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形体、姿态、面部、嘴唇 )
望诊(形体、姿态、面部、嘴唇 )
通常一个病人走进诊断室的时候,我们的望诊已经随之开始,这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病人的形体和姿势,病人坐定后,可以观察病人面部、舌象、指甲、掌纹、皮肤、头发……
望形体
主要是观察患者形体的胖瘦和躯干肢体外形。形体特点一般可反映人体阴阳、气血、禀赋。如身体偏瘦长的人,多阴虚阳盛;身体矮胖的患者多阳虚阴盛;不胖不瘦、身长适中者,则阴阳平衡。另外,形体胖瘦可以体现病邪性质,如瘦人多火,胖人多痰湿……
望姿态
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行为动作。
病人走路的姿势,往往就能反映病变的部位。走路时用手扶着腰部,小心翼翼的样子,则反映患者腰部疼痛;走路时用手捂着腹部,鼻头色青,则反映腹痛;走路时步态不稳,身体颤抖,多见于帕金森病;走路时一步一崴,多见于踝关节扭伤;手足关节肿痛,行动困难,多属于痹证;手足不能运动,麻木不仁,或拘急,或痿软,为瘫痪……
另外从病人的行为也可以判断病情,如患者躲避电扇,是恶风的表现;畏缩而裹紧衣服,是恶寒的表现;欲揭衣不停摇扇为恶热……
望面
面部望诊,首先是看病人有无神采,望神以目光、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识活动为重点,一般分为“有神”、“无神”和“假神”三种。
1.有神,又称为得神,患者目光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清晰,反应灵敏,活动自如。表示正气尚足,病情轻浅。
2. 无神,又称失神,患者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语声低微,反应迟钝,更重的患者,可以出现神志不清,循衣摸床等,表示正气已伤,病情较重,预后不好。
3. 假神,见于久病、重病的患者。患者原本神识昏糊,突然神志清楚;原来不多言语,语声低微,突然言语不休,声音响亮;原本面色晦暗,突然颧红如妆;原本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这是由于精气衰弱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称为“假神”,俗称“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是临终前的前兆。
其次为望面色,以面部颜色光泽变化为主要内容,面部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与出现的部位,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变化和病邪所在的部位。面部青色,表示体内有寒证或痛证或有瘀血;面部色赤,表示体内有热证;面部色黄,表示血虚或者体内有湿邪,黄而鲜明为湿热,黄而灰暗,为寒湿;面部色白,表示体内气血亏虚,或有寒,或曾失血;面部色黑,表示肾虚,或有水饮,或有瘀血。
再次,面部望诊,可以分部位,来对应五脏的疾病。《素问·刺热篇》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为心,颏为肾,鼻为脾。通过部位对应五脏,再结合局部颜色的变化,就可以通过面部望诊,由表知里,而判断五脏的疾患。
除了望神、望面色,还可以观察眼睛、嘴唇,来判断疾病的性质。
眼睛的望诊,分为五轮。上下眼皮属肉轮,为脾胃所管辖,其中上眼皮为胃所主,下眼皮为脾所主;内外眦属血轮,为心所主;白睛属肺,称气轮;黑睛属肝,称风轮;瞳仁属肾,称水轮。五轮的病变,均可从对应的五脏寻求治法。但别忘了,肝开窍于目,眼病均需要考虑到肝。
临床眼科医生经常遇到结膜充血的病人,按照五轮辨证,结膜属白睛,为气轮,当从肺入手,而肝又开窍于目,也需要考虑到肝,因此在辨证用药时,清热凉血,清肝肺两脏之火,为治疗的方向,桑叶正好归肝肺两经,具有清肝肺火的功效,并有止血的作用,因此用此药治疗,常常能获捷效。
望嘴唇
嘴唇是一身皮肤中最薄的地方,人体气血的变化,首先反映在嘴唇,通过嘴唇的颜色,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气血的盛衰、血脉的流通情况,以及体内的寒热状况。
嘴唇颜色鲜红,反映体内阳气亢盛,见于热邪较重的患者。
嘴唇颜色偏紫,反映体内阳气不足,见于寒邪偏重的患者。
嘴唇颜色偏淡,反映体内气血亏虚,见于体虚或失血的患者。
嘴唇颜色偏暗,反映体内血脉郁滞,血行不畅,见于高脂血症、高黏血症,中医称为痰湿体质,也可见于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
嘴唇起疱,反映体内的湿气过重,并且已经开始化为湿热、湿毒。
唇部干燥起皮,反映内津液匮乏。
(待续)
【本文摘自余浩、郑黎编著《医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