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视野》ll【散文随笔·梁燕华作品】ll总第136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穿秋裤的季节

文/梁燕华(山西)

秋意渐浓,尤晨起寒气袭人,马路旁的银杏树叶绿黄层染,风阵阵吹起,有叶徐徐洒落,又一年,日子琐碎到寒露,又到了穿秋裤的季节,竟有些怀念起从前的时光。

年少时代于我来说,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过于久远的岁月,使得我对于秋裤几乎没有什么概念,有印象的便是一到早寒时节,母亲便早早让我们兄妹三人穿上一种军绿色的绒裤御寒。这种绒裤里边是一种短绒,穿到身上不黏身,也舒适。还有一种毛线织成的裤,是稍晚些时间,天气转冷冻的时候,穿一阵子的。这种毛线裤,因为是几经翻新织成的裤,穿到身上,不舒服,又薄凉,除了厚重,实在不讨喜。好在我的母亲不太会编织这些细手工的活计,如若有穿在我们身上的,也多半是母亲央求别人织的,因而这种毛线裤上身的时间要更加短暂些。所以,那些年,天气一变冷,母亲便会着手将上年的棉裤翻新缝好,早早备着,抵御寒冬的到来。这种用棉花做成的棉裤很厚实,颜色单一,有的是旧衣服改制而成,穿在身上实在臃肿,却是分外暖和,时间长到足可以熬过漫长的冬季,虽到新年的时候,棉裤已有些发硬,变脏,仍旧是温暖一冬。

至于那个时候,究竟有没有从早秋到初冬的过渡衣服,也仔细问过母亲。母亲回忆说,早些年,气候要比现在寒冷得多,因而,一入秋,便会让我们添加衣服;至于秋裤,倒是有穿过,不过时间很短,棉夹裤倒是早早让我们兄妹三上身。所谓棉夹裤,其实便是两层棉布里夹一些棉花做成的棉裤。这样看来,少年时,穿秋裤的节气要早于寒露。

我的青春时代,以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个时候,正逢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正进行着激烈的碰撞,一些流行的、时兴的元素吸引着所有人的眼球。商店里的音响滚动播放的曲子是《小芳》,还有《滚滚红尘》……这样的歌曲让人从灵魂里感受到这世界的不一样。而对于我们这些七十年代出生的年青人来说,更是影响至深,几乎震荡了我们整个青春岁月。年青人对衣品的欣赏也开始有了比较和模仿。能够捡拾到的片断,便是一到秋天的早寒时节,大家便会早早穿上一种黑色布料的脚底裤,再套穿一条裤;寒冷冬天,则多贴身穿一种比秋裤厚实的保暖裤,外边随意搭配一条裤。这样的穿着,确实要显苗条,看起来也时尚许多。又因为在省城的原因,自然向往当时最潮流的着装,那便是外边再裹一件时尚的呢子大衣。家里给的生活费是有限的,因此没有额外的钱购买昂贵的大衣。心里有向往,越发想臭美,就会想办法,最后硬是求着母亲向哥哥张嘴,将他结婚时订做的一件蓝色的呢子大衣给邮寄到学校,搭配着一条直筒裤,和一双黄色的方根皮鞋,整整穿了两个冬天;至于寒冷,似乎从来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到现在,还有一张当年穿大衣的照片,照片里是我和高中同学在省城学校的合影。如若说到流行,想必在当年,这样的行为便坐实了赶时髦的行径。因为喜欢或所谓的追求,在整个青春时代,所有关于秋裤的记忆,早就被分割成斑驳的碎片。

