之下,刘备军因为人少而败退。如果按照之前大兴山之战中刘备在关羽张飞帮助下可以1:100获胜,那么这一次青州救援战,刘备5000人起码面对500000人的黄巾军可以保持不败。

而书中描述的这次黄巾军,显然没有这么多人,因为到了书中描写的下一次更大规模的广宗之战时,张角带领的黄巾军主力也只有150000人。通过这次青州救援战的初次失利,罗贯中成功让“武将单挑定胜负”有了一些限制条件,比如众寡悬殊等等。

从此以后,罗贯中就可以根据历史事实,想让武将单挑决定战局的时候就能让他们决定战局,想让武将单挑也不好使的时候就能让他们武艺再高也不好使。

之所以《三国演义》出现了大量的武将单挑情节,除了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时,必须照应现实中宋元平话和杂剧的影响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历史因素在起作用。到底是哪些因素呢?大锤将在下一期《三国演义细节解密:详解武将单挑(下)》中为列位读者听友继续讲述。

热门推荐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十一:军阀们的赞助商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十:单名多、双名少的秘密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九:桃园三结义之谜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