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石窟开凿者“昙曜”塑像。昙曜,少年出家,原是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高僧,到达平城后受到太子拓跋晃的礼遇,开始管理众僧。太武帝灭佛时,他逃离了平城。文成帝兴佛后,昙曜在路边巧遇文成帝车队,文成帝的马咬住昙曜的袈裟不放,于是昙曜就成为管理全国僧尼事务的“沙门统”。从公元460年开始,昙曜组织了开凿石窟的建设。 “昙曜五窟”,编号16至20窟。5个洞窟由昙曜开凿,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一批。
礼佛大道上游人如织
长长的石桥将入口与庙宇区连接起来。
佛塔
灵岩寺
过了这座长桥就来到了武周山前
仿佛飘在水上的灵岩寺
如果你在进入石窟前的途中遇到了这面石壁,可不要轻易略过。这是很有历史意义的昙媚石壁——《比丘尼昙媚造像题记》,是1956年11月间云冈文物保管所在整修昙曜五窟之一的第二十窟,即所谓露天大佛窟窟前积土时出土的,这是云冈石窟难得的一块完整的造像题记。将其译成现代文如下:
佛的灵验象镜子一样明亮,使人能很快觉悟。佛之经义本是凝静安寂的,且历代如此。佛的灵光照遍邦国人群。佛可以感动万事万物。即能立刻滋润佛法盛世的人与国家,也能在深厚如潭水般润泽佛法衰世的万事万物。感慨我没能遇上盛世,也庆幸我还是赶上了盛世的末尾。怀念着佛的灵光与带给我们的安福,愿把佛的形象雕刻于金石之上。殷切的期望瞻仰佛的容貌的人能对佛更加虔诚,看不见佛的容貌的人也能增加快乐与希望。世世代代都有佛指点迷津,十方都能得到吉庆。并颂之曰:佛的经义一向巍巍如山,凝静安寂,从中我们可以觉悟,如同镜子般照见自己的内心。纵然佛法式微,仍能'照周群邦',佛的旨趣得到萌发,世间的污浊得到澄澈。造佛像以模拟佛的容姿,看到佛像便能感到佛的无上美好。世世代代都能干受到佛带来的益处,十方都能沐浴在佛光的普照之下。
进入石窟区的最后一个亭子,过门洞后即见石窟,上书“入佛知见”。
云冈石窟分为东、中、西三区一字排列,东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由于石窟景区入口设置在东部,因而游客很自然的都是从东往西,沿昙媚石壁->石窟入口->石鼓寒泉(第1、2窟)->古道车辙->第3、4窟->第5、6窟->第7、8窟->五华洞(第9-13窟)->昙曜五窟(第16-20窟)->露天大佛(第20窟)->西天梵音(第21-45窟)->石窟出口的路线顺序游览的。在这个游览过程中,除了石窟外,古道车辙、龙王庙、石佛寺、原景区入口以及北魏河坝遗迹等处景观也可顺便游览一下
古道车辙。位于云冈石窟东部窟群,即第3窟向东45米处,在岩石地面上遗存有一条交通参道,称之为“古道车辙”。现存车渠中心矩1.3米,车渠(石头壕)深0.16米,此车道在金代以前正是铁轱辘车的轨迹,是古驿道参合径的遗迹
的遗迹。代以前正是铁轱辘车的轨迹,是古驿道参合径的遗迹。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的崖壁,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2华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佛龛1000多个,石雕佛造像51000余躯。这么多的洞窟、这么多的石雕造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大致弄清其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呢?我觉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是依据洞窟开凿时间的先后来游览,即从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16至20窟开始看,再看5至13窟,最后看西部的石窟,这样就会感受到佛教艺术完成中国化的全过程,感受到南北朝时期生活的流行风尚发展脉络,以及这种流行风格是如何影响佛像艺术的。或者先从东到西大致走一遍,然后再从20窟开始再往回看一圈。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让我们先从这五个石窟看起吧:
第20窟正中的这尊露天大佛是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 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是宣传媒介山云冈石窟的标志。
佛像身披右袒袈裟,呈结跏趺坐状,手势为大目如来“定印”状,定印,又称禅定印,是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的意思。据说释迎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这尊露天大佛是文成皇帝的象征,他恢复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大佛的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键陀罗造像和中亚牧区服装的特点。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第20窟的这尊大佛的嘴角始终呈现微笑状。
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各有特点。敦煌莫高窟看壁画飞天、泥塑和藏经洞;洛阳龙门石窟看造像题记和碑碣,那么云冈石窟看什么?资料介绍,云冈石窟是印度佛像中国化的起点,雕刻技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罗艺术、波斯艺术的精华,这对绝大部分普通游客而言,这些描述只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游览之后,我感觉云冈石窟与其他石窟很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形体高大的佛像众多,属于华丽辉煌的典型皇家风范石雕。