从春天到秋天,一年又一年,一晃已到中年。怎么就步入中年人行列了呢?膝关节总是无征兆的疼,更要命的是早些年落下的颈椎病隔三差五地疼痛;肠胃更是让人不省心,总是逢凉气就往厕所跑……真想不顾形象地骂一句:“狗日的中年!”母亲说:“都这个岁数了,禁不住寒,赶紧穿上秋裤吧。”听母亲的话,翻箱倒柜,将秋裤穿在了身上,果然,周身暖和得很。说来好笑,从前,不屑一顾的秋裤,对于我来说,竟成了抵御秋凉的好东西。原来这秋裤,穿在身上,既贴身,又舒适,还暖身,何乐不穿呢?至于,年轻时计较的体形问题,对于中年人来说,貌似早就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罢了,罢了,身逢中年,果然是不能凑合的。关于秋裤,终于成了护身的物件儿,甚至到数九寒天的时候,少不得贴身穿在身上,外边再穿条厚实的棉裤。中年,哦,瞧瞧,这便是中年。

女儿打来电话说,这南方的天气如过山车,昨日还艳阳高照,炎热无比,今日便寒风瑟瑟,阴冷飕飕。我赶紧叮嘱:“穿长袜子,添衣围脖,还有网上购一条秋裤……”女儿回复:“长袜子可以穿,秋裤是啥东西?我的记忆里貌似没有这种玩意儿吧?”好吧,年轻人,实在任性……面对我的唠叨,女儿回应道:“这哪里叫任性?分明是年轻的模样!”

瞅瞅这大街上,男男女女的年轻人,穿着九分裤,露着脚踝,果然看起来冷酷。虽然,天气预报有报道,冷空气来临,寒潮将至,那又如何呢?年轻果然就是资本,何况,现如今,更是一个追求另类、潮流和不一样的年代呢?

仔细想想,年方十九,花一样的年龄。按三岁一个代沟计算,女儿同我之间相隔了有九个代沟之深,要如何才能填满?所以,关于秋裤的话题不了了之,不过,我始终认为,在女儿渐渐长大的岁月里,有一天,秋裤定会温暖陪伴。

就如同,曾经的我,遗失了关于秋裤的记忆,而今,却在秋天刚至的时候,便将秋裤穿在身上,从秋天温暖到春天。

时光如同一本故事书,讲述着关于一代代人关于秋裤的故事,或长或短,充满了从少年到中年,一直到老年的过往。

江南的雨

一入淮南,便感受到了江南的雨。烟雾朦朦,雨粒细小,打在脸上,如刚走进北方的大澡堂子里,黏湿巴拉的。习惯了北方咋咋呼呼的瓢泼大雨,忽然享受如此温润的江南细雨,竟有些莫名的惆怅。

江南的雨,应该用“烟”字形容更恰当。行走在山水园林之间,不经意间便会被细密的雨粒沐浴。雨来得快,却让人无知无觉,无声无息,因此常让人不舍躲藏,淋湿其中。索性便收起笨重的伞,迎雨而行。路上行人,纷纷紧走几步,又悠闲下来,仿佛雨不曾落下过,只是脚下的青石板早已湿了许多,又长着浓密的青苔,路面到底有些湿滑起来。想必苏州人早已习惯了烟雨的存在,故而不惊不诧,依旧悠哉行走。

早知道苏州以园林建筑闻名天下,却不知,苏州更有名望的却是著名的假山、假水、假园林。所谓的“三假”,其实又让人多少有些费解。假山是以“三丑”而称奇的太湖石修砌而成,假水却是无数条河道的真实存在,假园林却又是闻名天下的私家园林之经典。故每次行走于亭台楼阁之中,水巷小桥之间,烟雨零落时,仿佛置身于虚幻飘渺的存在,让人无从思考,偶有撑着伞轻轻行走的江南女子路过,我便入了迷,呆立街头。

江南的雨,来时无声,去时更无影。每至疑惑之际,便会伸手感触,尚不知前方早已是晴空一片。而远处的屋舍因这雨水的洗涤,更加红黛分明,靓丽十分。心头不由轻笑自己,来到江南,除迷了方向,竟辨别不了江南的雨。

苏州面食

到底是吃惯了面食的北方人,不出两日,我便开始想念面条,尤其是最爱吃的扯面。想念拉成宽又薄皮的面条,在沸腾的锅里稍煮几分钟后,盛在瓷白的碗里,再浇上西红柿鸡蛋做成的卤,味道实在是舒坦!

