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嵇康,还是做山涛?

中秋假期,北京连绵的雨下出了江南的味道。
在秋雨秋风的萧杀之中,坐在窗前听了一曲古琴《广陵散》。它的旋律激昂、慷慨,琴弦的震动竟有惊心动魄之感。据介绍是中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之气的乐曲。
现在听到的这首《广陵散》是新中国建立后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明代《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整理而成的。不知道是不是原始的曲谱,因为传说嵇康死后此曲就失传了。
第一次听说“广陵散”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剂中药。广陵其实是扬州的古称,、引乐曲的意思。一种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广陵散》就是《聂政刺韩王曲》,讲的是战国时期聂政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待母亲去世守孝结束后,替恩人严仲子刺杀韩国宰相侠累的故事,所以才有杀伐之气。
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很动人,比荆轲刺秦王要曲折复杂得多。建议百度,限于篇幅我就不展开了。

竹林七贤不拘礼法

主张清静无为

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欢

真正让《广陵散》闻名于世的应该是嵇康之死。

众所周知,嵇康是魏晋时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才华横溢,是当时的名士,也是当时著名的音乐人,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而且全国上下只有他一个人会弹奏《广陵散》。作为曹魏旧人,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为篡权夺位的司马家服务。所以当好朋友、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做官时,他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决然地与山涛绝交,以明心志。

今早找出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读了一遍。写得真是长,我只引用它的第一段: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 ,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 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嵇康谨启:过去您曾在山嵚面前称说我不愿出仕的意志,我常说这是知己的话。但我感到奇怪的是您对我还不是非常熟悉,不知是从哪里得知我的志趣的?前年我从河东回来,显宗和阿都对我说,您曾经打算要我来接替您的职务,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实现,但由此知道您以往并不了解我。您遇事善于应变,对人称赞多而批评少;我性格直爽,心胸狭窄,对很多事情不能忍受,只是偶然跟您交上朋友罢了。近来听说您升官了,我感到十分忧虑,恐怕您不好意思独自做官,要拉我充当助手,正像厨师羞于一个人做菜,要拉祭师来帮忙一样,这等于使我手执屠刀,也沾上一身腥臊气味,所以向您陈说一下可不可以这样做的道理。

绝交书后面的几大段就是讲道理。嵇康博古引今来抒发自己的不愿入朝为官的情怀。我耐着心看完了,感觉以山涛的学问,这些大段的话没有必要讲。引发我共鸣的就是一句“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意思是性格决定有的人对某些事情不能忍受,真不必勉强

说白了,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不趋炎附势,追求鹤立独行终于给嵇康招来了杀身之祸。公元262年,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传说当时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

但司马昭拒绝了,这样的请求只能加重他的杀心。

晋人葛洪是这样描写嵇康之死的:康刑前索琴而扶。玄起处风停云滞,人鬼俱寂,唯工尺跳跃于琴盘,思绪滑动于指尖,情感流淌于五玄,天籁回荡于苍天,仙乐袅袅如行云流水,琴声铮铮有铁戈之声,惊天地,泣鬼神,听者无不动容。曲毕慨然长叹:“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竟慷慨赴死。

这段对于嵇康死前弹奏《广陵散》的描写写得真的好,尤其是红色排比的那几句。弹毕《广陵散》,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戮,时年仅三十九岁。

嵇康之死又为《广陵散》平添了几分悲伧。

悲剧故事到此打住的话也就完美了,嵇康用生命成就了自己不畏强权的人格,也终结了自己放浪形骸的生活,留下一世英名让后人敬仰。

但事实上,嵇康放得下的只是自己。和天下绝大多数父母一样,他放不下年幼的儿女,于是有了为人称道的“嵇康托孤”的故事。托给谁呢?他竟把一双儿女托付给了他自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投身了司马氏的山涛。他对10岁的儿子嵇绍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

为什么?一种说法是嵇康知道山涛本性忠厚,是可以托付之人。这个说法肯定没有错。但我倒是觉得嵇康死前应该有过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他并不希望儿子选择和他一样的活法。他在死前写下了一封给儿子的信,后世整理嵇康著作的学者们将这封书信取名为《家诫》。

《家诫》与嵇康写给山涛的绝交书一样又是一篇博古引今的宏篇大论,核心思想是守志、慎行。文章开头一句:人无志,非人也。无志,连人都不是了。他在后面讲到了慎行包括三部分:

一是慎言论。嵇康的一生显然没有慎言,他不光言行得罪了当权的司马氏,还得罪了小人钟会。钟会是要置嵇康于死地而后快的人。

二是慎交友。这也应该是反思,山涛才是该交之友。嵇康与山涛本不至于断交,即使断交也可以低调处理,却被他写成了千古留名的明志宏文。

三竟然是慎喝酒。要知道竹林七贤就是一群酒鬼,其中山涛酒量惊人,但非常有自控力的。

所以我说嵇康看上去死得洒脱,但他的内心应该有过挣扎。为了儿子的未来,他在内心是作了妥协的,虽然自己不否定自己,但为了孩子还是违背自己的志向,屈服于自己厌恶的现实。心高气傲的嵇康实际上向山涛低头认错了。

为了孩子忍了,这样的妥协实在见得太多。包括一些至死不招的贪官,只要把他们的孩子抓起来,他们马上就招了。

嵇康并不是没有当过官,他出身世家大族,他的家族族选择了曹操,为曹魏政权效力已有两三代之久。而嵇康本人娶了曹魏政权的长乐亭主为妻,他更是曹魏的人。他只是忠诚于曹魏,看不惯司马氏篡权而拒绝服务罢了。这样的坚守当然了不起,对得起名士的称号。鹤立独行在中国的任何时代都不是一种容易的活法,鹤立独行者始终是一种遭人排斥的异类。
但其实曹魏政权也是篡夺了汉政权而来,与司马篡权并无本质区别。陈胜说得很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朝历代的更迭本来也无所谓正义与否,只有旧臣的忠诚之别。忠诚者的名节被赞美,改变者则常会被鄙视。

嵇康临死前托孤山涛,其实也是一种向权力的回归,因为山涛在司马政权里混得挺好,而且他善于在各种环境下保护自己。山涛不仅可以带给嵇绍以安全和舒适的成长环境,还有仕途与未来。竹林七贤里的其他人做不到这一点。

果然,在山涛的悉心教导下,嵇绍长大成材了。后来嵇绍被山涛推荐给司马炎,被任命为秘书丞,后来不断升迁,官至侍中郎。在八王之乱时,嵇绍为了保护弱智的晋惠帝而惨死在乱刀之下,血溅晋惠帝的衣袍。
嵇康忠于曹魏而死,嵇绍忠于司马而亡,父子最终都被性格决定了命运。

公元283年,也就是嵇康死后30年,山涛去世,享年79岁。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高寿了。他一直服务于司马政权,但为官清廉。晋书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袁毅曾任鬲县县令,他性贪而行污,以贿赂公卿来索求美誉。他也送给山涛丝百斤,山涛不想要,但又不想拒绝接受而显得与别人不同。于是山涛收下后藏在阁楼上。后来袁毅的事被揭发,凡受贿的人都被检举。山涛就取出丝交给办案的官吏,丝上积满尘土,封条印章未动。

同为竹林七贤的王戎是这样评价山涛的:“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意思是:山涛就像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一样。人们往往都欣赏玉和金光彩夺目的外表,而对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却不知道它们内在的高贵质地。

所以,做人还是做山涛吧。

~ 完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