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天上那颗星
主人公素描:苗占柱,淅川县教体局驻荆紫关镇上梅池村第一书记。四十多岁。微胖。走路稳健。爱笑,一笑就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性格好爽,谈话直来直去,省去了诸多细枝末节。
我是2016年7月到荆紫关镇上梅池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我也是农村生农村长的,体验过农村的难,农业的难,农民的难。因此,在驻村之前,我已经对上梅池村的贫困情况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我到上梅池驻村上任以后,其实际情况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7月3日这天,我开着车,带着两名队员驱车前往荆紫关镇上梅池村。走之前,荆紫关办公室的同志本来说要给我带路的,可是,我考虑到他回来的时候不方便,便婉言谢绝了他。在镇政府院里,我就设置了卫星导航,车载语音提醒:“距离目的15公里,大约需要10分钟”。我一听,便开着车,出了镇政府大院,按照导航路线往北走。出了荆紫关街道,山越来越大,路越来越崎岖,我不得不放慢车速,小心翼翼地往前开。到了上梅池村部,我看了看时间,15公里的路整整走了40分钟。这还不算,因为山路弯道多,路面坎坷不平,两名队员一下车就抱着头,折腾得差一点没有吐出来。
进驻上梅池村后,我们马上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上梅池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农户197户,737人,其中贫困户117户,是一个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年轻的劳力都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是妇女、老人和小孩,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农户住房多是土木结构,床铺上的衣被很旧,家里也没有几样像样家具。有位老乡对我们说:“上梅池村有‘三多三少’。具体来说,就是山多地少,草多钱少,单身汉多小媳妇少。”原来,上梅池村土地面积总量虽然大,但人均只有几分地,而且土地产量不高,能填饱肚子就很不易了;山上多为次生林和杂草,能成材的树少,果树更少,挣不到钱。村里好几户老单身汉,一些年轻人到了结婚年龄没有人提亲。现在的女孩子都往城里跑,谁家姑娘愿意嫁到咱这深山里呀。即使一些女孩嫁到上梅池,也都买房迁到了镇上或城里。开始,我以为老乡是在吓唬我们,可是,我们驻村工作队马上就体验到上梅池村的不便了。
事情发生在第一天中午。我们驻村工作队收拾好行李,打扫好办公场所,开始做饭。可是,炒菜时才发现从镇上来的时候忘记买盐了。我急忙让他们在附近的小商店买一包盐回来。可是,得到的答案是这个村根本就没有商店,哪怕是最小的代销点也没有。幸亏附近的老乡帮忙,借给我一袋盐,这才给我们解了围。要不,还真要吃淡饭了。事后,我特意就此事调研。老乡们说:“原来这里有一家代销点,可是,由于在村里的人少,住的又分散,一个月卖不出多少货,最后也只好关门出去打工了。”
我每天早晨都有早起锻炼的习惯。这天早晨,我在村口跑操,遇到有几位老乡骑着摩托送孩子上学,我便掏出烟走过去搭讪。老乡停下摩托,点着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对我说:“苗书记,你要是真对我们好,就把村里的学校建起来吧,你看,这么小的孩子每天要到几里外上学,遭罪呀!”这句话就像是一根钢针,扎在了我的心里。原来,因为其它原因,上梅池村小学在十余年前合并到了临近的村。村里没有了小学,孩子上学要么到几里外的邻村,要么到15公里外的荆紫关集镇,还有的家长索性在县城租房子,专门为孩子陪读。
扶贫先扶智,扶智办教育。经过扶贫工作队和上梅池村两委研究,决定先从办学校入手,逐步改变上梅池村的贫困面貌。我多次回到教体局,向主要领导和局党委会做专题汇报。经过立项、批复、招标等程序,上梅池村小学建设项目于2017年春季开始动工建设了。工程队进驻上梅池村那天,上梅池村的乡亲们自发来到施工现场,还有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专门赶了回来,共同见证上梅池村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一年多过去了,如今上梅池村小学教学设施已经竣工,学校基础设施配套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仅如此,在我们工作队和上梅池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努力下,上梅池村的杏李、薄壳核桃、香菇等产业也已经拉开了序幕,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春节后也留在了家里,准备大干一场。特别是那些在外陪读的年轻妈妈,最近不停地给我打电话:“苗书记,咱们上梅池村小学2018年秋季能开学不?要能开学的话,我家孩子也回来读书。在家能能够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种香菇挣钱呀。”我永不变更地在电话里说:“能,能,回来吧,秋季保准能开课!”当然,最让我兴奋地是几个光棍汉自从种植了香菇,听说已经有媒人上门提亲了。
夜晚,我常常独自一人坐在村部的院子里,泡一杯茶,点一支烟,思考上梅池村的未来。想到上梅池村近些年来的变化,我便一个人坐在那里,偷偷地笑。抬起头,蓦然间,发现漫天的星星,挂在头顶,眨着眼睛。我想,我这个驻村第一书记,虽然不期望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儿,但绝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我愿做天上那漫天星星中的一颗,为山村的扶贫之路贡献自己的全部的光和热。(图片为苗书记工作照)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通联: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路县委大院一号楼3楼县文联 田野(收)
邮编:474450 电话:13569243979 0377—6922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