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家长和生活空间”是解决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唯一可行之策

育邻梦

人的一生可分犹如抛物线,分为能力从零起步并缓慢提升的童年、平稳运行期的中年和能力持续下滑归零的老年,因此每个人生命历程中的童年期和老年期都需要在中年父母或子女的陪伴相度过。然而,今天社会分工协作近千种职业中却没能进化出一种能够解决培育孩子和赡养老人的综合型职业,公务员、教师、医生、工人、科技工作者、军警……几乎所有现存社会职业分工都必然面临着一种困境——干好了工作很可能缺席孩子的学习成长和陪伴父母安享晚年、专心辅助陪伴了孩子学习成长和陪伴了父母安享晚年又不能干好社会分工【进而影响家庭物质生活资源供给】。

陪伴是最幸福的时刻,也是最奢华的消费

家庭生育孩子“后顾之忧”的核心是什么

“鼓励生育,要先解决‘后顾之忧’。”近日,新华社、人民日报连续为解决低生育率【据民政部数据2019年我国综合平均生育率为10.48‰】现象发声。的确,我国是人口大国,生育持续走低肯定会影响社会持续繁荣稳定的大局。那么,家庭生育孩子“后顾之忧”的核心是什么呢?

一、高房价

“房子是用来住的!”的确,在房屋商品化之前,几乎所有房屋的使用者和建造者都是同一个家庭。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将房屋建设行为市场化之后,房屋的实际社会价值和用途就不仅仅局限于居住这个核心了,以开发建设房产做大企业、房屋作为固定资产保值、将房屋作为投资盈利介质......房屋的附带价值俨然已经超过了居住价值。所以,某些城市数十万一平方米的房价也就逐步被推上了社会身后的潮头,越来越多城市家庭平均需要不会不喝的工作工作40年以上才能住上自购房。有固定的居所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才能成其为家,如果一个家庭要用约半生不吃不喝的工作才能购得起房,那么试想他们还会有富余的精力考虑生活中的其它事情吗?

二、高养育成本

教育“承贤启智”,赋予每个人更多适应人类劳动生产与生活的智慧,让每个人能够更好的实现幸福生活的大目标。随着人类社会智慧知识不断被创造,每个人需要学习的智慧知识也越来越多,虽然我国已经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小学到初中毕业的学习费用基本由国家负担。但是,由于学校教育高度统一的教学制度设置,依然让很多家庭不得不为孩子更好的学习成长增加额外支出,比如学校教授中等难度的知识,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采取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导致每个期望自家孩子赢得高考相对优势的家庭都不得不为孩子选择额外辅导;学校教育“减负”,缩减了课堂教学范围和时长,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减少,导致每个低年级家庭都必须有一位家长全职照顾孩子的学习;每个孩子学习成长节奏不一,同样的学校教育有的孩子吃不饱、有的不能完全消化,如此就必然有家庭要为孩子加餐、有家庭要为孩子助消化。所以,有统计显示,全国辅助孩子学习成长前十名的地区,平均一个家庭供孩子到大学毕业几乎不可能低于百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更是需要200万以上】。

三、现有教育系统存在讲的多、做的少

教育工作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群体知识和智慧上的“先富带后富”,也就是说教育工作的核心是知识信息分享。然而,教育这项知识信息分享比较复杂,因为分享接受信息对象是从0起步学习的孩子。所以,教育工作的分享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比如要将语言文字符号、发音、寓意与实物相对应孩子们才能准确的掌握一种新知识,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要取得高效率就不可能只用一种方法。但是,目前就教育系统而言多或多或少存在讲的多、做的少,从而加剧了家庭生育孩子的顾虑。

1、学校教育重传授知识、轻实践

讲、读、背、写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考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基础性指标。但是,这全国统一性的教学却无法顾及每个地区的社会实际,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城镇或者南方的小朋友就几乎没有见过雪地上的动物脚印,更有甚者连每种动物的脚长什么样都没有印象。导致许多知识孩子们学过即忘,考试交卷就把很多内容一并归还给了课本。

2、教育专家讲的多、做的少

教育工作中有许多理论专家,唯独缺少了实践专家。育儿书籍、育儿讲座或研讨会可以说天天有,但是却没有一位专家是沉下心在陪伴孩子的,或者说平常连与陌生孩子见一面都会嫌多余。

3、培训机构讲的多、做的少

每个社会教育培训机构都为自己设计了最靓丽的宣传资料,将他们认为最好的成就介绍给潜在的家长和孩子。然而,当孩子一旦报名开始学习,您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因为,他们实行多条腿走路,招生人员和实际教学人员完全就不是一路人,甚至有机构的招生人员实际就是“抢手”。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要讲实际,科学反映实际、是讲实际的道理。不知道实际,老讲书本上的道理怎么成?教师也应该参加劳动,不要光动嘴、不动手。”所以,教育系统要解决家庭养育孩子“后顾之忧”,核心就是要提升教育活动中做事实的比例,比如学校教育延长服务时限,让孩子们能够在安全的教学环境中多待一些时间,让家长能够更加安心的参与社会工作;专家联合教育培训机构先为孩子们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服务,把社会教育这棵树种好之后再考虑收获......

三、中年夫妻如何在育小、养老和参与社会劳动分工中寻求平衡

杰明·富兰克林说:“城镇化是最好的避孕药。”的确,城镇化让人类劳动生产分工协作更加紧密,也让生育孩子成为不折不扣的“奢侈性”高消费。因为,生育孩子意味着家庭中有一个人要退出社会劳动分工,将精力投入到辅助孩子学习成长上来,而且这个养育孩子的人还面临着与社会发展节奏脱节的风险。生一个孩子一年即成,而养孩子则需要陪伴TA数十年,期间各种担心孩子吃不好、穿不暖、学习不上进、不被社会带坏......其核心就是中年夫妻如何找寻到育小、养老和参与社会劳动分工之间的平衡点,直白的说就是中年人为社会工作“996”了,谁帮他们遛家中的娃、照顾家中的老人呢?

