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三国时期的东北王(2)
看三国,说三国,三国里面秘密多。
公孙度,从逃犯之子,却被玄菟郡太守公孙琙喜欢,变成太守义子,人生一下子改变了。
仅仅是因为同姓,肯定不足以让太守喜欢。公孙度身上,还有其他的潜质,也相当不错。
比如说学习,否则公孙度不能在19岁那年(169年),与东郡谢弼、东海陈敦三人,被朝廷选取为尚书郎。
尚书郎,东汉设置,从孝廉中有才能的,进入到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相当办公厅秘书。干满一年,称尚书郎,干满三年,称侍郎。
19岁进到中央机构,公孙度绝对不是包子选手,最起码三项能力突出:儒家经典熟极如流,口才应变一流,文字功底了得。
否则,尽管他有太守做靠山,他怎么能从一个小小的玄菟郡,鱼跃龙门,跳到洛阳城?
东郡和东海郡,都是当时的大郡,人口超过60万,是玄菟郡的十倍以上。
大郡人口多,名士鸿儒也多。
像卢植,住在涿郡,人口60多万。乔玄,住在东莱郡,人口40多万。两个人的门生,多达数百。像刘备、公孙瓒等是卢植的学生,崔琰、国渊等是郑玄的弟子。
没有名师,没有显赫家世,公孙度能脱颖而出,属实不易。
尚书郎位置虽然重要,但级别不高,和县尉(人口万户以下的县)一样,只有200石的官秩,即每月发30斛(石)的谷米。东汉官秩16级,秩200石下面,还有秩比200石和秩100石。
公孙度在洛阳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史书上没有记载。
从人口只有4万多的小城,到了人口超过100万的帝都,公孙度应该深受震撼。
加之他身处朝廷中枢,对天下的事情,了解得要比常人多很多。
更何况,他应该是一个非常乖巧的人,或者说情商非常高。
从169年,到190年,东汉的宦官和外戚打得不亦乐乎,而他公孙度似乎没受影响,到190年前,他已经升迁到冀州刺史。
刺史一职,自西汉才有,开始时,只有600石的官秩,但权力大,专门监督2000石的郡守,即中级官员监督高级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纪委和监察委。
到东汉时,刺史地位变高,官秩已经达到2000石,已经是实打实的高级官吏。一州只有一位刺史,诏书上经常说:刺史、二千石。刺史,还常常带兵打仗。
到188年,刘焉向刘灵帝建议,四方多事,原因在于刺史权力太轻,所以应该扩大刺史的权力,设立州牧,拥有一州的军政大权。而他刘焉,也当上历史上第一个州牧,益州州牧。刘焉,当过冀州刺史,此后他转任南阳太守、宗正、太常。
公孙度,可没有刘焉那样的宗亲地位,他当冀州刺史,不仅没有有州牧的权力,而且时间很短,应该在188年至190年之间。
184年-188年,当冀州刺史的,是王芬。任上,王芬收纳流民,安抚叛乱,治军理政,冀州很快安定下来。在州四年,民生富饶。冀州,是古代九州之首。在东汉,是北方唯一人口过500万的大州。
但是,王芬听了别人的建议,和许攸等人,谋划废皇帝,还想拉曹操、华歆入伙,被拒绝。
王芬的阴谋败露后,自杀身亡。许攸,则逃亡了。
公孙度,应该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任命为冀州刺史的。
然而,任命后,时间不长,谣言起来了,他又被罢免了。
东汉末年,谣言四起。黄巾起义,是用谣言推动的。王芬想废皇帝,是听了宦官要遭灾谣言。刘焉跑到益州,也是信了那儿有天子气的谣言。
在公孙度身上,有什么谣言呢?
能让朝廷担心害怕的,恐怕也是天子气之类的东西。
大汉两朝,术士横行,谣言满天飞。反正准的都被记录下来,不谁都被忘记。
从权重一方的冀州刺史,到身无一职,公孙度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
好在,189年,洛阳也从天堂变成地狱。
这一年,皇甫嵩平了凉州、刘虞平了幽州,但汉灵帝仍无福享受,撒手而去。
他的死,成为外戚和宦官数百年恩怨的导火索。
一场惨烈的对决之后,外戚和宦官双双暂别历史的主舞台。
公孙度政治生命的复活机会,很快就来了。
机会到来之前,他的角色是观众,任务是顺从和沉默。
《三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