第三窟是一个没有完工的洞窟,在洞窟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年开凿的痕迹。窟分前后两室。前室分两层,上层左右两侧各雕一塔,中部凿方形窑室,主像为弥勒菩萨,壁面满雕干佛。后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属北魏时期雕凿,高约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属唐代作品,分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后室的三尊大像为初唐时期补雕而成。
第3窟佛像。在第三窟的佛像身上有很多像“弹孔”一样的小圆洞,这是古代为了保护石像免受风化,采用在石像上打凿开孔,在孔中嵌进木头,木头之间再用麻绳相互牵拉结网,使外覆的泥塑彩绘固定住。但时间一久,泥层脱落,木桩朽烂,就剩下现在看到的“千疮百孔”了。
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第五窟(大佛洞)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为窟檐阁楼建筑。现仅存的窟檐建于清代的顺治八年(1651年),是五间四层的绕廊木构楼阁,对保护石窟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专家考证,云冈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数因战争或其它因素毁坏,现仅存的窟檐建筑为清代以后建造。
第10窟(毗卢佛洞)主像是弥勒菩萨。
第九窟内景
第9窟的顶部均雕有飞天造像。那凌空飞舞的是歌舞神紧那罗,饰栏干圆拱龛中的伎乐神乾闼婆为她伴奏,把人们带入歌舞升平的天堂世界。飞天造像群的仙人,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双飞燕,其舞姿优美,可与敦煌的飞天造像相媲美。
五华洞也是云冈石窟中的热门景点,排队参观的游客很多。这是洞窟外的窟檐。
第17窟的西壁立佛面庞浑圆,造型古朴壮美。东壁坐佛双肩齐挺,服饰线条流畅,刀法娴熟。窟内四壁以千佛雕刻为主,雕像清简劲直,纯真朴质,反映了云冈早期造像的艺术特点。西壁佛像背光外缘供养天,单腿半跪,双手捧莲,神情恬静,造型优美。明窗东壁太和十三年(487)造像龛,是云冈石窟分期断代的重要标尺
第18窟三世佛立像,高15.5米,主像身披千佛袈裟,安详沉静地站立在二佛之中。释迦立像暗示了曾经灭过佛的太武帝拓跋焘,从面部表情露出一种忏悔的神态。
第18窟中意喻太武帝拓跋焘化身形象的大佛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左手放在胸前,做了一个“扪心自问”的忏悔姿态,这种手心向内的佛像造型可谓“空前绝后”。大佛披的“千佛袈娑”,上面的每一尊小佛都有被害的佛教徒之意,压在太武帝化身的大佛上。
这尊佛像的造型也揭示了中国历史有名的一次“灭佛运动”。北魏从道武帝拓跋洼定都平城(大同市)开始,注意推祟佛教,平城一度造寺建佛盛行,僧侣人数增多。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后,仍然祟教佛法,但太武帝主要祟尚武力,通过战争兼并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司徒崔浩是太武帝的谋臣,在战争中出谋划策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信奉道教。在崔浩的引导下,太武帝对道教产生了兴趣,太延六年(公元440年)将年号改为“太平真君”,大肆宣扬道教。恰好在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陕西发生了盖吴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太武帝在长安一座寺院内发现了兵器、藏在寺院中的女人。于是,太武帝在司徒崔浩的鼓动下,开始下令全国性灭佛、毁毁坏寺院、烧经书、坑杀僧人,使佛教传人中国后首次遭到打击,这是历史上有名的“魏太武灭佛”事件,佛教界称为“法难”。佛教史将太武帝灭佛、以后的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五代后周世宗灭佛,统称“三武一宗”。据说太武帝灭佛后身染重病,对灭佛深感后悔,并且诛杀了崔浩等人。太武帝的孙子文成帝继位后,开始恢复佛教,很快各地建寺造佛,允许高僧复兴佛法。
因而,说起昙曜开凿云冈石窟,就应该从上面提到的“魏太武灭佛”讲起。昙曜,少年出家,原是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高僧,到达平城后受到太子拓跋晃的礼遇,开始管理众僧。太武帝灭佛时,他逃离了平城。文成帝兴佛后,昙曜在路边巧遇文成帝车队,俗话说:“马识善人”,文成帝的马咬住昙曜的袈裟不放,于是昙曜就成为管理全国僧尼事务的“沙门统”。昙曜是以禅业著称的高僧,在文成帝的赞同下,选择了武周山南麓这块幽静之处进行开窟修禅。从公元460年开始,昙曜组织了开凿石窟的建设,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区五处石窟,就是著名的“昙曜五窟”。
西部晚期石窟群入口的这块石碑点明了这片石窟的起源。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
博物馆
第四窟西边有条山谷,称之为东谷,是东部窟群与中部窟群的分界。东谷里流水潺潺,上面为龙王庙遗址。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