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与粽子无缘?忠告:提前做好2件事,能放心品尝

得了糖尿病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对吃货们来说,应该就是和各种美食的告别!

因为糖尿病属于代谢类疾病,其根本原因就是体内葡萄糖无法被代谢和消耗,最终造成了血糖升高。

而想要控制血糖,仅仅依靠药物是无法达到的,患者还应严格控制饮食,对于高糖、高热量的食物都应减少摄入!

眼看一年一度的端午将至,各大超市、小吃街粽叶飘香,豆沙、鲜肉、蜜枣等,内馅让人看的目不暇接,糖友们估计也会看到蠢蠢欲动吧。

然而对糖友来说,无论是甜粽子或咸粽子,似乎都是遥不可及的美食。

一个粽子的热量=两碗米饭的热量

的确,粽子的热量对糖友来说的确不容忽视。

有调查显示,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热量能达到300千卡,也就相当于两小碗米饭的热量。

一个原味粽子的热量能达到278千卡,含糖量能达到40.8,升糖指数达到87已上

除此之外,粽子食用糯米做的主要食材,而糯米粘性大,不易消化,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更容易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

一个小粽子热量高,生糖快,还容易引起消化道问题,真心是让糖友们“万粽所归”吗?

其实,也不是一定要对粽子滴口不沾,糖友们能注意以下几点,同样可享用美食:

一、让血糖趋于平稳

糖尿病的饮食禁忌并不是绝对性的,而是在血糖稳定的前提下,诸多食物都能少量摄入。

如果血糖持续不稳,出现反复性波动,特别是餐后血糖经常超过了11.5mmo/L,这就应严格控制饮食。

如果血糖抑制都非常稳定,餐后血糖长期控制在7.8mmol/L,就能适当食用粽子。

所以在平时,应将控血糖到位,按照医生建议定时服用降糖药物,特别是在餐前服用的降糖药,可控制血糖的增长。

除此外,还应监测吃粽子前后的血糖变化,如果发现吃粽子后血糖有所增长,那就应在基础上再减少摄入量,或直接不吃,以免影响血糖波动。

二、选择适合的粽子、改变饮食

对糖友们来说,吃粽子时要考虑降低粽子本身的升糖指数,特别是自己在家包粽子时,可把控粽子的原料,尽量减少添加升糖较快的食材,比如肉类、蜜枣、豆沙等。

可适当添加菌菇类、全谷类以及豆制品,既能够降低升糖指数,还能增加纤维含量。

另外,吃粽子最好是在早餐或午餐阶段,此时体力活动较强,能消耗多余的血糖。

在食用粽子之前,可先适当吃一些蔬菜、奶类等,然后再摄入粽子,让糯米缓慢消耗,这样能在一定 程度上延缓血糖反应。

如果是将粽子放在两餐之间食用,就应注意减少下一餐的主食摄入量!

糖友如何做到日常饮食?

其实,对于糖友们来说,并不是要计算每一餐的热量,而是要将全天的总热量摄入都计算其中。

在食用了粽子之后,就应减少其他热量的摄入,比如主食米饭、馒头一类,让全天热量保持在平衡状态,并搭配适当的运动,让身体迅速消耗多余的血糖!

当然,毕竟血糖升高对人体其他器官危害甚大,因此糖友饮食还真不能忽视。

不管是吃粽子还是其他食物,本着低糖、低脂肪、低盐的饮食原则,做好食物取舍。

而膳食纤维、蛋白质也是糖尿病患者必需的营养,因此,瘦肉、蛋、奶、鱼可以多吃。

同时,富含优质脂肪酸、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也建议糖友多吃。

最后还要提醒糖友,每天都应对血糖进行测试,这包括了空腹和饭后2小时血糖变化,观察食物对自身血糖的影响,并及时做出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