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而知味的食客,学而悦之的学人

持续性地学习,才能见成效。然后学习并非是为了见“效”,而是学习本身就是生活,学习和生活是无隔的,学习是一种更加专注,更加悦乐的生活。
我们看到孔子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夫子自况,学习就是夫子的生活本身,这是比饮食之生活更为“习常”的生活。
孔子之所谓为孔子,就是他把学习放在同“饮食”一样自然而不可或缺的位置,所以是“学而时习之”,是一种时习,不间断的学习。我们吃美食会品其鲜美,可口,“食而知其味”,这是一个知味的食客。一个真正的学人,也是学而悦之的学人。
9月28号柯小刚老师书法日课——《唐诗三百首·感遇》书写与讲解,从孔子诞辰日这一天开始,我也有一个小小的行动,就是跟着柯老师好好地学习书法,其中的一个日课,就是把视频讲解整理成文字。每天五点半开始一天的学习,上班前基本上就可以完成当天的整理。那么,每天的其它日常写作就要在前一天晚上完成,然后和这个书法日课一起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我希望把这个持续性的学习,真的能够坚持不懈做下去。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雍也》
在孔子心目中,颜回之所以能成为其最为看重的弟子,就在于其“择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这是我们后学需要向这些先贤学习的地方。
前段时间看了《医道》《商道》,里面的学人都是用自己整个的生命去践行自己所选择的道。那么,既然我自己也选择了自己的道,也同样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践行。这就是我们东方文化的特性,身心道之整全与一贯。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互联网兴盛的今天,近跟前的朋友成为“远方”,远方的同道成为“近处”。世间最远的距离就是“身”与“心”的距离,而学习就是身心相感相觉相知相合,然后就发现所谓的“最远”也是“最近”。这就是生命的距离,超越了时空相。
朋友共学,相与切磋琢磨,这是一件快乐的事,不管这件事是发生在现场还是线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何必愠,在乐学的状态中,是容不下“愠”,乃至于“怨”的,也只有我们不在乐学,心离开了此时此刻,我们学习是为了追求一个目的,一个目标,那么一旦有人阻碍我们达到那个目标,或者否定我们的目标,就生怨,发怒,这就不是孔子所谓的学问。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这是从内学的角度,无怨,无怒。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当面对不仁不义之事,当挺身而出,无惧生死,这是君子儒。能含藏,亦能勇进。
学习,就是学做一个好学而悦乐,乐知而有勇的学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