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种训练,毁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理解能力,还有更长远的人格发展

急功近利的阅读观,使“速读”这类训练一直不乏拥趸。去年,一种号称“量子波动速读”的极速阅读,更是将这种神奇阅读术推到了极致。
下文中,运城国际学校校长、资深教育工作者魏智渊,从阅读本质出发,深入地阐述了为什么不能带孩子去学习“速读”。
他指出,阅读速度的提升,关键在于一个孩子的原有经验和理解能力,舍弃这些去盲目追求速度,只能是缘木求鱼。此外,还要警惕一切形式主义的机械训练,它是对孩子人格与智力、灵活性与创造性的摧残。

文丨魏智渊

现在有一种读书方法,叫速读,又称“全脑速读”。
“全脑速读”声称通过扩大视觉感知能力,充分开发左右脑、协调快速处理视觉信息的巨大潜能,能让训练者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信息。
无论何种形式的“速读”,都是将被阅读文字以组或行、块为单位进行大小不一的整体阅读,它所包含的可能是词组、半行、一行、多行甚至整页内容。
实际上速读术兴起很早,与类似的记忆术、大量识字等均属于同一个家族。
近二十年前我就尝试学习过,不了了之。现在当然知道速读是有问题的,但是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我尝试来说一说。
阅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与速读相对的,是传统阅读自然阅读,即按照字、词等少数几个单字为单位逐个阅读,常被认为是慢读。
其实,这是对自然阅读或传统阅读的误解。
一切有意义的阅读,都不是所谓的以字词等少数几个单字为单位的逐个阅读,这并不符合大脑习惯。
大脑的习惯,一定是结构优先,或者说意义优先。结构优先就是说阅读是以模块(即所谓组、块)的方式进行的,但比速读术所说的要复杂得多,后者只是一种机械阅读的升级版。
它先假定阅读是一个字一个字读,然后组成块,之后声称速读是一个块一个块甚至半页整页地读,所以速度就提升了。但关键是,阅读并不是这样子。
那么,阅读是一个怎样的过程?阅读是一个建构意义的过程。
打个比方,阅读就像警察勘察罪案现场。勘察现场并不是一个按一定的程序逐一察看的过程,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例如,警察会猜测、推断,然后根据猜测和推断的方向,再去有目的地看相应的细节进行验证;若符合推断,就继续,不符合推断,就调整假设,再调整观察对象。
如果是自动录像,会平均地记录一下表面的东西,包括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平均,但警察不是这样看的。他会根据有限的信息,形成一个关于罪案的完整故事,然后通过勘察的进展,不断地调整故事和丰富细节。
这种根据已有线索形成的假设,就称之为“阅读期待”或者说“先行理解”,我们是带着阅读期待不断地深入阅读的。
而作者,有时候就仿佛“犯罪分子”,他们不断地满足我们的阅读期待,也不断地破坏我们的阅读期待,甚至会制造假象,捉弄我们。这是一个读者与作者斗智斗勇的过程,然而乐趣就在于此。
例如,大家可以读这一段话:
“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事证实明了当你看这完句话之后才发字现都乱是的。”
再例如:
“他大吼一声,你信不信我去叫一车面包人来揍你。”
我们为什么能读懂这些句子?
因为我们并不像机器一样逐字或逐块地读书。我们能理解这些句子,能读懂一本书,能看懂一部电影,是因为特有的认知规律。
01
阅读,不是一个文字组装的过程,而是复杂的循环
阅读不是一个从部分到整体的组装过程,而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更好的描述,是怀特海所说的,“浪漫-精确-综合”的不断循环
例如,看到一篇文章的标题《为什么不要读孩子去学习速读?》,你就已经形成了关于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印象,并且,还伴随着相应的情感。
