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旧事|二道街轶事(1)
周明军
历史上的青口,二道街店铺林立,商贾如云,大的商号都在牌坊街。
乾隆五年,两江总督奏准开放青口港,山东、山西、河南各地商船聚于青口。山东沂、蒙、郯城之大宗花生、花生油、花生饼、杂粮等,山西之粮油及沭阳、东海等地的豆类、油饼、米、麦、杂粮运入青口,由此出海通贸上海、青岛、苏杭等地,进口之洋货亦在此集散。青口一跃成为苏北沿海有名的商埠,也成为苏北地区唯一一个粮油贸易集散中心。
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山东、山西、江南诸贾贸迁青口,青口益加殷富,“海沭土民所需食货取给焉”。吴、越、燕、齐的海舶麋集于青口,粮食贸易繁荣。
淮安关监督 给清皇帝的奏折中指出:“海州赣榆县所属之青口镇地方,应设口征税以裕国课。查青口外通大洋,例准赣榆一县豆石出口对渡上海、浏河粜卖,商贩藉此各色将海州三属饼油各货全由青口出洋航海行走,该处油坊、行栈甚多,每年出入货物莫可究诘……”。
在青口的油行最多,大的油行有十一家,周家的“统益”、 “福盛”等字号,就占了八家。
油行收购山东临沂、费县、沂水、蒙阴、莒县等地出产的生、豆油。旺季,青口日进油400吨,仅“周复兴”一家,日进油60吨。青口从嘉庆到民国,下口港承担了中国内陆运往上海的油,饼类数量占全国的一半,约20万篓。
为了走货,牌坊街街面很是宽广,都是由青条石铺成,路两边有排水沟,也有青条石盖板,山东的运油驴驮,天不亮就随着驴脖上铃声响在牌坊街上。天长日久,牌坊街街面上散落一些花生油。
且说,这一天,天下毛毛细雨,牌坊街两边的商户闲来无事站在屋檐下闲聊,一群从义成油业小学或崔家私塾散了学的学生自西向东走来,其中一个学生不小心滑了一倒,引得路边的商户老头哈哈大笑。
其中一个学生道“春雨贵如油,下地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倒一群牛。”
这些路两旁的人纷纷喝道“这小孩怎么骂人?”
摔倒的那个学生不慌不忙道“笑倒一群老头”
这些学生的随机应变,成为青口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