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调查及教育对策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调查及教育对策

[摘要]:中学生的问题行为由于受家庭的不良教育、学校教育工作上的缺点和错误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因素,已显现出上升趋势,其表现为外向攻击型、内向退缩型、过错型三种类型,主要特征包涵认识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动机特征、行为特征。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社会、学校、家庭整体的共同作用,才会使教育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面对中学生已出现的问题行为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行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进行分析,寻找原因,采取多样灵活的教育措施,有效的解决具体对象的具体问题,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 问题行为 成因 类型 特征 教育 对策

问题行为是指学生经常表现出的与其年龄阶段不相称的,干扰教育教学活动以及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问题行为既关系到学生品德的培养,也涉及到学生人格的发展,并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

一、目的与方法

中学生的问题行为随着形势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社会不良现象的污染等因素,显现出上升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引起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出现了什么样的中学生问题行为?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特征是什么?为了明确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一次调查。找出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的手段、方式、方法有效地加以矫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目前有关教育学生问题行为的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偏重于外界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内化因素。我们认为要有效地持久地教育好中学生问题行为,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重点还是学生本体的作用。如何通过学生本体作用来达到目的?首先得明确引起他们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然后才可着手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003年10月我们对万盛区10所中学运用观察法、调查法(电话调查、访谈、问卷)等方法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中学生中有问题行为的约占6%。

由于中学生问题行为比例较大,在成因分析中我们发现引起目前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中,家庭的不良影响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引起问题的因素,但不是引起问题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引起中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工作上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把它归纳为:

二、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中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客观原因

1、家庭的不良教育

根据调查材料分析,问题行为学生的学生家庭,常有下列情况:(1)家庭结构欠完善,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如单亲家庭,父母分居两地,对孩子关心教育不够;离异家庭子女失去正常教育;也有的家庭几代同堂,长辈之间对孩子的要求很难统一,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2)父母教育不力,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者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即养而不教。一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自己的事大包大揽,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锻炼。(3)家庭气氛紧张,孩子经常处于应激之中。父母关系不好,经常打架、吵闹,孩子得不到关心,甚至成为父母的出气筒。

2、学校教育工作上的缺点和错误

学校生活和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是产生学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学校教育工作的缺陷表现在:

第一、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如死守“形式训练”的教条,片面理解人的发展,害怕社会的不良影响等等。重视少部分有升学潜力的学生,放弃对其他学生的教育,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受到歧视,这些学生往往蜕变成品德不良者。

第二、重智轻德,一些学校大搞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不管学生的品德,没有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

第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

第四、轻视法制教育,对法制课在学生品德发展中的地位不能很好的理解,为考试而教。

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学生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从思想认识到行为习惯无一不是社会环境的反映。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居住的地区,学校周围的环境与学生的问题行为有关。居住在拥挤的、人口密度大的街道的学生和学校,学生问题行为的人数较多。其他的如各种不法分子的欺骗、威胁和教唆及黄色书刊和不良文艺作品的毒害也是形成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

(二)中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被强烈的个人欲望所驱使。人的活动是由需要引起的,一些学生不顾国家、集体的利益,片面强调自己的需要,往往干出损人利己的事。也有的学生的问题行为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分不清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美与丑,头脑里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所致。

2、意志薄弱,道德观念不能战胜不合理的需要。有的学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在道德观念与个人欲望发生矛盾时,不能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去战胜强烈的个人欲望,也会产生问题行为。

3、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道德品质是一种稳定的特征,因此它总和人相应的行为习惯联系在一起。所谓不良行为习惯,是用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来满足个人的欲望,并在多次侥幸得逞的情形下形成的。这种坏习惯一经形成,常常使学生不知不觉地采取类似的行动,这种坏习惯的维持所产生的愉快情绪体验又加强了类似的行为习惯。

4、经常遭受挫折,致使学生以不良行为对付焦虑,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经常遭受别人的冷眼和歧视,致使这部分学生不能用建设性的行为来处理其所面临的困境。因此,他们对社会上的一切逐渐形成了一种冷漠、怀疑和焦虑不安的心理,对自己的前途也丧失了信心。他们常以反抗、捣乱等行为来对付心中的失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问题行为。