邻里互助更欢乐

“共享家长和生活空间”如何解决幼有所育、老有所养

人是社会性、群居型动物,任何个人如果落单都很快会消逝在茫茫自然环境之中。同样,高度细分的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现今如果有哪个家庭说他们能够独自妥善处理好养育孩子、赡养老人和参与社会劳动分工之间的复杂关系,那他一定是在开玩笑。因为,今天多数学校下午6:00之前孩子必须离开校园【低年级孩子4:00不到就放学了】,而参与社会分工的您却还未到打卡下班的时间【除非您的工作不用记考勤】;孩子的周末和寒暑假都不能去学校,而参与社会分工的工作您绝大多数没有寒暑假;孩子和老人都需要有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朋友,而单个家庭几乎满足不了他们的社交需求......所以,解决养育孩子和赡养老人还得寻求社会协作。那么,如何才能更好满足全社会所有家庭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普遍性需求呢?

答:“共享家长和生活空间”是解决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唯一可行之策。

一、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邻里和睦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中华民族自古提倡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只是近代受到西方”利己”思潮与文化侵蚀下才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以至于老人摔倒之后扶不起、一帮美资控股的互联网公司打着高科技旗号与民争利、所谓投资公司只关注如何”空手套白狼”摘社会消费财富的果子而不植树育林……今天,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脱离其他国家独自存活的很好,即使像朝鲜、古巴也必须有为数不多的外部支援。国家这种大家庭都没有完全闭关独活的可能,更何况上不见天、下不着地的城镇居民呢?

二、人类娇小的身躯注定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实现生活幸福

“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人类单个个体是柔弱、渺小的,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只有众人拾柴火焰才能高、团结协作力量才能大。很久以前,达尔文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任何动物绝对不能单独存活。”人类身体不如大象/河马强壮、不比狮子/老虎凶猛、不如猴子灵巧、不如北极熊/企鹅耐寒、不能向雄鹰那样翱翔蓝天、不能像鲸鱼那样遨游大洋......人类取得自然生命体系最高生存成就的制胜法宝就是“团结协作”,今天人类不仅是“万灵之长”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而且早已开始远足探索月球、火星等地球星之外的星体空间。

三、当前已有的托儿所、养老院并没有很好解决家庭育小和养老的难题

人是最讲感情的动物,而人际间所有关系都建立在长时间平等、自愿交往的基础之上。而今,托儿所和养老院无一例外都离家较远,这类短期性服务致使虐童、虐待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并且现有托儿和养老服务都属于高消费,对于近6亿月均收入不足千元的人们来说就只能“望洋兴叹”】。因为,提供这类服务的工作人员通常流动性极大,根本不用顾忌工作之外的名声或长期邻里社交关系。

四、“共享家长和生活空间”解决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可行之处

俗话说:”人有三急。”居家生活中,哪个家庭绝对没有可能遇到一些急事儿呢?比如孩子只有邻里的同伴儿才能时不时的在一起玩儿、隔壁老大爷才能与您一同遛弯儿。那么,“共享家长和生活空间”解决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有哪些优势之处呢?

1、物质环境基础

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60%、 户籍城镇化率44.38%。也就是说我国城镇化进程一近半,而且在我国城镇居住用房建设规划过程中就要求配套有大量小区和社区级的公共文娱硬件设施。所以,“共享家长和生活空间”解决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有一定的物质设施做保障,唯独欠缺一个长效组织机制【今天社会中多数民非、公益性组织实际上属于临时工】。

2、生活习惯基础

商品房让人们居住更加集中,而且它还有一个附带功能,就是将具有某个区间性生活条件的人们聚集到了一起,比如高档别墅区指定是相对的富人阶层、较好的高层小区为上层中产阶级,而且他们的生活的圈层会有很大的交集。所以,同小区实施“共享家长和生活空间”解决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有很好的生活习惯基础,一同交往的孩子、中年人、老人他们的综合消费能力基本接近,有助于彼此间开展良好的信息沟通。

3、互学共进的基础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成长向上的进步愿望。然而,生活中有很多关系不利于平等互助,比如父母与孩子、领导与下属、老师与学生......他们之间总存在各种代沟。但是,隔壁邻居之间就可以没有利益与层级差别的平等沟通,因为邻居之间不存在直接利益关联彼此尊重就是唯一的前置条件。

4、邻里互助更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人是社会关系的基石,而且邻里之间的利益关联也是最紧密的。生活中,每个人最害怕的就是孤独,对孩子最好的成长教育是陪伴、最好的孝就是多回家陪老人。但是,参与社会分工协作的中年夫妻却实在“分身乏术”。所以,邻里之间相互探慰就成为解决陪伴问题最有效的策略,同时邻里之间如果能够因解决共同的家庭问题【养育孩子和赡养老人】而走到一起,那么邻里纠纷就会自然解除,广场舞让老人们有了共娱、共乐就是最为典型事例。

动起来的开心时刻

自然环境中,每个人独自都处于绝对弱势。所以,人们需要组建家庭、“相拥则暖”。同样,家庭也属于社会生活中的绝对弱势群体,单一家庭如果被社会隔离几乎没有实现幸福生活的可能【脱贫工作中就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异地搬迁】。所以,“相拥则暖”同样适合家庭之间以互帮互助的方式解决彼此关于生育孩子和赡养老人的共性难题,“共享家长和生活空间”就是解决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唯一可行之策。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