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时抗疫看扬州中医,大医精神功垂千古,世代铭记!
在扬州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重大的瘟疫流行。那时西医尚未传入中国,完全依赖传统医药战胜了疫情,传统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荣昌盛保驾护航。
据史籍记载,扬州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大的瘟疫流行,一次是在南宋建炎元年(1127),真州(今仪征)遭遇兵燹,接着兵后大疫,其时疫情暴发,“疫疾大作”“遍及里门”“尸体堆积”,惨不忍睹,史称“真州大疫”;一次是在清光绪十四年(1888)夏秋之间,苏北里下河地区(主要是兴化一带)暴发急性传染病(主要是霍乱,据资料分析,也夹杂着其他传染病),“虽至戚好友,弗遑顾”,“奔走求医者,纷然于道路,往往转瞬之间,遂不及救。”穷苦人民更是“求医弗得”,史称“戊子大疫”。
旧时,每逢大疫,朝廷也是束手无策,不可能举全国之力来阻击疫情的发展,充其量也只能在事后给予杯水车薪的救济或适当地减免赋税,抗击瘟疫的重担完全落在当地中医的肩上,而且完全是自发的。
宋代“真州大疫”期间,有一代名医许叔微(真州人),“遍历里巷治疗,救人不可胜计。”及至清代“戊子大疫”,扬州中医更是形成了有组织的抗击瘟疫的方略,收到更为显著的效果。
面对“戊子大疫”的严峻形势,扬州中医心急如焚,经过共同协商,议立施诊局。由“京口刘笠农先生、句容杨春华先生……肩领袖之职”,召集了当地医师磋商,征得典业、钱业商贾的同意,“先量集资,权作药金局费。”在医师们的德行鼓舞下,“邑主刘司马,亦出巨资,以襄厥成。”
“施诊局”设于四圣观中,后定名为“实济局”。“名曰实济,实心实事,不务虚名,只求有济。”局中除地方慈善家若干外,主体为医师28人,这在当时是一支较大的医疗队伍。如此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的善举,在中国医学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开局三十日,“送诊万余人,赖以全活甚众。”“诸君黎明赴局,分班轮诊,日昃不遑,就诊者,户限几穿……普施药饵,以此全活甚众。”由此可见,这群医师继承了我国古代的医德,急病人之所急,竭尽全力救治病人,其高尚的情操,是值得我们今天的医务工作者学习和发扬的。
扬州两次重大疫情,也造就了一批扬州名医,其中以许叔微、赵履鳌为代表。
“真州大疫”后,许叔微将防治瘟疫的经验编写成书,其中《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等书流传后世。
“戊子大疫”后,涌现出赵履鳌、江曲春等数位名中医。“赵江二公,又与在局诸君,再三商酌,以病形百出,治法各有不同,因折衷诸家,各著论辩,一则实事求是,活人之心有加无已……”这便是《霍乱新书》《霍乱论摘要》两部医书的问世。
扬州中医在“局事将蒇,闻邻邑犹有行疫未已者,古人云:问路于已经,谨将亲历时症,笔之于书,杂病弗载,刍荛一得,以备贤者采择焉”。
当代,邗江老中医阚服彬将珍藏多年的《霍乱新书》《霍乱论摘要》各一册奉献出来,交由卫生部门重刻刊行,遂成不可多得的医药史料。
面对大疫,扬州中医与灾区民众同呼吸、共命运,运用传统医药悬壶济世、一视同仁之盛德,体现了一种大医精神,令民众感激不已,世代铭记。
宋代名医许叔微,幼年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道光重修仪征县志》中载有一则关于许叔微的传奇故事,说的是有一天夜晚,许叔微梦见一位神人问他:“你平生有没有什么遗恨呢?”
许叔微答道:“我有三大遗恨:一是从小没了父母,没能充分享受到天伦之爱;二是我刻苦读书,希望能科举及第光宗耀祖,但是现在我已经年逾五十了,还没有成功;三是到现在还没有儿子继承许家香火,这是大不孝啊。”神人说道:“老天爷已经注意到你这么多年给百姓看病的功德,正准备让你考取功名封官,让你得个儿子。至于幼失父母,则没办法补救。”
接着神人给许叔微留下偈语:“药市收功,陈楼间阻。殿上呼胪,唱六得五。”许叔微醒来,对这十六字偈语不能理解,但还是将其记录在案。绍兴二年(1132),许叔微以第六名考取进士,因他前面有一位没通过皇上的面试,许叔微升为第五名。他的前面是陈祖言,后面是楼材。这就与梦中神人的十六字偈语对上了。县志人物志中特意将许叔微的传说载入。
春秋以降,扬州建有两座大王庙,用以祭祀最值得人们纪念的人物。一座是邗沟大王庙,坐落在扬州城北古邗沟旁,供奉着春秋和西汉的两位吴王,一是挖邗沟的夫差,一是挖运盐河的刘濞,因为他们“功德在民,后人祀之”。一座是华大王庙,亦称神医庙,专为祭祀扬州最早的两位神医华佗、吴普而建。
据《乾隆江都县志》记载,此庙位于汶河太平桥西(今甘泉路202号)。庙门有联曰:“元龙币聘以来,泽被广陵,到此日青囊未烬;孟德头颅安在,烟消漳水,让先生碧血常新。”可见这两位神医在扬州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扬州“历代医家辈出,流寓者亦多,且能各具特点”,“由是扬州医派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