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去寺庙还愿,归来时向百姓讨水喝,随口一首词便是千古佳作
小珏在以前的文章中,介绍过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时,曾经为旱灾而求雨的故事。当时许多读者还非常不理解,认为苏轼是这么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还会相信封建迷信。其实,我们在讨论任何一个古代名人时,都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时代。苏轼以弱冠之年就考中了进士,是典型的学霸,如果在今天他当然知道下不下雨和神灵没有任何关系,但在1000多年的古代,他所接受的教育并不能超越当时的现实。
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时遭遇的旱情是在元丰元年即公元1078年发生的,苏轼带领百姓前往龙王庙求雨,而且还写下了《徐州祈雨青词》的祷词。我们也知道,旱久必雨,不可能出现经年累月的旱灾。苏轼的举动,客观上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后来也确实等到了及时雨。
不管灵不灵,有效就是硬道理,苏轼等官员自然喜气洋洋前去还愿。“久旱逢甘霖”本来就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苏轼这一路心情很好,他所见所闻全部记载下来,编成了一组词,其中一首词饶有兴趣: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在这首词的上阕,描述的是恬静的自然风光。一阵轻风吹过,枣花纷纷落下,有的甚至落到了人的衣巾之上。村南村北响起了纺车的声音,在古老的柳树之下,还有个身穿布衣的农民叫卖着黄瓜。这是何等安详的场面,苏轼以白描的手法,不加任何修饰,就为我们勾勒出宁静的乡村画面。
在这个时期,苏轼的用意显然有二。一是表面旱情过后,百姓安定下来,物资上供应充足,不至于流离失所,精神上也回归了正常,不再惊慌失措。小珏试想,如果苏轼以这样的词上报朝廷,比什么奏章都要有说服力。
第二个用意是在暗示中国农民的质朴。尽管经历了旱灾,一定有百姓无粮可食,一定有人流离失所甚至失去亲人。但百姓很坚忍,只要风调雨顺,给他们希望,他们依然能够顽强地生活下来,而且还很享受这样的单纯生活。苏轼说的是农民的坚韧,同样也是在赞颂农民的纯良。
上阕写的是自然风光,下阕之中,作者便将自己融入其中。“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非常形象,苏轼本来就好酒,这次还愿一身轻松,自然会趁机品尝美酒。美酒醉人,风光醉人,百姓安定无忧的生活更让苏轼沉醉,他此时只想美美睡上一觉,奈何却在路途,实在并不方便。日头高高,他希望能喝茶解渴,更希望能以此解酒。
最后一句就是全文兴趣盎然的结尾:“敲门试问野人家”。这一句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大有深意。太守能去野外的人家敲门讨水,这说明了他没有架子,与民同乐,是真正的父母官。苏轼刻画了这样一个浪漫亲民的形象,与我们印象中高高在上的官员迥然不同。
另外,这一问,也说明了当时北宋天下太平,人民富足的风貌。即便是野外的人家,也有富裕之物,不至于驱赶客人。同时,物质决定精神,人民富足到了一定的程度,精神风貌也会有很大的改变。他们不会冷冰冰的,而是热情好客,所以苏轼才会有信心上前敲门。
总之,这轻轻一句,让上下两阕美妙地结合起来。上阕中不仅仅是田园画卷,下阕中也不仅仅是苏轼酒后赶路,它这一句将官民同乐,和谐相处的画卷,悠然展现在读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