左寻右觅苏州街头的面馆,终于瞅见一处叫做“苏州奥灶面”的面食馆。店主热情回应:“吃哪一种面了呦?”一眼望去,好家伙:爆鳝面、青鱼面、卤鸭面、焖肉面……啧啧啧!二十多种面食,不晓得哪一种好吃呀!索性询问店家:“哪一种好吃呢?”店家回应:“种类多,选喜欢的!”斟酌许久,没有头绪,干脆点了一碗爆鳝面。或许是几天未吃面条的缘故,竟有些期待。不多时,一大碗面条上桌,外加一小盘黄鳝。待仔细端详,实在让我吃了一惊:这分明是北方常见的龙须挂面加汤汁,汤色呈老酱色,热乎乎的面汤上漂着几粒油滴和三两片绿叶。品一小口,味道倒是浓郁,且鲜而不腻;待捞起几根细面条,细细咀嚼,却是劲道十足;再夹一片浸着浓汁的黄鳝尝尝,竟是嫩得入口即化,别是一番滋味!不错,不错!不多工夫,一碗面条连汤见底。砸吧一下嘴唇,回味无穷!待踏出面馆时,老板细声送客:“好走哟!”不觉百般滋味上心头。

原来,这便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的面馆,无论面条还是菜品,无不显示着江南人的性格。细声鸟语,好一个食之如人!就比如这家百年老店,白的墙、黛色的瓦,店内几张方桌、几把长凳,皆红木所制,或因时间久远,油光闪亮;悬挂一两幅描摹江南园林的画,古色古香,诗意满堂,桌上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江南奥灶面,难免让来此就餐的人生出风雅之意!

弄堂人家

几天下来,游走于一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中,呼吸着清明又湿润的空气。总是在不经意便拐进某一个弄堂人家,然后,将主人家的台阶、小院或屋里的摆设一一过目,寻找着心仪的景致,偶或小憩片刻,同主人搭讪几句。这样的行走让我有幸在弄堂深处尝到了苏州当地有名的盐水白虾。

这家小店门面不大,典型的青砖黛瓦式二层小楼,进入店内,摆设简单,几条红木长桌方椅,紧挨吧台是一木制红梯,典雅素朴。主人热情邀约我们上二楼。心里诧异,待上去才知,从楼上观街景,更是一番景致。灯光阑珊处,横着一条小河,不远处卧着一弓形小石桥,行人三两经过,或停驻观景,或忙碌拍照,皆成了一道景。更有甚,或是方便客人观景,倚着河道,主人家摆了几张方形小桌。这样的夜色中,一张桌,两个人,举杯对饮,旁边是静静的河水、石板铺就的老街,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一间间高低不一的民居,看得入了迷。待主人将一盘白虾上桌,才知置身何处。店家叮咛:“刚出锅,好吃得很,快尝一尝!”夹一只白虾,剥了须线和薄如纸的虾皮,仔细咀嚼,肉质极嫩,味道淡而鲜。不多时,店家便将另外两道菜上桌,一再叮嘱,仔细品尝苏州特色。热情的店家不多时便会上得二楼询问我们,味道如何了……以至于在一家人享受美食的时刻,一再分心回应店家的招呼。心头也暗自了然,大概店家也是自豪本土的美景美食吧!