三、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类型

1、外向攻击型。表现为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过度外倾,妨碍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如:故意捣乱、寻机挑衅、对抗教师、打骂同学、搞恶作剧等,这类问题行为因具有破坏性,易引起教师的注意。

2、内向退缩型。表现为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严重内倾,一般对课堂教学不具破坏性,而是对课堂中的各种刺激采取退缩反应,以致自身的学习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如感情淡漠、逃避集体活动、远离群体、害怕或不信任老师、敏感多疑、自卑、遇事神精质、难以适应正常的教学活动等。这类问题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潜在的,易为教师所忽视。

3、过错型。表现为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认识能力低,尚未形成稳定的意识倾向。出于好奇,不切实际地空想、幻想、冒险等动机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和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如:说谎、损坏公物、逃学、进电子游戏厅、网吧、谈恋爱;更严重的具有偷窃、欺骗、斗殴、浪荡、进夜总会等违纪或违犯道德规范的行为,应防止向品德不良转化。

根据调查显示,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具体表现为:

1、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有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紧张、社交困难、学习不良、犯罪等。归纳起来有人际交往、学习、自我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2、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是学生感到最困惑的问题。同伴交往中同性之间出现打斗、嫉妒等,有的因不敢与异性交往而出现压抑,有的缺乏必要的知识而轻信异性,受骗上当;有的亲子关系恶化;有的师生关系紧张。

3、学习方面的问题是感到困惑,适应能力差,包括对新环境、新老师、新的学习内容等适应能力不强,有的存在学习障碍,有的学习方法不当,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来合理安排学习,感到莫所知从。

4、有的学生自我意识差,缺乏信心,自制力差,学习生活中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孤僻,缺乏青少年应有的朝气。有的是非观念模糊,审美情趣庸俗,这类学生可能加入不良群体,甚至走向犯罪。

四、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特征

从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角度上看,问题行为是产生品德不良的最直接原因,也是防微杜渐,预防和矫正品德不良与违法犯罪行为的关键所在。其主要特征如下:

1、认识特征。(1)是非观念模糊或颠倒,即对荣辱、美丑、公私、诚实和撒谎等概念的本质分辨不清,甚至以是为非,以非为是。(2)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主要表现是封建帮会的哥们义气,吃喝玩乐的享乐主义和亡命称霸的英雄观,以及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和低级下流的乐趣观。(3)有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已形成一定的反动立场。(4)他们的认识中并不是没有一点正确的道德观点,在一定的场合或时间,某些正确的道德观念也能起积极的作用。

2、情感特征。(1)重情感、讲义气,有“结伙”的欲望,易感情用事。(2)爱憎颠倒,好恶颠倒,缺乏正义感,甚至把自己的一时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3)情感不稳定和强烈冲动性,情感变化多端、喜怒无常,难以自我控制。(4)有些立场反动的青少年有憎恶社会主义制度。

3、意志特征。有明显的两极性,在正确方向上自卑,意志薄弱,在错误方向上自负,畸形地发展着意志力。

4、动机特征。表现为动机内容的利己主义;动机方式的偶发性和简单性,容易为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动机过程突出地表现为易变性;动机斗争往往易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

5、行为特征。有各种特殊性,一般的行为特点是类型集中,偶发性强,结成团伙,凶狠残忍,互相传染等。女性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与男性有很大差异,主要行为表现是作风败坏,贪图吃喝玩乐。

五、中学生问题行为教育的对策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社会、学校、家庭整体的共同作用,才会使教育工作产生良好效果。

(一)政府方面

1、加大对学校贯彻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的督查力度,促使学校端正办学方向和教育思想。加大对学校经费的投入,改善提高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实践的物质基础。

