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亲书的三块碑刻在湖南永州被发现!

靖难”之役后,关于建文帝的最终下落,一直争议不休。而《明史》一纸”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让本扑朔迷离的建文悬案,变得更加草蛇灰线。六百年来,建文帝踪迹某地说法又不断被翻新传播,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建文帝踪迹就像海洋的波浪不断翻腾,他的热度绝不亚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康熙大帝。尽管如此,这些传说对建文帝的踪迹还是缺乏史料性的价值。

而湖南永州则不同,它是以建文帝亲书或亲立的三块碑刻的发现为起点,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建文帝亲书的四块碑刻在永州被发现,可以说,让建文踪迹的证据达到了最高级别。我在这里自信地告诉您,这些碑现在还都保存在。我就从这三块碑刻开始,向各位介绍建文帝藏身永州的那此史料,还有永州说与全国其它说的关系所在。

建文帝亲立逊国退位碑《缘化袈裟记》

在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洞心(明朝时属宁远县),有一座龙池寺。康熙《永州府志》载其建于永乐三年,2011年 新田县文管所史世冬在这里发现了一块立于永乐六年(1408)年碑,碑名叫《缘化袈裟记》,其碑有副标题:小行德祖梅等师亡代立之记序。

此碑原立于龙池寺中,民国初年,洞心村建农贸市场,把龙池寺的部分建筑拆掉,大量碑文搬移铺路或做洗衣板,经过六七十年的洗衣刷的破坏,碑文大都剥离脱落,后又遗弃在路边作水沟过桥板。及到2011年史世冬发现此碑,后此碑才搬移到新田县文庙里保存起来。

《缘化袈裟记》碑现状,现搬迁保存在新田县文庙

此碑的立碑人一栏第一人的名字便是“本邑小行德祖梅”,即为副标题中的“小行德祖梅”,本邑在当时系指宁远县。

立碑人一栏中的第一位立碑人的名字,与副标题中人物为同一人

正是这个副标题,它就揭示了“梅”实际就是一位退位为僧的皇帝。副标题十三个字,有三个字系通假字:“亡”通“毋”,“代立”通“代位”,“记序”通“记叙”。如果把通假字改为原字,其副标题实际应为“小行德祖梅等师毋代位之记叙”, 这个副标题,其实是对正标题“缘化袈裟记”的解释。

这个副标题有一个核心词“代位”,也即“代立”。它是啥意思呢?查询词典可知,它是一个单义词:”继位为君,‘立’通‘位’”。这样全句的意思就十分明晰了:小行德祖梅不当皇帝而退位为僧,当起了和尚的记事叙文。梅是永乐年间来建的龙池寺,他退位前是皇帝,碑也是他带头亲立的,他不是建文帝,还能是谁呢?

其实,碑的正文中,对“梅”的身份进行了交待,他是”大明皇朝先师“,系从皇宫里退位而来此建庙的和尚。那么,洞心村先人又是么看这位”梅“的身份的呢?我们来看一块清代碑对他身份的描叙,此碑叫《万明灯》,现在还躺在龙池寺禅房的走道上。

《万明灯》碑上半部分

《万明灯》碑截图,其中显示龙池创始人为“应文”

《万明灯》碑开篇写道:“自佛祖之光于邑,国也由是京畿。各靖难於婛,以崇九我佛祖焉。师等命寺龙池,难曰应门。文岂非……“这碑开篇的意思十明明白:自从佛祖光顾到我们宁远县,国家的京城就迁到了这里。各位在京城靖难于他,用来保护我们的佛祖。师祖把寺庙命名为龙池寺,而靖难时期则称应门,应门的文神师难道不是……”应文的文禅师难道不是……“表达了龙池寺师祖僧名叫”应文“。应文是谁啊?去看看史书吧,他就是野史中所记的建文皇帝。还有,文中说他来到宁远,宁远就成了京城,这也充分反映出他是一位皇帝来的。此碑与《缘化袈裟记》一脉相承,互相印证。而《缘化袈裟记》则为梅也即应文亲立,其证据性可想而知。

关于龙池寺,还有许多碑刻,也都证明龙池寺的师祖确系退位为僧的建文皇帝,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建文皇亲书的碑,所以暂时略去不写,待后文慢慢来叙。

建文帝为自己亲书墓塔铭——《白掌塔铭》

龙池寺的”小行德祖梅“或者说“应文”最终葬在了哪里呢?这是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功夫有负有心人,我们在2015年元月2日,在宁远县鲤溪镇找到了这位梅的墓塔以及墓塔铭——《白掌塔铭》,这塔铭还是梅亲书的哦。

智眉禅师即应文和尚为自己亲书的墓塔铭

从图中,我们明显看到此塔建造者之一为“臣邓林先有朋”所造

塔铭序言中明显落款“白掌眉叟亲书”,“白掌”即慈善机构掌持,这里指大观堡乐善堂慈善机构。塔铭中也重点表述了梅即智眉创建了大观堡。而“臣邓林先有朋造”,则清晰表达了智眉禅师在当和尚前的皇帝身份。这《白掌塔铭》与《缘化袈裟记》都系梅所亲立或亲书的碑,再一次证明了梅即智眉,百姓又称他为智眉禅师。故此可证梅为建文皇帝。

建文帝临终前亲自书碑揭开自己系明二帝的真实身份的“别碑”

在《白掌塔铭》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行字“(慈觉山白掌)余位名目别树别碑”,意思是大观堡慈善机构的经管人的姓名,由梅在临终前另外树了别碑来进行表彰。这碑,其实是大观堡《乐善堂章程》在运行数十年后的补充条款,碑文内容见碑文。

这就是《白掌塔铭》中所叙“余位名目别树别碑”中的“别碑”

“别碑”拓片图

这块碑清晰记录了大观堡由“二帝”、杨依义、王履衢、李王衡等四人创立。其文如下(:

经理人每年五月十六日,

圣帝之寿诞,为同人之嘉节,首士齐集,虔诚致祭。

是日结数粘列清单,于

圣位前鸣誓,以释群疑。□系乐善必垂诸久远,非鸣誓不足以齐心,尤不足以服众,且不足为后之经理者鉴。经管者永远依此奉行,庶历久而无弊。

誓词 维

皇上御极之 年岁次 月 日等谨以牲醴香楮之仪致誓於

二帝神位前曰:

二帝职司阴鉴:

泽被生民,普察人间善恶,严行

上帝褒诛无微不烛,有隐必彰。前首事杨依义、王履衢、□王衡等创立乐善堂公举上经理堂事。矢怀必正必公、度务则宜、动宜慎,出入必有数,日用必守成规,不敢冒数鲸吞,藉善渔利。如有假作等情,上遭

天谴,下罹

神诛,家必勿昌,身其永堕。惟

神有灵,其鉴察之。敢告!

看完碑文,我们就知道,这是要求大观堡的后任经理每年五月十六要祭祀智眉,而在祭祀的时候则称智眉为“二帝”、“皇上”,“上”等,这与《白掌塔铭》的“臣邓林先有朋造”正好相吻合!特别是祭祀的时间正好是建文帝登基做皇帝的时间。

结语,本文仅简单介绍此三碑,具体解读待后续一一慢慢地、细细地道来。仅作新闻发表,有爱好者,可联系作者,我们将提供更多的原始碑刻和县志、族谱记录,还有历史遗迹,特别是墓葬和两处衣冠冢等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