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詩經‧王風‧君子于役》──渴望行役 | 分享空間

釋詩經《王風‧君子于役》

薛元澤

【詩文】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無飢渴?

【詩義】

詩人認為,行役可以到很多地方觀光瀏覽。君子行役,詩人沒跟上,只能看著雞棲、羊牛下來,心裡卻非常渴望。

【注釋】

君子:某位國君。

于役:正在行役。

不知其期:不知道君子行役的期限。

曷至哉:曷,何也。曷至哉,《集傳》:「何所至哉?」即,到了哪些地方啊?

埘:土窩,此詩指雞窩。

羊牛下來:羊、牛下山回來。

如之何勿思:之,指君子行役。像君子行役的事如何不想?

不日不月:與「不知其期」同義。何楷《詩經世本古義》:「不日不月,言君子往役非一日一月之故。」日、月指時間,不日不月,不是一日一月,指時間很長。

曷其:同何其,為何那樣……

有佸:佸,會、至也。有佸,指到過很多地方。

桀:木桩。

下括:牟庭《詩切》:「《方言》曰:『括,關閉也。』《文選》注引《韓詩》章句曰:『括,約束也。』下括,謂下山而歸閉於闌檻也。」

苟無飢渴:苟,《說文》:「誠也。」苟無飢渴,真的沒有渴望嗎?指詩人非常渴望與君子一起行役。

【翻譯】

國君正在行役,不知道要去多久,到過哪些地方啊?母雞在雞窩休息,已經傍晚了,羊、牛都下山回來了。國君正在行役,這樣的事怎會不想呢?

國君正在行役,不是一日一月的事,為何那樣到處走?公雞在木桩休息,已經傍晚了,羊、牛都下山入圈了。國君正在行役,這樣的事真的不渴望嗎?

【詩義辨正】

歷來這首詩的詩義,大致上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毛序》所說,「君子行役無期度,大夫思其危難」,詩人是位大夫,「君子」是詩人的同僚。第二種是《集傳》所說,「大夫久役于外,其室家思而賦之」,「君子」是位大夫,詩人士大夫之妻。第三種說法與第二種類似,是君子久役在外,其妻思之而作。因詩人「約雞歸棲,呼牛羊來下」,王質認為「君子」是位「在郊之民」而不是大夫。總之,此詩詩義歷來認為是大夫思行役的同僚或妻思行役的丈夫。

解此詩的關鍵在末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與「君子于役,苟無飢渴」。「如之何勿思」的主語是詩人自己,則「苟無飢渴」的主語也應是詩人自己。《鄭箋》:「茍,且也。且得無飢渴,憂其飢渴也。」如果「且得無飢渴」的主語是詩人自己,就不是「憂其飢渴」。既然「苟無飢渴」的主語是詩人自己,則飢渴的是詩人自己。君子于役,詩人為何會感到飢渴?此詩「君子于役」重複四次,本文認為,詩人在意的是「君子于役」而不是「君子」。換言之,詩人認為行役可以到處玩,而不是在家看著雞棲、羊牛下來。詩人想著的是,為何自己不能跟著君子行役?他為此而感到飢渴。

【詩義回顧】

(1)      《毛序》:「〈君子于役〉,刺平王也。君子行役無期度,大夫思其危難以風焉。」《正義》:「大夫思其危難,謂在家之大夫,思君子僚友在外之危難。」

(2)      《集傳》:「大夫久役于外,其室家思而賦之。」

(3)      王質《詩總聞》:「當是在郊之民以役適逺,而其妻于日暮之時,約雞歸棲,呼牛羊來下。故興懐也。」

(4)      季本《詩說解頤》:「婦人以其夫久役於外,未有歸期而思念之,故作此詩。」

(5)      豐坊《詩傳》:「戍者不歸,室家思怨,賦〈君子于役〉。」《詩說》:「〈君子于役〉,戍申者之妻所作。」

(6)      方玉潤《詩經原始》:「〈君子于役〉,婦人思夫遠行無定也。」

【詞意回顧】

●君子

(1)      《正義》:「在家之大夫,思君子僚友在外之危難。」孔穎達以君子為大夫之同僚。

(2)      《集傳》:「君子,婦人目其夫之辭。」

(3)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書》:「據詩文雞棲、日夕、牛羊下來,乃室家相思之情,無僚友託諷之誼,所謂『君子』,妻謂其夫,《序》說誤也。」

●于役

(1)      《鄭箋》:「往行役。」

(2)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于,往也。役,謂行役。」

●不知其期

(1)      《鄭箋》:「我不知其反期。」

(2)      嚴粲《詩緝》:「不知期以何時而歸乎?言其時之久也。」

(3)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不知其期,計時也,猶云不知何時可以竣事也。」

●曷至哉

(1)      《鄭箋》:「曷,何也。何時當來至哉!」

(2)      《集傳》:「何所至哉?」

(3)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曷至哉,計地也,音耗久斷,恐調發無恒,并其所至之處,亦不能知也。」

(4)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此時何能至家哉?」

●埘

(1)      《毛傳》:「鑿牆而棲曰塒。」

(2)      《正義》引李巡曰:「寒鄉鑿牆,為雞作棲曰塒。」

(3)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今人家累土四周,亦呼『雞埘』。」

(4)      高亨《詩經今注》:「埘,雞窩。」

●羊牛下來

(1)      《鄭箋》:「羊牛從下牧地而來。」

(2)      《集傳》:「日夕,則羊先歸,而牛次之。」

(3)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羊牛下來者,《鄭箋》云:『羊牛從下牧地而來。』陸佃云:『先羊後牛者,羊性畏露,晚出而早歸,常先于牛,故也。』」

(4)      牟庭《詩切》:「下來,謂下山而來歸也。」

●如之何勿思

(1)      《集傳》:「使我如何而不思也哉?」

(2)      嚴粲《詩緝》:「如之何而使我不思乎?」

(3)      季本《詩說解頤》:「思者,思其夫之久而不得歸也。」

●不日不月

(1)      《鄭箋》:「無日月。」

(2)      《集傳》:「不可計以日月。」

(3)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不日不月,言君子往役非一日一月之故,是已往事。」

(4)      高亨《詩經今注》:「不日不月,指沒有限定日數月數。」

●曷其有佸

(1)      《毛傳》:「佸,會也。」

(2)      《鄭箋》:「何時而有來會期?」

(3)      《釋文》:「《韓詩》:『至也。』」

(4)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曷其有佸,言何時而有聚㑹至止之期乎?是將來事。」

(5)      馬瑞辰《傳箋通釋》:「《廣雅》:『會,至也。』是會與至同義。」

●羊牛下括

(1)      《毛傳》:「括,至也。」

(2)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括,《說文》云:『絜也。』絜之為義,麻一耑也。《禮記》註云:『猶結也。』挈也,蓋以繩繫之。挈而來歸,曰下括也。」

(3)      牟庭《詩切》:「《方言》曰:『括,關閉也。』《文選》注引《韓詩》章句曰:『括,約束也。』下括,謂下山而歸閉於闌檻也。」

●苟無飢渴

(1)      《鄭箋》:「茍,且也。且得無饑渴,憂其饑渴也。」

(2)      《集傳》:「庶幾其免於飢渴而已矣。」

(3)      季本《詩說解頤》:「苟無飢渴,言苟且以免於飢渴而不甘於飲食,見其思之深也。」

(4)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苟無飢渴,猶云庶㡬無疾病。苟字最下得悽惋,有無可奈何之意。苟幸無飢渇,庶後歸有期,此思之極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