苏州不仅古巷多,河道也多,因而石桥更是显眼。有些时候一条不宽的河道,能左右横着两三座石板桥。石桥多与民居相连,桥上是拍照的人,桥下是行走的船,这其中便有著名的双桥。双桥建于明万历年间,由世德桥和永安桥相连而成。画家陈逸飞便是以双桥为背景,创作了名扬四海的油画——《故乡的记忆》。行走在长长的石板桥上,放眼四望,人流如织,唯静静的河水里倒映着斑驳的墙皮、黛色的瓦,还有葱绿的树。与桥相连的是一户二层砖石木构的老式民居,暗紫色的门窗透着古朴的色调,让人生出古朴的情怀。

古巷实在是多,七拐八进,竟迷惑了方向,找不到来时的路;不留神又拐入了一条弄堂。弄堂长又窄,多数人家在屋前开了门面,摆设各类江南特产。一家名为花语小镇的茶店吸引了我的注意。在店里经营的是两位身着旗袍的女子,皮肤皆白净,身材苗条,模样俊俏。见有人入得店内,其中一女子立刻捧得一小杯茶,近前招呼。只见茶色红艳,细品一口,浓香扑鼻,略带些酸甜,沁人心脾。实在禁不住江南女子的热情和细语,情不自禁掏了钱,得到一袋玫瑰花茶和一袋紫红的果茶。

而后向江南女子打听来时的古巷,只见江南女子轻步移出店外,下得台阶,玉手一指,柔声叮嘱:“此处一直向前,大约百步,右转,入得一巷,径直前行;而后左转,出去便是……”待要倾身感谢时,女子已移步店内开始招呼客人。心下便也坦然,既买茶,不谢也罢。随即按江南女子的指点,数着步伐,不多时,向右拐进,果真是一条长长的古巷。

沿着巷道一路向前,人流渐渐稀疏,两边的房子多为典型的江南民居,略显老旧的木制门槛皆高一尺许,庭院深深,一眼望去,大多是二进或三进院。院落之间是仅容一人进出的长又直的小巷。偶或有人从铺满碎石的巷道里走出,便成了一道曼妙的景致:一个人、一条巷、一盏落着灰尘的红灯笼,还有一个盯着入迷了的北方女子。

走走停停,终于出得巷道,前方一片光明,阳光正好。待要迈步离去时,却又不舍回望。那些刚刚路过的弄堂和弄堂里的人家,青石板的桥,朱红色的木椅子,青的砖、黛的瓦,泛着青苔的斑驳的墙皮,长又窄且静谧的河,靓丽俊俏的江南妹子,细如烟的雨……如潮水般涌来,此景只有天上有,好一个江南美景皆如画。

有诗曰:曲桥接引蓬莱去,濠濮知心见故人!

恰如此。

个人简历:梁燕华,山西长治人,现居晋城,目前在山西晋城晋煤集团工作。晋城市作协会员,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太行日报》等。

=====关于我们=====

《作家新视野》大型文学季刊

《作家新视野》纸刊由《作家新视野》杂志社、编辑部主办。大16开本,130页码。

《作家新视野》以大容量、大视角、大格局的发展理念,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

一、文学体裁栏目:

【非 虚 构】(5000字内)

【小说前沿】(5000字内)

【散文天地】(3000字内)

【诗歌先锋】(单首20行)

【赏析评论】(5000字内)

【作家方阵】(仅限 诗歌)

………………………………………………

二、投稿方式:

1、微刊作品投稿邮箱

1654335435@qq.com(注:微刊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首发,并在标题前注明。)

2、凡小说、散文、诗歌专辑(5首以上)投稿作者,请在投稿时以附件形式提供相片一张,便于后期微刊推送时备用。

3、纸刊作品投稿邮箱

1027659893@qq.com(注:纸刊投稿必须是其它纸刊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不限首发,严谨抄袭。)

4、以上所有投稿作品,统一在标题前用【】标注所投文体栏目+标题+作者名+省份,文末标注百字内个人简历以及详细通联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

……………………………………………

三、纸刊上刊要求

1、微刊作品初选通过稿件先在《作家新视野》公众号推送发布,后期根据读者阅读量和作品质量优选上刊。

2、纸刊作品初期审核通过后,先在作家新视野网站予以发布展示,后期根据作品质量综合评审予以优选上刊。

……………………………………………

……………………………………………

……………………………………………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136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作家新视野》网站详细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