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算工伤!世卫组织首次正式将其列入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称,诊断代码不大影响大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更新的官方诊断手册中,“职业倦怠”(burn out)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

在ICD-11中,“职业倦怠”的诊断编码为QD85,是“与就业或失业相关的问题”的一个子类别。

根据诊断编码的描述,职业倦怠是一种概念化的综合症,是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导致的。这种综合症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可以作为诊断标准:

  • 能量消耗或疲惫感

  • 心理上对工作保持距离或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消极和愤怒

  • 工作效能下降

ICD-11特别指出,职业倦怠特指职业背景下的现象,不应用于描述生活其他领域的经验。

同时,诊断“职业倦怠”需要排除以下疾病:调整障碍(6B43)、与压力特别相关的疾病(6B40-6B4Z)、焦虑或恐惧相关疾病(6B00-6B0Z)、情绪障碍(6A60-6A8Z)。

“职业倦怠”是一种疾病?

“职业倦怠”纳入ICD-11后,被普遍认为是官方认定其正式成为一种疾病。媒体多用“世卫组织首次承认,职业倦怠正式列病””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职业倦怠列为疾病”为标题进行了报道。

但是5月28日,世卫组织却否定了这一说法,称职业倦怠是作为“职业现象”收入到ICD-11当中,这一职业现象或许会导致人们寻求治疗,但“并没有被列为医疗状况” 。也就是说,“职业倦怠”并不是一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疾病分类描述的是我们生死的方式,“是卫生统计的基础,它映射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中的状况: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伤害或疾病以及可能导致死亡的任何情形,都会被编码。”

不仅如此,“《国际疾病分类》还捕捉到一些健康影响因素,或造成死亡和发病的一些外部原因,从而使人们从整体上看待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各方面生活。

“职业倦怠”所属的“与就业或失业相关的问题”是ICD-11中增加的新类别,关注基于工作的压力带来的问题,属于上述所说的“健康影响因素”。

医生“职业倦怠”问题严重

2019年初,医疗媒体Medscape发布医生职业倦怠、抑郁症和自杀报告,征集调查了来自29个专科的1.5万名医生的职业生存状态。

这份报告披露了美国医生的职业生存状态,其中有44%的医生感到疲惫,11%的医生在工作中觉得很丧,还有4%的医生长期患有严重抑郁症。

图片来自Medscape

报告认为,行政任务太多,工作时间过长,电子档案等文书工作过多,缺乏尊重和报酬不足是医生感到倦怠的主要原因。报告显示,74%的美国医生每周的文书工作时长超过10个小时,其中36%的甚至超过了20个小时。

香港理工大学2018年的一项分析发现,中国医生的职业倦怠已成为普遍现象,有66.5%~87.8%的中国医生职业倦怠。

研究发现,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在三级医院工作、30~40岁的医生的职业倦怠较高。有职业倦怠的医生更焦虑,工作满意度相下降,医疗差错风险高,更容易离职。

ICD-11的其他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ICD-11还有一些其他值得关注的更新,包括:

性别不一致不再被视为精神障碍。世卫组织认为,性别不一致问题从精神障碍部分移至性健康疾患,其理由是,虽然现在已有证据明确表明,这不是一种精神障碍,硬是这样分类确实会使变性者蒙受巨大耻辱,但在卫生保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需求,如果这一疾患被冠以《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就可使这方面的需求得到最好满足。

首次将游戏成瘾列入成瘾行为障碍。世卫组织认为有足够证据表明,这是需要通过《国际疾病分类》进行追踪的健康问题。

传统医学被首次纳入《疾病分类标准》。世卫组织认为中医在日本、韩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得到广泛使用,这次传统医学的首次纳入,就是要采取方法记录在古代中医中所描述的疾病的流行病学数据。

世卫组织同时表示,“代码不大影响大”——编码对于医疗服务的提供以及医疗融资和健康保险具有影响。“通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获得的数据对各国至关重要。借此可描绘世界各地的疾病趋势和死亡原因,后者即是人口健康的关键指标。”

ICD-11的这些更新预计将于2022年1月生效。

图片均来自世卫组织官网

本文首发:医学界

本文作者:朱雪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