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材第十五章:拔毒生肌

  …………………………………………………………………………………………………………………………

  第十五类:《拔毒生肌》

  (4味/红粉、硼砂、炉甘石、硇砂)

  …………………………………………………………………………………………………………………………

  《红粉》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升药、升丹、红升丹、三仙丹、三白丹、小升丹、三仙散、灵药、黄升、红粉。

  药科——人工炼制的红氧化汞。

  产地——各地均可制造。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河北等地。

  药类——拔毒生肌。

  药性——热。

  药味——辛。

  入经——肺、脾。

  功效——拔毒,生肌,除脓,去腐。

  主治——一切恶疮,窦道瘘管,痈疽疔疮,梅毒下疳,肉暗紫黑,腐肉不去,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现治——湿疹顽痒。

  参治——瘰疬,瘿瘤,疥癣,疮疡,疮口坚硬,下疳腐烂。

  药理——燥湿,杀虫,杀菌。

  用法——外用(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插入疮口)。

  用量——外用(适量)。

  禁忌——大毒。只可外用,不可内服。外用亦不宜大量持久使用。口眼附近及乳头脐中等部位不宜用,疮面过大时亦不宜用(以防中毒),撒于疮面须薄匀(否则引起疼痛),孕妇禁用。

  …………………………………………………………………………………………………………………………

  《硼砂》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大朋砂、鹏砂、蓬砂、盆砂、月石。

  药科——硼酸盐类硼砂族矿物硼砂Borax制成的结晶体。

  产地——我国四川、云南、西藏、陕西、青海、新疆等地均有出产。

  药类——拔毒生肌。

  药性——凉。

  药味——甘、咸。

  入经——肺、胃。

  功效——解毒,防腐,清热,消痰。

  主治——目赤翳障,胬肉攀睛,鹅口疮,喉痹,诸骨鲠喉,噎膈积聚,痰热咳嗽,阴部溃疡。

  现治——慢性气管炎,霉菌性阴道炎。癫痫,目痒,口舌疮,舌肿胀,牙肿痛,喉胀不通。

  参治——口臭,口干,缠喉风,气闭痰结火结,积块结瘀肉,反胃,腰部扭伤,阴癀,劳虫,瘘痔久不瘥,毒禽,疔毒,恶疮,诸蛇咬痛肿。

  药理——止嗽,生津液,抑菌,抗惊厥。

  用法——丸剂,散剂,外用(沸水溶化冲洗或研末敷)。防腐宜生用,收敛宜煅用,

  用量——丸剂或散剂(常量1.5~3克),外用(适量)。

  禁忌——体弱者慎服,阴虚津燥者忌服,痹闷不通者忌服,肺痿热胀者忌服。

  …………………………………………………………………………………………………………………………

  《炉甘石》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干石、卢干石、羊干石、炉眼石、浮水甘石、异极石。

  药科——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的矿石。

  产地——产于广西、湖南、四川等地。

  药类——拔毒生肌。

  药性——平。

  药味——甘。

  入经——脾、肝。

  功效——解毒,敛疮,收湿,止痒,明目,退翳。

  主治——目赤翳障,目缘赤烂,翳膜胬肉,湿疮,皮肤瘙痒,溃疡不敛,脓水淋漓。

  现治——各种睑缘炎,皮肤炎症。目暗昏花,风眼流泪,口唇干裂破成疮。

  参治——点治目中一切病(同龙脑),聤耳出脓及黄汁,阴囊湿肿,下部湿疮(调敷),痔瘘下疳,下腿溃疡,阴汗湿痒,下疳阴疮,漏疮不合,诸疮久不敛,表面创伤,慢性溃疡。

  药理——止血,除烂,防腐,生肌,退赤,抑菌,消炎,止痛。

  用法——仅可外用,不可内服,外用(研成细粉,调敷患处或点眼)。

  用量——外用(适量)。

  禁忌——忌内服。

  …………………………………………………………………………………………………………………………

  《硇砂》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白硇砂、淡硇砂、岩硇砂、戎硇,气砂,黄砂,赤砂、北庭砂,狄盐,透骨将军。

  药科——为氯化物类卤砂族矿物卤砂(硇砂)的晶体或人工制成品。

  产地——产于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药类——拔毒生肌。

  药性——温。

  药味——苦、辛、咸。

  入经——肝、脾、胃。

  功效——化腐,生肌,软坚,消积。

  主治——癥瘕积聚,翳障,息肉,瘰疬,喉痹肿痛,噎膈反胃,赘疣,痈肿。

  现治——鼻咽癌,慢性鼻炎,食管癌。

  参治——癌肿,四肢不任,气块,结血,肉积,症瘕痃癖,冷癖瘀血,面青足冷,头偏痛,面上疣目,胬肉,蚰蜒入耳,骨哽,发背,痰核痞块,痰饮,心腹肋胁胀痛,宿食不消,腰脚疼冷,肾脏积冷,肠鸣,膀胱疝气,外肾肿胀,月经不通,血崩带下,烂眙,积痢,夜多小便,鸡眼,痣黡,无名肿毒,蝎毒,痃癖,疗疮,痈疽,割甲侵肉,对口疔疮,破烂恶疮。

  药理——下气,化痰,破瘀,消肿,补水藏,暖子宫,止痛,抗肿瘤,抑制肝癌细胞系。

  用法——不入水煎剂,丸剂,散剂,外用(研细撒或调敷或入膏贴,或化水点涂),

  用量——丸剂或散剂(常量0.3~1克),外用(适量)。

  禁忌——有毒。忌内服,只作外用(腐坏肠胃,不宜多服)。畏浆水和一切酸。忌羊血。孕妇禁服,肝肾功能不全者忌服,溃疡病患者慎服。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