2、加大执法力度。坚决禁止单位和个人招收中学生做工、经商、学艺,依法促使家长监护子女上学;依法美容、娱乐场所的规范管理,坚决禁止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接收未成年人;对敲诈、恐吓、殴打、拐骗学生的人和事以及扰乱学校秩序者应予以坚持打击,创造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3、花大力气解决下岗工人和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建设合理分布的集市贸易市场和相对集中的娱乐场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4、消除文化垃圾,加大音像制品、书刊市场的管理,禁止借阅出售黄色、低级趣味的音像制品和书刊,纯正社会文化市场。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要高扬主旋律,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社会上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浓厚氛围。二要强化社区教育,建设文明小区,建立校外德育辅导队伍,设立德育辅导站。三是社区要建立家长培训制度,开办家长学校。四要加强如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精神文明基地的建设、管理和利用。五要开辟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二)学校方面

1、狠抓教育思想的管理,端正教育思想。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教育思想上要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一是树立德育灵魂的思想。“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就是社会腐化的催化剂。因此要坚决纠正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二是树立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实践的主体意识。三是树立开放性德育的思想,实践育人。学校德育必须面向社会,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进行正确的辨别、评价,增强学生认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转化问题行为。四是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落实齐抓共管措施,增强全员育人的“共振效应”。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深化“铸师魂、扬师德、正师风、树师表”活动的开展,培养朴实谦虚的工作作风、坦诚友善的待人品质、文明规范的语言行为、端庄大方的师表风范、奉献开拓的献身精神和爱生如子的育人情感,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团结、上进的人际氛围,着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要组织班主任开展德育科研,积极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的渠道、方法、手段,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鼓励支持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育人能力。

3、构建德育工作“五条线”的教育管理模式,即:德育处(或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教导处——教研组——教师——学生;团委——团干、班干——学生;办公室——家长、派出所、居委会——学生;后勤处——保卫科——生活管理教师——学生。通过“五条线”管理,整合教育力量。

4、狠抓“五条渠道”育人作用的发挥。一是课堂育人。二是团队自我教育。三是班级管理。四是集体教育实践活动。五是家庭教育。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来实施教育,甚至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校园起到陶冶、激励、感染、警示的作用。

6、加强正面教育引导。一是通过学习法规、事迹材料和对学生中的鲜活事例点评以及社会、学生中的热点的讨论,明辨是非,从认识上进行引导。二是通过榜样示范,实践磨炼,从行为上进行引导。三是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和谐关系,从情感上进行引导。四是扬先策后,扬善惩恶,从价值标准上引导。

(三)家庭方面

1、家长要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切实担负起监护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主动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不溺爱、打骂孩子,不加重孩子过重的学习和心理负担,随时制止子女的问题行为。

2、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把教会子女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责任,时时注意子女的思想状况和言行表现,不失时机地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鼓励子女刻苦学习,引导子女在实践中磨练意志。

3、要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加强自身修养,自觉讲德守法,处理好家庭关系,营造子女成才的良好环境。

六、中学生问题行为教育的心理依据

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经过青少年长期的错误认识、体验、实践形成的。他们无论是在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还是周围人的关系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有问题行为的青少年不可能出现有朝一日恍然大悟,自己纠正错误的情况。同时,我们必须满怀热情地关心他们,挽救他们。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应着重分析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按照学生身心活动的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采取教育措施。

(一)消除疑惧心理,融洽师生关系

问题行为的青少年与周围人的关系是不正常的。他们由于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而危害于他人,因而经常受到批评、训斥甚至严厉的惩罚。这种学生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也在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于“迫害”自己,把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措施当成是“吹毛求疵”,有意“为难”他们。在这种对抗的情况下,教师是无法做思想工作的,他们会曲解教师的意识,甚至恶化师生关系。

要消除问题行为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教师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重新认识和评价问题行为学生,尽可能看到他们的“闪光点”。

第二、巧妙的向学生表达教师的善意,让学生理解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们的。

第三、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只有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互相信任,才能有效的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这是矫正学生问题行为的基础。

