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5.20,致我的爱
最近工作之余的短暂时间里,总想看完手里的那部章回体小说。“知联进校园”活动时,作家艾玛曾大力推荐过,尽管是竖版繁体,且内容严重遭人非议,我还是勇敢买下来。
能识别95%的字,其他连蒙带猜的基本能读懂。因是竖版,不得不拿一个信封比着读,不然,一收回目光,就找不到是哪一列。如今无法一目十行,只能一目一列。这样读,如同小时候指读一般,特别费工夫。
因为读得慢,担心前面看过的忘掉,就随手做了笔记,来记录故事梗概。读小说对我而言,还是侧重了解故事大意。
那些能够读快的现代书,若是小说,我能做到一天一本儿。情节的吸引力,让人不忍释卷,心里总想着情节接下去该如何发展?和我心中想象的一样吗?于是便一憋气儿的读完。《人生海海》也是如此,早晨开始,晚上看完,情节了然于胸。
读小说,最怕别人说出结局,仿佛新娘的模样,必要忐忑不安的想像半天,然后自己一点点的挑开盖头来,别管是粉面桃花,还是黑麻烂丑,为的是那个心动的过程。
《江南》三部曲也是如此,其中一部是一天读完,我把文中人物找出一个来寄予很大的希望,盼望他能够和文中某一个人物产生美好的爱情,组建幸福的家庭。开头的想象总是未能如愿,经历千难万险的曲折发展,终于要接近美好结局的时候,忽然晴天一霹雳,结局出乎意料。
讲故事的高手,从来不会让你想到结局的。
小说可以做生活的调剂品,能够被吸引到如此专注,也说明好奇心依然强烈。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散文,尤其是哲理性散文,比如周国平先生的。他的见解经常是典型的治愈系,现在坊间流传的是“女不能不读周国平,男不能不读王小波”的说法。
周国平的书常解开你许多困惑,消弭很多人生烦恼。大概女人们的格局很难像男人那般豁达,在针鼻儿一样的个人格局的世界里,总是难以开解自己。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便能让你豁然开朗。
身体差的那几年,是周国平先生的散文,让我找到了最合意的位置,知道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学会了独处,知道遵从内心的声音,明白朋友关系,是彼此尊重亲疏随缘。这样,能在别人高朋满座时不艳羡,在自己龋龋独行时不落寞。
史铁生先生的书,同样帮助了我。他在最美的青春里,双腿瘫痪,暴躁、绝望,后又与自己和解。这些独特的经历,让他有了独一无二的感受,看他轻松的给自己的身体开着玩笑,仿佛那没有觉知的双腿不是他的,成了别人的,当然,同时你也会被他的豁达所感染。
赞 (0)