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读给你听:秋天永远的孤独|里尔克:诗塾课(312)

点击上方↑↑↑ 蓝字“诗塾”关注我们

秋     日

[奥地利]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冯至 译)

(题图为:Will Barnet:
Silent Seasons Autumn 1969)

作者简介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早期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1897年遍游欧洲各国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开始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代表作品诗集《生活与歌曲》、《祭神》、《梦幻》、《耶稣降临节》 、《图像集》、《祈祷书》、《新诗集》、《新诗续集》、《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

1875年,里尔克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高中毕业后,在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文学史和艺术史,此后曾在慕尼黑和柏林从事写作。在文坛崭露头角后,里尔克在国内、国外不停地游历。在1905年到1906年期间里尔克一度担任罗丹的私人秘书。1915年一战期间被征入伍,服役于维也纳战事档案馆。1919年迁居瑞士。1926年12月29日因白血病逝世。

Eric Gill:Autumn Midnight (2)

德语原文

Herbsttag

Herr: es ist Zeit. Der Sommer war sehr gro?.

Leg deinen Schatten auf die Sonnenuhren,

und auf den Fluren la? die Winde los.

Befiehl den letzten Früchten voll zu sein;

gieb ihnen noch zwei südlichere Tage,

dr?nge sie zur Vollendung hin und jage

die letzte Sü?e in den schweren Wein.

Wer jetzt kein Haus hat, baut sich keines mehr.

Wer jetzt allein ist, wird es lange bleiben,

wird wachen, lesen, lange Briefe schreiben

und wird in den Alleen hin und her

unruhig wandern, wenn die Bl?tter treiben.

21.9.1902, Paris

Aus: Das Buch der Bilder

(Elizabeth Stanhope Forbes:Autumn Leaves)

作品赏析

这首“秋日”是诗人1902年9月21日在巴黎写的,那年里尔克仅27岁。翻译家冯至曾经评价这首诗:“诗歌所能带来的情趣就是从一颗心走进另一颗心,并且随之跳跃与感动。显然,里尔克的这首《秋日》做到了,并在百年的岁月里越发显得隽秀而光辉四溅。”。

诗篇分为三节。首节第一句是一个感叹句,感喟夏天的即将终结,和秋天的到来。这种感喟带着明显的如释重负,秋风刮过田野,如同扫荡一样将盛极一时的夏天驱赶。同时,这节也有一种强烈的期盼,盼望秋天早日到来,彻底征服夏日。甚至到了呼吁的语气,呼吁上帝,将阴影投射到日晷上,给大地一个明确的指示。季节轮替本有自然变换之法则,上帝自有安排。但首节充满了人为的呐喊与催促,更有着时不我待的急切。

第二节继续呼吁的语气,用祈使句来呼喊秋季的汹涌降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果实的成熟,再加上气候的回暖,更有利于酿酒,而酒的酿造则是深秋的标志,透着丰收后的喜悦与庆祝。这节是描写了秋日里的两个标志性的特质:果实飘香成熟,以及更进一步的将果实酿造成美酒。果实是自然植物,而酿造美酒,渗透甘甜则是人类的自发行为。两者行成自然的比照,凸显出人与物的和谐律动,彰显了人类活动对于物的影响。在本节里显得活力十足,动感充盈。

( Jean Francois Raffaelli:The Arc de Triomphe Autumn Effect)

第三节则突兀而感伤,将个人的思绪与情感附着于状物的描写中。与前两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意从期盼——呼吁——催促,一下子坠入到孤独的情境。秋天就是这样,成熟,丰盈,美酒的酿造,生命的富足;但秋天也不单如此,也有着孤寂,转瞬间的落叶,分离,以及由此带来的感伤。

起句的两个断言式的定论,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猛烈地转折着诗意。而在此感知下的行为同样显示出这样的感伤不是从天而降的:秋风一起,落叶纷飞;这是外景; 而诗人的个人体验:醒来,读书,写长信,徘徊于林荫道,活脱脱是一个异乡漂泊的异客形象。这里渗透着一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愁绪,如长信传递的思念,读书传递着的寂寥,醒来于异乡的床上传递着的离愁......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读到这样的句子,无疑会被雷电击中一样,让人生出万种孤独,千亿种寂寞来。房子是人为建造的,乃人类文明的外在活动;此时没有建造,诗人建言顺应天意,自我漂泊吧;而孤独是人类的内在心理活动,此时孤独,则永远孤独,此刻诗人在断言人类的必然命运。这种谶语式的独白,仿佛如阴影,如沉云一般笼罩在诗人的一生当中。

(Zinaida Serebriakova:Versailles Park in autumn 1926)