(二)提高道德认识,讲究教育方法

是非观念与是非感的欠缺,辨别是非能力差,是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之一,同时也是问题行为学生的一种心理特点。所谓是非观念就是知道行动的好坏、善恶以及行动对社会的影响。问题行为学生把破坏纪律说成是“有斗争精神”,把斗殴当“勇敢”,把同流合污说成是“讲哥们义气”。他们由于缺乏是非观念,不能在出现错误举动的企图时及时加以辨别和制止,在行动之后也不能及时忏悔。要教育好问题行为的学生,首先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因此,讲究教育方法就尤其重要。

1、严格要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优缺点,形成自我分析的态度。

2、组织舆论,使学生的行为随时得到提醒和督促,从而提高行为的评价能力。

3、赏罚分明,使学生由于正确的行为而带来精神上的满足,由于错误的行为而产生情感上的内疚,从而形成是非观念与是非感。

(三)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要求受到社会、集体尊重的情感。它促使学生正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但是,如果片面强调学生的自尊,就可能导致学生只顾个人荣誉,而不考虑集体利益。因此,必须使学生在个人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起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感。自尊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恰恰是自尊心受到摧残后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他们,并努力通过发掘他们身上存在的那怕是极小的积极因素,来培养激发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多采取赞许、表扬和奖励,给予信任和委托等措施。为了培养集体荣誉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造集体荣誉的条件,使他们认识到个人的努力和集体关系,体验到活动结果给集体带来的荣誉,从而珍惜集体荣誉。

(四)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错误行为一方面受到内部错误观念因素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总是由一定的外部诱因所引起的。为了改变这种联系,一方面必须注意内部观念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应该控制诱因的影响以及培养和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如改变学生生活的环境,提供机会锻炼学生的抗诱惑力。在改造不良行为习惯的初期,新的行为习惯还不十分巩固,旧的行为习惯仍然具有潜在力量。此时,教育者要谨慎对待哪些引起旧行为习惯的因素,暂时避开某些诱因是必要的。

(五)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学生的错误行为和不良品德,由于年龄、个性以及事情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不同,其行动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有效的解决具体对象的具体问题,应该采取多样灵活的教育措施。并讲究教育的机智,考虑到教育的实际效果,力戒千篇一律和形式主义。

七、中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建议

中学生已经出现的问题行为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行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对症下药。为了矫正问题行为和防范于未然,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到宏观调控的方式,教师、学校领导、家长,互相配合,多位一体,打总体仗方能有效。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1、权威制止。适用于课堂上出现的偶发性问题行为。当出现干扰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利用自己的职权,迅速加以制止。制止方式很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目光注视、运用手势、讲授暂停、直接批评、课后写认识、作检查等。

2、智能分析。通过智商测试,识别问题行为是否属于学生的高能或低能,可实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对高能的学生在教学中增大难度和深度,给予适应的课外作业,以满足他们“吃不饱”的要求。对低能的学生,降低要求,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不断地勉励他们敢想敢做,并给予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

3、个别谈话。通过个别谈话,教师既能了解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用这种方法避免了公开批评的难堪,学生心理上更易接受。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他们从小到大一帆风顺,心理素质脆弱。谈话要掌握技巧,即:注意平等的原则,让学生感到自在不拘束,随意可谈;教师要热忱和真诚,要启发学生讲真话,让他感到老师关心自己,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谈话时,教师多采取劝告和建议的形式,学生易于接受。

4、家访。通过家访了解问题行为的根源所在。成功的家访至少有以下几种作用:

(1)将学生的表现通报家长,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商教育方法;

(2)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在家的表现以及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3)对不适当的家庭教育给以指导;

(4)使学生感到教师重视自己,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学校与家庭互相配合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一种有效方法。

5、心理指导。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机构。心理指导能排除和转移阻碍个人发挥自我潜能的种种障碍,改善自我知觉,自我理解和自我接纳,进而使个人情绪体验积极、坦荡开朗,自我意识正常发展,人际关系改善。教师可联系学校教育生活和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心理指导。教师心理指导时,首先应尊重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体验,并尽可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和处理问题。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情绪,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在心理指导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对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鼓励学生改正问题行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