如果你是速读的坚定支持者,你甚至可能会中止阅读。
然后,接下来的每一部分,都会加深你对这篇文章的整体认识或理解。而这个过程,不是一砖一瓦地堆成一个房屋,而是先有一个框架,然后不断地丰富局部,并对框架进行调整。
你每添一块砖瓦,都会带来整体框架的细微调整(有时候是巨大的调整甚至重建)。你的情绪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变化,或共鸣,或反感,或赞成,或反对。
02
阅读效果,与我们的原有经验息息相关
从整体出发,除非读完,否则不可能完全知道作者在表达什么。这必然带来“阅读期待”或“先行理解”。
我们在没有读到相关字词或内容之前,就对它有一个猜测。如果读下去,无非是吻合期待,理解完成,或与期待相悖,调整原有整体。
阅读期待来自哪里?来自我们原有经验。
比如,我们原有经验中没有“研表”或“究明”这样的词汇,那么我们在语境中,会很自然地将“研表究明”修正为“研究表明”。
我们头脑中已经有许多阅读经验,存储了大量的意义模块,阅读过程中这些模块会被触发。所以当孩子读到“一车面包人来揍你”,自然就会修正为“一面包车人来揍你”。
这些意义模块,不是孤立地被触发的,它们是否被调用,又跟语境息息相关。
如果这是一个关于“面包人”的童话故事,那么,当孩子读到“一车面包人”,就不会被调整为“一面包车人”。
有时候,语法完全正确,意义也解释得通,但是,也可能被原有经验调整。例如“旗袍女遭神吐槽”,基于原有经验,我们会自然地读成,“旗袍女神遭吐槽”。
在上述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原有经验”十分重要
那么,“原有经验”是个什么鬼?实际上,它包含了两个紧密不相分的部分:
一是大量的意义模块,这些模块不可能被机械地存储,必然是背景化的或语境化的内容;
二是提取能力,相当于大脑的阅读加工能力,也就是理解力或阅读力。
因此,一个人阅读速度有多快,主要取决于这种意义模块的数量和质量(结构复杂程度),以及提取能力。国际象棋大师的象棋水平来自哪里?就来自于这两个方面。
速读的关键,是理解力
因此,速读的关键是理解力。
这里的理解力,就是指意义模块的丰富及复杂程度,以及提取能力(主要是提取速度和语境中的匹配能力)。
从脑科学的角度讲,理解能力,和相关的神经元的密集程度和连接速度,息息相关。
打个比方,我们可以把神经元之类的复杂相连,比喻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显然,公路网越密集,解决问题(到达指定地点)的能力越强。如果你希望速度快,就要把路修得更宽(髓鞘化)。
应试教育的问题,就在于把少数道路修得很宽很宽,但是,却只有几条主公路。结果,只能解决指定的问题,而无法解决更多的问题,包括无法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像一个人身上的血管一样,缺乏丰富的毛细血管,后果会如何?
要训练这种理解力,就需要大量的有意义的刺激。简单地说,需要大量的“默会学习”,即相对于显性知识学习而言,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学习。
今天学校教育的一大问题,就是患上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有意识字肥大症”,无意学习或潜意识的学习数量太少,导致了学习的机械,学生无法变通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要训练学生的理解力,就需要大量的阅读。我参与设计的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课程,就建立在小学阶段的“海量阅读”基础上,从小开始培养这种基础的理解力。
速读术宣称,不但可以提升阅读速度(10倍以上甚至更快),而且可以显著提升理解力。但是,这种速读的本质,和记忆术一样,就是最近百年来教育家们一直在抨击的“形式训练”。
它的弊端,就是将阅读技术与阅读内容剥离开来,认为可以通过片断地训练阅读技术,来提升阅读速度甚至理解力。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抨击过这种风行一时的“形式主义”理论。

