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热评●文学评论家李朝全评《秘境》:文学要揭示世道人心
文学要揭示世道人心
文/李朝全
白描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作家前辈。他的创作一直致力于探寻人性的奥秘、揭示世道人心,具有理性思考的光芒。像他的散文随笔集《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一样,白描的长篇纪实新作《秘境》具有亲历性、在场感,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作品的带入感特别鲜明,可读性强。
石头是平凡事物,从璞石中雕琢出玉来,便形成了一种玉文化。这是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8000多年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与汉字、中医中药、中国饮食文化等类似,玉文化是中华文化辨识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或尺度。
在作者看来,玉——玉器本身承载着多重的内涵和价值,既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品德,既是一种地位也是一种权力,既是一种物件、商品,也是一种象征、精神符号。同时,玉器也承载着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艺术的、宗教的、教育的、历史的、考古的等多重的价值。《秘境》对玉文化的开掘从两个方向深入。一是纵的开掘,即玉文化历史,从玉的发现、开采,红山文化中最早的玉龙、良渚文化中的玉尊、商周以后被作为礼器的玉器,直到今天的玉器市场。二是横向的开掘,即玉的多方面的运用、功能及价值,包括玉石加工技术、玉雕艺术、玉器鉴定、拍卖、收藏、分享等。玉文化在最近十几年来的表现主要是市场热、收藏热。这部书对于当下的鉴宝热、收藏热进行了冷思考,“热中求冷”,反思了甚嚣尘上的收藏文化。除了探究玉文化历史、玉器多重价值外,本书还具备丰富的知识性和科普价值,是一本关于玉文化相当专业的书。书中关于玉和玉器使用的各种术语以及描述、赏鉴等,都相当准确而地道。
畸形的“收藏热”反映出当下社会一种不正常不健康的浮躁心态。玉变成了一种“欲”的对象和财富、金钱的负载物,这不能不说是当今世道人心的一个软肋和缺陷。玉和一切财富都变成了欲望对象和欲望承载物,人欲变成了简单的钱欲,这可能是当今社会乱象的一个根源。白描试图从喧嚣的世道和浮躁的人心里找到一种静,“闹中取静”,“动中求静”,静思和追问我们究竟丢掉了什么,丧失了什么更为宝贵的东西。古人佩玉,乃慕玉洁;今人逐玉,却为财富。在古人看来,玉有玉德,玉是一种品行、情操的寄寓与象征。在白描看来,玉是一种洁白的、纯净的、能净化人心的物品。玉是奇特瑰异的石头。“凡自然造化形有所异者,必是情有所寄、理有所寓焉”。国中有玉方成 “国”,家中有玉乃为“宝”。冰清玉洁,这种品行操守才是国家之宝。玉寄托着人的情感,也寓示着生活的哲理。《秘境》这本书就是要回溯传统,彰显玉德,提升人文素质,引导读者树立向真、向善和向美的正面价值观。
文学要艺术地揭示世道人心,带给读者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本书之所以好读,应归结于其很强的艺术性。全书几乎可以看作短篇故事集或“俗世奇事”系列。作者通过讲述一个个自己亲历的或者耳闻目睹的玉器市场的精彩故事,汇成了一幅丰富多姿的浮世绘。在谋篇布局上,白描亦相当讲究,书名称“见闻录”,这是一种相当古老的文学体裁,譬如清人的《西域闻见录》等。全书分成《白玉纪》《翡翠传》二篇,“纪传”则是对中国纪实文学传统深远的传承。书中每篇故事皆可独立成章,有时是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有时又分为奇人奇事之前传与后传、本文和续篇,这是古代文学中“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创作手法。如艾则孜卖玉:新疆人艾则孜·卡斯木先是用假的玉把作者给引诱上当了,让作者蒙受巨额损失。当作者识出假来,想要调包换真的籽玉,人家却不认账。故事看似到此已戛然而止。然而作者随之笔锋一转:艾则孜孩子生急病,托别人帮忙,那人正好来求白描。孩子病治好了,得知实情的艾则孜愧疚难当,特意登门道歉,这是后话、后传。又如老杨赌玉:杨毓修对自己高价赌来的一块璞石期望值甚高,人家给到60万元他都不卖,最后他自己请人将玉石解开,却发现几乎没有翠,输得了个底儿掉。然后,就在他自己都毫不抱希望的随意买的一块石头上,他却翻了身,赚得盆满钵满。这是老杨后传和故事续篇。在文坛上流传甚广的“分香散玉”典故。雷抒雁的记述已广为人知。然而,在这个故事“正传”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外传”和“后传”,白描在这部书中便为读者一一揭开,这样的一些写作手法都很传统,也很有特色和意味。
书名:《秘境》作者: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