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青报为何逆势重组深度调查部?

作者:张江

来源:蓝媒汇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2015年行将结束,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这一年过得很是艰难。休刊、辞职、广告下滑等利空消息接连不断,构成2015纸媒最重要的几个关键字。

而本周传出中青报重组深度调查部的消息,颇是引人关注。据蓝媒汇了解,原中青报特别调查部副主任刘万永,将出任重组后的深度调查部负责人,部门成员目前主要还是来自原报道部的几个年轻记者。一年前,中青报特别调查部解散,刘万永被调往报社其他部门。

而就在两周前,华商报深度新闻部刚刚宣布解散。稍早时候,京华时报等多家纸媒的深度部,不是被解散,就是并入其他部门变相解散。实际上,在当下大环境下,传统媒体深度部门调查监督式报道,的确存在很大的困境。

中青报为何“反其道而行之”?

中青报一位前领导讲过中青报认可的调查性报道的三个特征:公共利益被损害,有人或群体试图掩盖,记者独立采访完成。谈及此次重组的原因,中青报相关知情人士称,重组深度部旨在加强原创调查性报道,增强核心内容竞争力。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传统媒体的最核心竞争力,说到底是高质量的、原创的、深度的内容,而非是技术和产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一些传统媒体显然是冲昏了头,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随波逐流,把最核心的优势扔掉了。

资深媒体人朱学东曾表示,裁撤深度报道,表面上是砍掉了看似多余的奢侈品,实际上是砍掉了在新媒体时代市场化媒体尚存的竞争优势产品,砍掉的是自己的竞争力。解散或组建深度部,谁傻谁聪明?

眼下,众多传统媒体在应对新媒体冲击转型时,千篇一律的做法是上线“两微一端”,在渠道上构成媒体融合的标配。一方面是盲目跟风,你有我也得有;另一方面是有关部门的要求,这个必须得有。

有传媒观察者表示,毕竟受众的阅读方式在发生变化,上线两微一端也是传统媒体做出的适应性变革,应该说是好事。但是“渠道”绝非传统媒体的根本,毫无疑问仍然是“内容”。当然,这里的内容,是优质的内容,可读的内容,深度的内容,适应时代进步、用户想要的内容,不是十年前在刊发的火灾车祸现在仍在刊发的内容。与此同时,新媒体上的内容,更不是把报纸上的内容,一字不变搬到两微一端就变废为宝了。

是石头,在哪里都不会发光的。

是时候回归深度报道的价值了!

深度报道,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应该说,其价值一直被尊重。然而,在新媒体高度碎片化、娱乐化的感染下,传统媒体被带进了沟里。

在受众心里,包括一些媒体从业者,深度部的解散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管制的影响,这并不全面。新京报调查记者王瑞锋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深度报道的优秀稿件数量少,新媒体的冲击只是一小方面原因,新闻管控的压制、报社的支持程度、人才难以为继及记者个人能否沉下心去研究,都是重要原因。

有外因,也有内因。

当然,不可否认,新媒体“快”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新媒体冲击的突发报道,对深度报道的影响微乎其微。业内人士认为,新媒体并不是夺去深度报道生存之地的元凶。在新闻报道中,短讯完全可以放弃,交给新媒体和互联网。

“一个不好的现象是,新媒体不断推出的碎片化信息正在瓦解受众对深度报道的需求,因为深度报道很慢,等出稿了,受众就不大关注了,深度报道的传播价值大打折扣;但是一个好的现象是,我们感受到深度报道的价值正在回归,受众、业界和学界对深度报道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位业内人士向蓝媒汇表示。

原供职于南方周末的张英认为,只要新闻业还存在,深度报道就不会被放弃。所以新媒体的冲击越强烈,纸媒就越需要能让它站得住脚的内容,这仅凭广告和软新闻是不行的,深度报道始终是一份报纸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一位资深媒体人在接受蓝媒汇采访时表示,中青报逆势重组深度调查部,在眼下的节点和时节,非常值得观察和思考,那些裁撤深度报的媒体,管理层真的应该去了解一下读者用户的实际需求。多年来,中青报一直以深度报道见长,比如冰点周刊,其写作文本和优秀报道,甚至在学界被当成课堂资料进行讲授。

但也有媒体人表示,中青报因为是央媒的属性,在做调查报道特别是舆论监督式报道时,比地方媒体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地方媒体,目前业内的潜规则是不能做异地监督,而本地新闻受制于体制,更是无法做出有份量的监督调查报道。所以,中青报重组深度调查部门,目前看只是个案,地方媒体效仿的可能性不大。

蓝媒汇|传媒圈第一新媒体

(0)

相关推荐

  • 下一个十年,新闻宣传的风口在哪里?

      一   岁末年初,让新闻人兴奋的事太多了,但是最最兴奋的呢?   我想不少新闻人会把票投给新京报--100万元!新京报重金奖励2019年度新闻奖作品,97件作品喜提100万重奖.   在纸媒红火的 ...

  • 深度决定未来。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290天的第290篇原创文章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 ...

  • 多家纸媒宣布停刊,困境之下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

    2021年伊始,已有多家纸媒宣布停刊或休刊.贵州媒体<遵义晚报>称,为了响应中央关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号召,决定停止发行其纸质版:安徽宿州纸媒<皖北晨报>也在12月31日头版刊 ...

  • 观察|竟然有人认为深度调查报道会消失!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一位媒体朋友在微信群极力推荐<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她说都快看高潮了.在被删之前,这篇特稿昨天以刷屏之势疯传,微信阅读量稳稳达到十万+. 有业内人士感慨,如此雄文 ...

  • 深度调查:农村老人的照护问题

    原文标题<农村老人照护问题>,作者:朱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来源:<中国经济大讲堂>(2020年4月12日).[整理摘编:时英平] 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照护存在哪些困难? ...

  • 深度调查:农村留守妇女的性生活到底有多尴尬....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万留守妇女. 调查中发现,留守妇女隐讳地表达了她们的性压抑问题,"她们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这也导致了连锁的负面情绪.&q ...

  • 中青报记者独家对话航天专家:火箭残骸都去哪儿了?

    靴子终于落地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1年5月9日10时24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东经72.47°.北纬2.65°周边海域.经监测分析,绝大部分器件在 ...

  • 中青报:把青少年变成“四无”的不是网络而是现实世界

    近期,<半月谈>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合作,在全国若干省份调研发现: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的"四无"青少年越 ...

  • 深度调查:过去50年,普林斯顿大学都在如何挑选学生

    小说家约翰·马坎德(John P.Marquand)在<不归路>(Point of No Return)一书中写道:"银行的所有运作,都应该像封闭在玻璃中的法国钟的轮子和主弹簧一 ...

  • 深度调查:农村留守妇女的性生活到底有多尴尬?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万留守妇女. 调查中发现,留守妇女隐讳地表达了她们的性压抑问题,"她们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这也导致了连锁的负面情绪.&q ...

  • 深度调查:农村留守妇女的xing生活到底有多尴尬?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万留守妇女. 调查中发现,留守妇女隐讳地表达了她们的性压抑问题,"她们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这也导致了连锁的负面情绪.&q ...

  • 门诊住院都能报,医疗险深度测评!

    百万医疗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几百万的保额,价格只要几百块,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但世事无完美,这类产品一般要住院花费 1 万以上才能报销,而且也不保普通门诊- 那有没有小病小痛也可以报销的保险呢?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