归根结底,形式训练理论的基本谬误,是它的二元论。这就是说,这个理论把人的活动和能力,与所用的材料分离开来。

其实我们并没有所谓一般的看、听或记忆的能力;我们只有看、听或记忆某种东西的能力。离开练习所用的材料,一般的心理的和身体的能力的训练全是废话。

速读是自然而然的,
速读术却是有害的
速读是很自然的。
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钻研越深,阅读文献或相关书籍的速度越快,乃至于到了一目十行的程度也很容易。
我见到过的极端的例子,真的是把许多书读读目录和序言,就已经读完了,完全地领会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不要说别人,以我自己为例,买书甚多,真正一页一页读的极少,大部分书都是翻一翻就扔了。这种“翻一翻”,其实就是通过读目录或少数章节,迅速地就明白了这本书的内容并判断其价值。
所有人都明白,这跟速读的技术无关,而跟自身在相关领域内积累的经验有关。名医或许看一眼病人,或者把把脉,就知道病人的主要情况。这就是源自经验
然而,我们读书如此之快,并不仰仗于速读术。
我可能读教育方面的专业书籍速度很快,但拿一本医学书给我,我就快不起来了,甚至完全视为天书。就是说,没有抽象的速读能力,你读一个领域的书速度或许很快,但换个领域,就糟糕了。
我曾在新教师培训中讨论过类似的问题,是关于记忆力的。
我记不住人名,是不是说我的记忆力不好呢?但是,我读诗歌,读小说,一度近乎过目不忘。教研过的课文,我不自觉地能够大段地背诵。然而,英语单词我总记不住,十分痛苦。
那么,你说说看,我算是记忆力强还是弱呢?
显然,没有抽象的记忆力,没有抽象的速读能力。
记忆力和速读能力之类,能不能单独拿出来加以训练呢?当然是可以的,你可以训练记忆扑克牌,或一连串无意义的数字,但是,这与真正的学习有多大关联?对真正的学习,有多大意义的促进?只是怀特海所谓的“智力上的小步舞”而已,可以表演,却缺乏实用价值。
因此,速读术的最佳适用范围,就是信息提取式阅读。就是说,凡是涉及到需要迅速汲取一些外部信息的阅读,速读术是有用的。它用于说明类文章尚可,用于诗歌、小说,就有点捉襟见肘,甚至可怕了。
你用速读术读读海子的诗歌看看?甚至读读《红楼梦》看看?你顶多说,我可以快速记住《红楼梦》的情节和人物关系,但是,这是《红楼梦》的阅读目的吗?
就是说,速读术与记忆紧密相连,是为了快速提取信息并记住要点,而这只适用于信息类阅读,并不适用于一般学习。一般学习的要点不是记忆,乃是理解。就像真正的速读能力,乃是一种情境中的领会
速读术恰恰会破坏真正的“快速学习”。一个人在真正的大量学习中,自然而然地会提升速度,包括发展出相应的技巧。速读术则是以僵化的技巧,甚至所谓的眼球训练,来妨碍真正的快速阅读练习。
举个例子,钱钟书先生的记忆力和读书速度,都是一流的,那么,这跟记忆术或速读术有什么关系?日复一日地沉浸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会形成(包括有意形成)速读技巧,这时候的速读技巧,是可以迁移的,但又是高度情境化的。
而所谓的记忆大师,速读大师或培训师们,除了以教授(或表演)记忆与速读为生,哪一个是真正的大师?哪一个能够在某一领域有杰出成就?哪一个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
要警惕机械训练
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最近一些年,通过大量的观察,我发现,机械训练(包括身体、记忆力、道德,以及类似速读)不但伤害孩子的智力,使之丧失灵活性与创造性,而且伤及学生的人格。
以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孩子,越是年龄小,越似乎有效果(例如成绩好)。但是,孩子的生命常常是僵化、机械的。
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那些被“读经运动”残害过的孩子。
机械训练在教育哲学上,是二元论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训练教育出来的孩子,身上也体现出明显的二元性
一方面很听话,另一方面很不听话;
家长和老师面前是一套,在同学或陌生人面前是一套;
课堂上喜欢表现,例如热衷于发言,但同时又逃避思考;
可以坐下来长时间地学习,但是又很容易频繁地走神;
……
形式训练的结果,是孩子越来越关注形式,将成就感寄寓于此,过于依赖于外部评价、外部表现,而非内部发展。
许多孩子因此会出现一些人格上的问题,包括嫉妒、傲慢又自卑、对人不宽容、容易与同学冲突等等;一方面似乎非常努力,另一方面又很懈怠,等等。
凡此种种,都是因为所受教育不自然的缘故。外部的机械训练,与生命的本能反应发生了冲突,此消彼长,争执不休,这一切反映在生命中,就导致了各种冲突。
在这种冲突中,真正的道德感很难形成,形成的是机械的表面的道德感。
总之,学校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包括人格发展和知识学习在内的深度学习。各种功利主义的速成法,是学习领域的“星宿派”,貌似效果明显,实则伤人无穷,要警惕。
请家长们远离这些——
大量识字(学前或低段);
播音主持或表演训练(小学);
记忆训练;
励志训练(包括为改变内向而进行的训练);
速读术;
珠心算;
读经;
汉字大赛;
诗词大会;
... ...
如果上面列举的这些,你“全都喜欢上”了,那么,可能需要反思一下自身关于发展的观念。
最后赘述一下,很多人会觉得汉字大赛、诗词大会这类记忆类节目,也是激励孩子学习的一种游戏化的方式。而播音主持训练,孩子上了以后好像的确变得更有自信、更会表达。
仁者见仁。在我看来,一切死记硬背,确实能增强自信,让孩子更有成就感。越是不擅思考的孩子,越是喜欢机械的学习方式。
但是,它和基于理解去获得自信和成就,是不同的道路。就像识字量和语言理解,是两回事;诗词大会,与诗词理解,也是两回事。有的路会让人越走越宽,而有的路却会越走越窄。
时间关系,写得潦草,又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