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故事——插秧妪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盘锦独特的水盐运动规律,土壤返碱严重是盘锦水盐运动的主要特征。由此,形成了盘锦土质独特的耕层土壤PH值为8.0-8.9的盐渍型偏碱性和土壤表层盐碱,下层粘度大,地表水层不易渗透的土壤特征。而这种土壤特征,有利用水稻生长中以苷键相联而聚合成的淀粉形态分子结构的形成。

盘锦大米,辽宁省盘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环境优越,栽培历史悠久,所产大米以外观品质好、加工品质好、理化性质好、食味品质好、卫生品质好五大特点而成为响誉全国的优质产品。2003年,盘锦大米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盘锦大米注册证明商标”;2007年,盘锦大米同时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殊荣;2008年,盘锦大米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米”。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经评估该品牌价值500亿元以上。2019年12月23日,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盘锦水稻种植的历史已达百余年。据史料记载,1907年盘锦开始水稻种植,之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28年,张学良创办了“营田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先河。

1948年,盘锦解放后,政府开始了大规模垦荒造田,兴修灌溉网,改良土壤,尤其是以国营农场为单位进行农田开发建设,为盘锦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盘锦的历史上,独特的“移民文化”也促进了稻作文化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末,数以万计的“五七大军”和知识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盘锦,开发“南大荒”。他们参与农村生产建设,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推动了盘锦水稻耕种技术的进步。在他们与当地农民的共同努力下,长满蒿草的盐碱地变成了大片的稻田。“盘锦大米好吃”,随着70年代末知识青年陆续返回家乡,这句话传遍了全国。

2020年5月25日,拍于兴隆台区胡家村,现将部分照片予以分享,敬请指正!
插秧的时间到了,俗话说,不插六月秧,意思是每年六一前需要插完,即使是下雨也要冒雨插秧,只剩下补苗等收尾的活可以到六月初完成。农活就是这样,时节不等人啊!
二、三十年前,在盘锦,每到插秧时节,在渤海火车站的铁道边,总见到成群的插秧大军,就像苇海刀客和新疆的采棉大军一样。最近十多年,时代进步了,从朝阳等地到盘锦来插秧的大军早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机器插秧,人工插秧只占3%左右了,挺不好找的。5月25日,路过兴隆台区胡家村,运气再度光临,在路边见到马大姐正在插秧,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本地一般十八号左右开始,今年十五号就有开始插的了。原计划好的沙岭插秧拍摄出现情况,只能在随拍了。
马大姐今年64岁,老伴去世了,和小儿子住在村里,孩子在兴隆台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尚未成家。马大姐家原是沈阳的下放户,因为家里人口多,经动员,1967年,她父亲带着全家从沈阳下放到建昌。后来在农村成家了,就没法返城了,她的姐姐弟弟都回沈阳了。自家门前的这块地有两亩多,机器插秧需要花钱,自己插能省100多元,由于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需要休息,这块地,需要两天才能插完,好在离家近,可以随时休息。
一亩地收获稻子1500斤左右,除去口粮,略有剩余。稻子每斤1.5元,每亩毛收入2250元左右,扣除种子、农药、化肥、收割等费用,每亩地的纯收人不到1000元。
下午再次路过胡家村,马大姐仍在插秧,旁边也有一些人工插秧的,很少见的场面。
普通人的日子,其实很简单!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世界上可能超过有14万种的稻,而且科学家还在不停的研发新稻种,因此稻的品种究竟有多少很难估算。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居民的主食。

中国科学家群体对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见的贡献: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朱英国院士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农民胡代书发明越年再生稻等等。

除了南极洲之外,世界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为3千万公顷左右,居世界第二,但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总产量高达2亿吨以上。

(0)

相关推荐

  • 观方出品 | 还在买进口大米?袁隆平爷爷看不下去了!

    可以说,每个中国人对大米都有着来自灵魂深处的热爱. 清朝的大吃货袁枚,称赞大米:"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 好的大米,煮熟后鲜亮光洁,香味清香天然.甚至无须搭 ...

  • 水稻的故事——插秧的男人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 ...

  • 水稻的故事——插秧的女人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 ...

  • 水稻的故事——插秧时节又逢君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 ...

  • 水稻的故事——万佛塔前新插秧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 ...

  • 上口子插秧—水稻的故事之三十七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有近14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洪范八政,食为 ...

  • 水稻的故事——育苗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 ...

  • 水稻的故事——底肥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 ...

  • 水稻的故事——整地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 ...

  • 水稻的故事——秧苗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