诗人里尔克很小的时候,就面临孤独的命运。在布拉格,才5岁,姐姐过早夭折,他被当作女孩子来抚养,留长发,腼腆,脆弱而敏感;9岁,父母离异;16岁,被军事高级中学除名;他一生都是多愁多病的身,一生都处于困顿潦倒的漂泊,一生都有经久不衰的情。写这首诗的时候,青年诗人里尔克初至巴黎, 成为罗丹的私人秘书,但在生活中感受着孤独的煎熬, 漂泊的窘境。

《秋日》就是这样一首见证他从青涩走向成熟的作品,其浓浓的孤独感征服了读者,赢得了深深的共鸣。弗洛姆曾经说过:“孤独”是人类永恒的难题。孤独是引起强烈恐惧感的根源,同时孤独还会引起羞愧和负罪的感觉。人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从而从孤独的囚牢中解脱出来。

这样一首描写孤独感的诗篇,我们读来如身心被叩击,灵魂被颤栗一般,深深地打动。我们面对孤独感,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情绪,不独你一个人如此感觉,许许多多的人,乃至整个人类都会感觉孤独。愿我们正视这种感觉和情绪,给这些情绪一个出口,比如读读诗,比如采用合适的交际方式,告诉自己,孤独不可怕,让我们习惯与之相处,习惯与之握手一样,不必为此感到自责,像面对每天的日出日落一样......

(Vincent Van Gogh:Les Alychamps Autumn)

阅读指南

父母读给孩子听全文十岁+ 听 

孩子十岁+读全文

让孩子读,父母不用多的讲解,让孩子自己体会,是最好的阅读方法。
给孩子以原始的音乐感,旋律性。
不会读的字,父母提示下即可。
诗歌天然的美妙,会吸引孩子一首一首地读下去。在多次的阅读中,体会文字与韵律的美好

(Salvador Dali :Autumn Sonata 1945 )

朗读者

朗诵者:唯一

配乐曲:A comme amour秋日的私语

作曲者/演奏者:理查德.克莱德曼

专辑:A Comme Amour

《秋日的私语》原名《à Comme Amour》(法语),曲名意为如情似爱。由法国作曲家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作曲,他们是法国达芬唱片公司(Delpnine)的负责人,理查德·克莱得曼是原演奏者。他演绎的这首名曲,如泣如诉,充满了浪漫的美感,完美表达了秋天里的童话般的美景,秋天里的温馨烂漫和缠绵。

(John Leslie Breck:Studies of an Autumn Day no. 7 1891)

今天诗塾的献声者,是来自厦门的唯一。他目前在读一年级,喜欢音乐和英语。本期唯一的朗读,青涩稚嫩,一字一句,谨慎规整。读这样的一首独单漂泊的寂寞之歌,确实难度很大。孩子尚不能理解这样深邃的孤独感。但小小的唯一,认真注音,缓缓读来,给人非常特别的意味。让人浮想联翩。其勇敢献声挑战世界名著的劲头值得点赞。希望唯一在诗塾里继续多多发声,给我们带来更多美好的作品,更动听的享受。

阅读,拥有沉默的力量,拥有引领灵魂起飞的力量。而诗歌也拥有绽放的力量,拥有情感温暖的力量。风过留声,雁过留影。每一缕风声,每一道雁影,都在我们心灵里留下涟漪,在我们心田里留下印记。孩子们,让我们绽放,像花儿一样;让我们放声,像鸟儿一样。给我们的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印记。

(John Everett Millais:Autumn Leaves)

诗歌就是上苍馈赠给我们的美好礼物。
愿诗塾能长伴你我左右,共享诗意生活。

德语书写的诗歌选读

海涅诗选(1):诗塾课(74)

海涅诗选(2):诗塾课(75)

海涅诗选(3):诗塾课(89)

歌德诗选:诗塾课(120)
歌德诗选(2):诗塾课(254)

雷丁诗选:诗塾课(16)

赫尔曼·黑塞诗选  :诗塾课(69)

赫尔曼·黑塞诗选(2):诗塾课(101)

荷尔德林诗选 :诗塾课(230)
艾兴多夫诗选:诗塾课(293)
艾兴多夫诗选(2):诗塾课(299)

诗歌欣赏 尽在诗塾
你的诗意童年 诗塾伴你

支持原创,欢迎转载。

并热忱欢迎大小朋友们共享音频视频,

诗塾是你读诗荐诗享受诗歌的平台。

诗*图
(封面图为:Boris Mikhaylovich Kustodiev:Autumn1915)
以上一组关于秋天主题的世界著名油画,来自网络,特此鸣谢!

(Abel Grimmer:Autumn)

 诗 塾 
给孩子们一个诗意的童年

请加微信号:诗塾 或搜索:Poemclass 

我们欢迎大小朋友发送音频视频给我们编辑推送

合作/分享请联系 wwwcox@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