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一个发言

         很高兴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向伟大的作家路遥致敬!一个作家在百年以后,一定是活在他的文字里,依然有呼吸,有脉搏,是生命换一种方式延续。
        谈起路遥,始终绕不开一个地方,那就是甘泉县,以美水泉闻名。《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分别于1981年和1988年在这里最后完成。甘泉人以此为荣,先后建了路遥书院和人生广场,以及路遥在甘泉纪念馆。洛河畔上有一条小路,被命名为路遥小道,是因为路遥在创作间隙,经常在这里散步,与朋友探讨文学和人生。
           路遥是一座灯塔,照耀了我们,并将持续下去。他只所以被铭记,是因为他以作品影响着几代人,他的作品触及了很多人的灵魂,有岁月的疼痛感和沧桑感,探到了生活的深处,也让更多的人被鼓舞和激励。关于这些方面,毋须多言,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
        我是想结合自己谈谈,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从文学中能得到什么?文学给人以精神的引领,写作的过程非常快乐美好,文学可以打开心灵的天窗,把更多阳光放进来。搞文学的首要目的不是加入中国作协,或者获奖,或者岀书赚稿费,搞文学是让一个人活的有人气,有趣味,透明清澈,精神长相好看,内心充盈;二是文学是一种秘密的勾通,可以实现时空上的对话,人与自然,人与现实,人与自己勾通,达到和解;三是文学是实现精神返乡的捷径。借助文学,我们可以回到童年,故乡,小河,母亲身边。文学,还可以帮助一个人回到自己,回到当初岀发的地带;四是文学是历史,是证据,是证明。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生死无常,而文学,可以记录时代,记忆时光,将时间的片断凝固于文字,供后人参考。一个作家,以作品证明自己的奋斗,是曾经活过的有力证据,是发射到尘世上空的思想基因信号。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像路遥一样伟大,文学的追随者众,小人物居多,但一定要成为自己,以我手写我心,回避别人用过的表达方式,形成辩识度。随心而动,不要有太大的目标,也不要对别人搞道德绑架。健康第一,文学永远次之。
        写作是孤独的,至少写作的那个过程是如此,别人帮不了你什么,你只能靠自己,写作是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的狂欢。作家以作品立足,不要沾染歪风邪气。
        时间有限,说千言万语,不如写三言两语,只有写,不断地写,才能解决写作中岀现的问题和困惑。就说这么多,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