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若想获取成功,牢记老祖宗这一做事天规,出人头地就不难
一个人,若想获取成功,牢记老祖宗这一做事天规,出人头地就不难;真正能“出人头地”的人,往往也悟透了老祖宗这一做事天规,错不了。这一做事天规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若始,则无败事。”大意是说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在事情快要完成之时,还能像开始一样,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老子依据自己的人生智慧,指出失败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能善始善终,不能持之以恒,在一开始或许有足够的热情,能付出最大的努力,可在将要成功之时,就变得放松、懈怠,也失去了最初的那种热情,如此一来,自然就容易导致失败。
“开元之治”的盛唐气象是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初期出现的。唐玄宗在位的前二十年,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都是他那个时代培育出来的。可悲的是,到了晚年,唐玄宗变得骄奢淫逸、昏聩无能,张九龄等忠直之臣一个个被贬斥,像李林甫、杨国忠这样平庸恶毒的小人在朝中飞扬跋扈,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他自己失了美人、丢了江山,唐王朝也从此一蹶不振。
唐代立国之初,一代名臣魏征就告诫唐太宗说:“古今的君主,开始做得好的倒是很多,能始终如一的人数不出几个。”唐太宗也许算得上始终如一的皇帝,早年十分节俭,晚年也不敢奢侈;前期能虚心纳下,后期仍不刚愎自用。可惜,中国像唐太宗这样的明君太少了。
所谓“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做事情一开始能认真对待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到最后却很少。而善始善终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它可以让人以极大的耐心去处理平常的各种事情;以坚定的决心去对待所有的困难和问题;以坚定的信心去迎接种种挑战,攀登人生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许多目标明确,善始善终的人,最后都是能出人头地的。
当然,做到善始善终,避免有始无终绝非易事,因为有始无终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在做事时,假如一开始做得很顺利,人们就容易产生轻松的感觉,下意识地就会觉得事情能轻松做成,然后,就放松了警惕,注意力就容易被转移。结果,当一段时间过后,回头一看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的那么顺利,很多问题根本没有解决,还摆在那里,甚至会有各种新旧的问题交替出现,使问题更加复杂,解决起来更加棘手。
在做事时,假如一个人长期处于有始无终的状态,那么,他一开始的积极进取的心态一定会受到破坏,自我价值也不会得到实现,当然也就更不会成功了。更重要的是,如果让这种状态一味“蔓延”,会让许多事情进展缓慢,影响人生长远目标的实现。
为了做到善始善终,避免有始无终的破坏性影响,就需要人常常能跳到局外,做自己的一个旁观者,需要随时警醒,切实从自身工作状况出发,潜心投入。而浅尝辄止,停留在表面,便永远尝不到成功的甘甜。从做事开始,再从做事结束,时刻反省自我,牢牢锁定目标,就可以做到善始善终,最终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