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令人胆寒的死神,却敌不过文臣的一张嘴,至死不敢埋怨
春秋时期,秦国属于边远小国,被中原诸侯视为夷狄。秦穆公继位之后,力图改变这个局面,他到处引进人才,其中蹇叔就是其中一位。蹇叔来到秦国后,他的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成为秦国的著名将领。说他们著名,主要还是因为秦国当时无人可用,这两人跟在孟明视后面做副将,尝到过好多败仗,还耻辱的做过俘虏。
然而,其中的白乙丙在秦国居住下来,繁衍生息,有一个光彩夺目的后人。这个后人也成为了秦国的将领,而且是当之无愧的名将,是另六国胆寒的白起!
白起为将的时候,秦国也非常强大了,但离统一中国,还差得太远。不过白起横空出世之后,他将秦国一统天下的伟业,完成到只差临门一脚的地步。
白起的第一场大仗,就注定载入史册,让他不朽。这时候,韩、魏联合周天子,一起扼守崤山、函谷关,要阻止秦国东进的步伐。秦国丞相向秦王举荐了当时只是左庶长的白起为将,从此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
当时,韩魏联军人多势众,白起决定不与他们正面交锋,他绕到联军的后方,发动突然袭击。联军从来没有考虑过作为防守方的秦国会如此大胆,更没有想过对方竟然会主动弃守要塞,而与他们野战。
更重要的是,白起抓住了联军指挥中拖拖拉拉,不肯先行出战的弱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逐个击破。最后,白起将联军合围在伊阙。即使这样,韩魏联军人数依旧占优,不少人劝白起见好就收,让开一条通道。
孙子曾经在兵法上说过“穷寇勿追”,商鞅则提出“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但是白起作为名将,却有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和解读。他认为自己军队气势正盛,可以以一当十,敌人军心涣散,十不当一。面对大好形势,他没有纵虎归山的打算,而是一鼓作气继续攻击。
伊阙之战,最终的战果是斩首二十四万,主帅魏将公孙喜。取得这样辉煌的战绩后,白起只是让人去秦国报捷,并没有收兵,趁机反攻占据了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在这场防守战中,白起以卓越的战争能力,取得了最大的战果。
这一战,让白起成名,完成了很多名将毕生也达不到成就。第二年他就升任为大良造,又向魏国寻仇,这一次,魏国六十一城尽归秦国所有。白起的登场可谓惊艳绝伦,他的开局是梦幻般的。
韩魏被打趴下后,秦国开始对不安分的楚国动武,此时,秦王毫不犹豫的使用了最闪耀的将星白起。
第一仗,楚国败,割让上庸、汉水以北土地。
第二仗,楚国败,鄢、邓等五城被破,郢都被围。
第三仗,楚国败,国都郢都被占领,白起一把火将楚国王陵烧尽。
也就是在攻下郢都后,白起因功而被封为武安君,这个名字封号历来都有,之前苏秦被封过,李牧、项燕也被封过。但是在这么多武安君中,白起仍然是最响亮的一个,说起武安君,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白起。
此后,白起又开始攻打赵国,著名的长平之战爆发。长平之战,本来主帅是王龁,因为久攻不下,秦王则再次祭出白起这个大杀器。然而赵国为了迅速解决战斗,则将廉颇换成了赵括。
都说赵括是纸上谈兵而打输了,但小编认为,当时赵国的经济实力撑不住长时间的消耗战,他们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放手一搏,也许能够击败秦军,总比活活困死要强得多。即使不能完胜,能拼个两败俱伤,让秦军也无力进攻,也不算亏。
然而,杀神白起的指挥能力太过于高超,超越了那个时代。他正面诱敌深入,两翼奇袭百里石长城,将赵兵装入口袋之中。白起在这一战仍然扮演了死神的角色,他不放出赵军任何人,使其断粮四十六天,射杀赵括,逼迫赵军四十万人投降。
面对这四十万降卒,白起做出了最让后世诟病的决定。他将降卒全部诱杀,只留下240个回去报信。从此,赵国精锐尽失,如同待宰杀的羔羊一般。
白起一生经历了大小70余仗,无一败绩,是当之无愧的战神。同时,据后世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占据二分之一,因而他又是当之无愧的死神。
这个战争机器并没有死在战场之上,而是被秦昭襄王与国相范雎密谋后赐死。临死之前,他对自己的国君毫无怨言,也没有埋怨范雎,只是哀叹是长平之战后的报应。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