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朝的吴潜,再不能混淆视听了(之五)
作者:吴业申
《吴潜家族先祖世系的分析考证》——
泾县,当代隶属宣城市,与当年刀光剑影的府地,有一段距离。
进一步查证,《宛陵谱》《城南谱》及宣城这一支近亲的系列家谱,如宣城地区的南极、水东、茭笋塘等支,是遭“兵燹”之后,搜罗各支资料编辑而成,没有前谱的支撑。泾县《石匮吴氏宗谱》前卷,记载是吴潜嫡曾孙,在流亡迁徙过程下留下的手抄本,此支为吴潜之孙吴宝儒之后。序言称此谱来源于许国公手辑宗谱的副本,世表中记吴节泮“泪笔遗记,详述其事。徒居时藏有宋许国公手修宗谱及待漏图暨来苏吴氏纶命家宝手卷,传示后裔”。
(《石匮吴氏宗谱》中记载吴潜手辑宗谱的史实)
徙宣城的八世祖是谁?是吴佐,还是吴孟修。有以下两种可能。
第一种看法。我们不能排除吴孟修迁入宣城城区的可能性。查《宋许国公复修源流世谱》中,以未记生辰的吴维德为姑苏时期的第一世,维德→晴→敬宗→佐→全文→景能→仁富→孟修,姑苏第八世吴孟修由来苏乡迁入宣城城区。吴潜谱与“八世祖徙宣城”记载吻合,此处前七世是生活在姑苏的,“宣城”多指当时的政治中心所在地。吴维德之后,都记有生辰,而且,吴维德及其上,这两代是没有功名的,所以推定吴维德是最早旧谱的一世祖。
第二种看法。查《宋许国公复修源流世谱》中《吴氏宗谱家传论》,此文是吴潜写于青壮年时期,说明此时家族修有宗谱,是有一本更早的前谱存在,从称谓上看,父亲吴柔胜已去世,吴潜对前9代加以评论,“安定侯骧公(吴骧)之面折廷诤,以挫奸锋,可谓忠矣;黜陟使君郁公(吴君郁)之刚直;金紫光禄大夫敬宗公(吴敬宗)之文武全才;彭城郡王仁掌公(吴仁掌)之开创永业,可谓志矣……”开始,此段世系为:骧→庆→琦→君郁→傑→维德→晴→敬宗→佐。跨度共9代,姑苏老谱的第八世迁入宣城,符合情理。
宋朝的南溪先生柴中行看到的早期家谱,或者记录,我们永远无法看到了。但从吴柔胜往上,查《石匮谱》,前十一世每一代都记载了详细的生卒时辰,与吴潜《吴氏统宗族谱叙》《吴氏宗谱家传论》自成一体,没有宣城谱的拼接痕迹。其中,宣城谱没有吴潜先祖,如吴睛,《家传论》上有评说,这才是宣城谱要补充的,而不应从左台吴氏查找。
虽然不能说泾县谱是完全正确的,但对比结果是:宣城谱早期世系来源有问题!无论从逻辑计算、可信来源、谬误分析、史料对照等角度进行认证,泾县谱对吴潜家庭的记载可靠一些。
世系,只会有一种答案是正确的,宣城谱和石匮谱两种最可信,如果我们做“二选一”, 石匮谱应当是可靠的世系,但并非百分之百的无误。当然,作为学术资料,两者都是非常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